夺鼎1617

猛将如云

首页 >> 夺鼎1617 >> 夺鼎1617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一戟平三国超神特种兵王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大唐:神级熊孩子在他心头放肆煮酒点江山权柄大明织明逆天换明一等庶女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 夺鼎1617全文阅读 - 夺鼎1617txt下载 - 夺鼎161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百一十二章 孙可望的进门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着广州与河静,河静与云南之间的交通线繁忙了一段时间,伴随着信使往来,大西军和大顺军一样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官职、印信、军饷,被白文选第一时间带回了昆明。随之而来的,便是比军饷更为重要的军粮、装备器械、药品、编制等等。跟着如潮而来的,则是炮队、辎重兵、卫生营等令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大开眼界的专业营队。更令大西军将领们惊叹不已的,便是那些成建制跨过边境补充给他们的部队,这些由动员兵组建的部队,被称为动员旅,在宏武军中属于新部队。但是,这为数多达十个旅的部队,也让李定国等人感动不已。“咱们的兵马,从来都是裹挟俘虏而来,战场上拼杀出来的精锐,要么就是招募而来的饥民。何曾想过有人会给咱们补充整建制的兵马!”

除了这些,伤病兵员被红河对岸的国公府官员们接过河去治疗休养,各营随行的家眷们,也随着过河,到河静、河内等地安置。

参照着大顺军的先例,孙可望也将军中一部分老弱和那些心力疲惫不想再从军打仗的人们拨出来,交给国公府的官员们,“不论是南洋诸岛,还是十州、殷商之地,要把咱们的这些兄弟安顿好,不然,咱可要到国公爷面前同你们打嘴皮官司的!”

兵马军心安顿好,编制整顿自然有幕府派来的专业人员和手下人去做,接下来便是四个兄弟排排坐分果果了。

大西军同大顺军一样,按照宏武军的编制编成了十个镇,原有的老底子兵马和那十个动员旅,加上各种专业营队混编在一起。各镇的总兵,自然是由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或提名或亲自担任。

一枚云贵川招讨使的大印,落在了孙可望手中。讨贼将军印,则归了李定国。这是李守汉的意思,倒也符合大西军系统众人的想法。本来嘛,大少帅统领全局,二少帅包打前敌。咱们这些人左辅右弼,如今咱们有兵有钱有粮,后方稳固,不愁不能在国公爷麾下打出一个局面来。

孙可望执掌云贵川三省的军政事务,当然了,眼下大块的土地还都在阿济格手中,他要想名副其实,就要一仗一仗的去打下来。不过,按照李守汉的方略,由李定国在前线作战,他留在昆明总揽全局。这个全局也不仅仅是军政事务,他要领着左路军第四镇艾能奇部、第十二旅王尚礼部,十五旅王定国部,十六旅冯双礼,十八旅马元利,十九旅张化龙等部和他的本部人马,把云南贵州四川各处的土司、明军的残余部队一一打扫干净,由国公府派遣官吏在这些地区推行南中制度。当然了,原大西军的地方官员和不适合在军中的军官、老兵,也可以成为各级官吏。

刘文秀,则是统领本部左路军第三镇兵马进入缅甸,会同缅甸王,追击逃入缅甸的沐王府残部。

“国公爷的旨意里,话说得很明白,云贵川,还有以后的陕西甘肃湖广,只能有一个朝廷。那种土司小朝廷,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什么水西的,乌撒的,奢家的杨家的安家的统统都要打扫干净!国公也也说了,准许咱们在破了这些土司寨子后,选拔精壮编为义勇,另外,照着老南粤军的制度,缴获要四六分成。国公爷特意加恩,准许云贵川留下一半充作军用,另外一半留作地方费用。”

孙可望这话一出口,顿时让堂上众人欢呼声几乎将瓦片掀下来!

可以名正言顺的打土司,打破了土司寨子后,可以扩充兵员,可以缴获不上交,这是多好的事啊!众人早就看了,眼下咱们营中的炮火,那都是攻城破寨的利器!任凭你什么险要所在的寨子,只怕在炮火轰击下,一个时辰都守不住!寨子一破,咱们的兵马冲进去,那还不是子女玉帛任我搬运享用?

随着大西军改编成为左路军,逐渐向北向南展开,这场以天下人前途命运为赌注,以华夏大地为赌桌的赌局又一次的开局了。

和去年所不同的是,眼下这张赌桌上,不再是明清顺西四家。坐在北方位置上的,仍旧是清军统帅多尔衮。而坐在他对面的,则还是李守汉。只不过,原本李守汉面前的旗帜稍稍有了变化,原本打得明朝军旗,虽然还在,但是尺寸小了许多。倒是宏武军的军旗大了不少,几乎遮盖了明军旗号。而原本在两侧的顺军和西军两家,赌注和筹码都移到了李守汉手中。

在这张桌子上,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几乎都在李守汉的双臂控制之下,左面是长江上游,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十个镇兵马在缓缓的北上南下,为他征战四方。驻守汉中的阿济格几乎每三天就有紧急军报六百里加急送到北京城。清军原本制定的驱寇入滇,驱虎吞狼战略烟消云散。大西军和宏武军两家不但没有大打出手,反而成了一家。原本有可能成为清军前锋的大西军,掉过头来把清军的前锋打得鼻青脸肿,顺带着,将四川境内盘踞重庆的明军总兵曾英,据有綦江的明将王祥,盘据黎雅的参将杨展,控制叙州(宜宾)的游击马应试,盘踞在顺庆地区(今南充一带)的明举人邹简臣,号称是“与顺庆豪杰倡义,建‘中兴’赤帜于江浒,众至十余万,恢复顺庆十余城”的打着明军旗号大大小小十余股武装力量收拾的叫苦不迭。川南地区渐次恢复,成了梁国公府麾下的铁桶江山。

至于说原本活动在川北和川东的摇黄十三家,大家本来都是士绅官员眼中的贼,自然是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李定国派人给他们送信,现在两条路摆在他们面前,一是跟我西营一样,投梁国公他老人家麾下,从此咱们就在他老人家麾下杀鞑子,杀那些投了鞑子的官家豪绅。而且咱们不再是贼。而另一条路,则是和咱们为仇作对,你们有什么本事咱们清楚,咱们有什么手段你们也知道,你们要是觉得能打得过咱们,那就只管和咱们开兵见仗就是!

今天一城,明天一寨,由大西军改编而来的宏武军左路军,便这般缓缓的在云贵川展开了攻势。每攻下一处,便有幕府派出的各级官吏进行接管,建立各级政权,推行南中制度。

阿济格在给多尔衮的奏报中哀叹,往日丢失一处,尚有收复之日。今日失去城池土地,一旦推行南军制度,只需数月,便再无收复可能。

听着很神奇,说穿了,半个跑马崇祯也不值。

每每收复一座城池,一州一县之地,或者是攻克了一处土司官寨,刘文秀马元利们将战场打扫干净,选拔精壮补充进了义勇队,缴获所得财货入账之后,便是国公府的另外一件大杀器登场。工作队。

他们先是建立各级政权,一直深入到村村寨寨。然后,靠着多少年商队贸易积累下来的资料,开始勘测山川道路,准备拓宽道路,在河流渡口上架设桥梁,或者是搭建浮桥。随着道路的畅通,无数的商队如同涓涓细流一般络绎而来,收购各种山货,带来了锄头斧头细盐花布针头线脑还有猎刀。

还有别的大动作,在山中设立矿场,把多少年来土司们视作禁脔的矿产挖掘出来。除了那些被作为官奴的战俘充当矿工之外,更是在附近大量招收青壮年来矿场上干活。而且,不限男女。男的可以下矿井,女人也可以在矿山上干活。从选矿,筛矿,运输,洗衣做饭,无数的女人第一次的拿到了自己赚来的工钱,挺直了胸膛到附近的杂货铺去买自己喜欢需要的各色物品。

那些被土司被官绅地主们控制了千百年的奴隶娃子,普通百姓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按照国公爷的章程法条,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咱们就能过得比以前好得多!

村寨里的青壮年开始组织起来,守望队,壮丁队,帮耕队等等组织一个个建立起来。从村到乡镇,从乡镇到县城,从县城到州府,一级一级的机构,各种各样的制度一步步的落实。

就这样,左路军以缓慢的进攻速度,却是势不可挡的向西南地区的各色武装发起了攻势。管你打得是什么旗号,不管是大明官军,还是结寨自保的团练,“义军”,或者是咱们以前的同行,只要不是大将军麾下的同僚,那便是咱们的仇人对头。至于说阿济格鳌拜统领的清军,更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成都咱们估计守不住,干脆撤回汉中!把四川留给吴三桂,让他这个平西王去和这群西贼的狗尼堪去打生打死吧!”

阿济格在八旗高层的会议上拍板定案。

这张赌桌上,清军开始做战略收缩了。从长江上游开始,逐步向北向东收缩兵力。

“西面英亲王那边收缩兵力,把西南的千山万壑丢给李守汉,让他去慢慢爬。咱们在中原、江淮、山东等处做文章!”

多尔衮在北京城敲定了战略方案。

“南军在西面压过来,我大清兵马就在东面压过去,先把山东的那些乱民给斩尽杀绝!杀不完就给他们赶到登州去!让他们在南军的地盘上吃,在南军的地盘上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夺鼎1617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清穿雍亲王与他的娇娇小王妃我的替身是史蒂夫混沌天帝诀全文阅读秦墨秦相如大乾憨婿免费阅读全文妃要爬墙:王爷,相亲请排队不败战神末代江山三岁小福宝:暴躁奶团在线锤鬼驭龙蛊师诡案奇闻在奥特世界当法王方尘全文免费阅读小说最强小魔妃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大叔,乖乖宠我!上苍之位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的悠闲山村生活开局白给萝莉,游历万界卦妃天下(神棍夫人:夫君,要听话
经典收藏高贵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小将很嚣张红楼欢歌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穿越明朝当暴君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黄天之世霸魂管仲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绵绵诗魂许愿穿古:续命行医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寒门巨富真桃花石帝国
最近更新明末人民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合鸣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纨绔世子的一生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幼帝传奇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心相之天界唐史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夺鼎1617 猛将如云 - 夺鼎1617txt下载 - 夺鼎1617最新章节 - 夺鼎161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