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山也没想到,领导会在这里,对这事提出质疑。
而且,他已经感受到领导目光中审视的压力,这让他连忙挺直脊背,认真回答道:“领导啊,这浙阳的成绩,应当是真实的!此前我虽然汇报了旱灾的严峻形势,但那是4月份……后来,陆陆续续,我还是听到一些消息,就是浙阳方面,在抗旱工作上,确实下了大力气,不仅采取系列有效措施,而且也真是舍得投入,听说他们省里投了几个亿,还有企业、个人,都募捐了几千万!”
就在向领导汇报此事时,蒋文山的目光,就在领导所看的那张报纸的字里行间仔细睃巡,他一下子看到领导所看的那条新闻,署名为本报记者“秦跃峰 张于东”时,顿时瞳孔放大,整个人也来了精神。
蒋文山当即眉毛扬起来,声音也提高很多道:“领导!这……这新闻不会有假!您看呐,这‘秦跃峰’,可是日报首席记者,还是国家新闻奖得主;还有这‘张于东’,他本身系央媒副台长,也是老新闻人,他们若是一同去了浙阳参加这活动的话,那么这报道,应当是真实可靠的。”
“这两人,在业内一向以严谨负责着称,他们肯定会对浙阳的情况,进行过深入采访和核实。依他们在业内的口碑,不会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忽视事实的真相,更不会为了博眼球而编造虚假信息!我也认识他们,觉得他们会深入到浙阳的每一个角落,与当地的干部群众交流沟通,了解抗旱工作的具体进展,感受丰收节的热闹氛围,体验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用自己的笔和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浙阳面貌,而不是坐在家里杜撰的。”
领导听着蒋文山的话,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的表情也缓和了许多。
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这样一说,我心里也有底了。不过,我们还是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仅仅依靠媒体的报道就完全确定这事的真伪?后后,你还是安排几个人,去浙阳实地考察一番,进一步核实情况,确保我们掌握的信息准确无误。”
蒋文山微微颔首,表示会落实领导的吩咐后。
领导再次目光深邃地望着他,再开口道:“当然,你要派人去浙阳,最好将浙阳这回抗旱保粮的经验,给总结出来!他们能够在这般严重旱灾的困境中,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还迎来丰收,其背后,必然有着一套独树一帜的做法,与弥足珍贵的经验!不管是政府舍入投入也好,还是本来旱情不是特别严重也罢……反正,这经验,还是有用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情况千差万别,有这样的成功经验作样版,以后要碰上类似的情况,或者相同的干旱再次在浙阳上演,到那时,咱们总结的经验,便可能用得上。”
领导的想法,是情牵全国的。
蒋文山连忙应道:“领导,您说得对,我在安排相关人员去浙阳后,定会就浙阳经验,进行好好总结。”
说罢,蒋文山准备从领导办公室走出来。
没曾想,他刚走几步,领导突然喊住他:“文山,先别急着走。”
蒋文山赶忙停下脚步,转过身,一脸疑惑又带着几分紧张地看向领导。
领导微笑着,目光温和却又不失威严,他指了指桌上那份有着浙阳报道的报纸道:“这报纸上的报道,我看了,我觉得,浙阳的这事儿,也算是咱们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我签批一下,你让各农业省份,都好好学习下!”
“好嘞!”
蒋文山连忙上前,双手将报纸铺在领导的桌子上。
领导拿过笔,手指轻轻摩挲几个来回,然后用手压着报纸,略一沉思,便拿起笔,在这报纸浙阳新闻的空白处,写下批示:“国之兴盛,粮为根基。浙阳在旱灾中坚守粮食生产底线,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成效显着。全国各地要向浙阳学习,立足实际,培育现代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写完后,领导轻轻放下笔,然后抬头对蒋文山道:“这份报纸,你先拿着!就这事儿,你先给我调查清楚,在确实浙阳确实有成绩后,便将这份报纸带给他们,同时,把我的话也带给他们!你就告诉他们,他们的努力和成绩,天际城的领导都看在眼里,也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这种拼搏的精神,把抗旱工作和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随后……你同将我批示这事,通知各地,重要的,就是几个农业大省,要他们向浙阳看齐,好好学习浙阳经验,克服万难,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好,我这就去办!”蒋文山双手接过报纸,郑重地点了点头,再道:“领导,你这批示,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后,蒋文山深知领导交待之事,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回到办公室后,立马安排前往浙阳考察团队的相关事宜。 一番深思熟虑,蒋文山决定还是安排副主任董付云带队,再带着农业部、水利部、扶贫中心的相关同志,一同前往浙阳。
之所以让董付云带队,一是他工作经验丰富,处理问题沉稳老练,而且在农业发展和扶贫工作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由他带队,蒋文山十分放心。
二来,蒋文山也知道。董付云与当前的浙阳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路北方是熟人,浙阳全省扶贫工作,也是他在主导。而且他早就听说过路北方在年初,就与滇南省联合搞什么“新农人”培训,还要搞“庭院经济”。这次,领导让国办去总结浙阳经验,不如说就是总结路北方的经验。
把董付云叫到办公室后,蒋文山将领导批示的报纸,拿出来,然后神情严肃道:“付云啊,领导的批示,你也看了!他对当前浙阳在这么干旱的情况下,能保住粮食不减少,还能微涨收成,他很高兴!这次,他还专门安排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前往浙阳实地考察总结!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由你来带队前往浙阳吧。”
接着,蒋文山再道:“ 不过,付云,你这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按领导的意思,不仅要深入了解浙阳在抗旱工作、举办丰收节以及推进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还要确保把这些经验完整、准确地带回来,以便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光这回来的汇报材料,你可得操心了!”
董付云接过报纸,目光跟着领导批示的文字,不断流转,看完后,董付云郑重点点头:“蒋主任,放心吧!这回,我定不辱使命,把浙阳的经验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带回来。”
没两天,董付云还真是带着国办、农业部、水利部、扶贫中心等五六个单位抽过来的调研小组,前往浙阳开展工作……
……
当然,浙阳丰收节的名场面,也惊动了路北方在天际城的一帮老仇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官妻:我本布衣,美人扶助进省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