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首页 >> 陛下因何造反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明训龙师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隋唐君子演义抢婚厚爱:生猛老公我怕怕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补天前传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
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 陛下因何造反全文阅读 - 陛下因何造反txt下载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9章 路上,有人告御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四年三月初六,崇祯皇帝朱由检不顾群臣劝阻,正式宣布南巡祭祖。

京中由四岁之太子朱慈烺为监国,由周皇后垂帘听政,内阁首辅黄立极、次辅孙承宗,阁老徐光启周延儒共同辅政,四院六部官员皆留在京中各司其职。

随同伴驾的朝臣只有东阁大学士温体仁和兵部尚书洪承畴。温体仁为行军总管,负责安排南巡一应后勤事务以及与地方官府接洽。洪承畴为兵马总管,负责统率护卫禁卫人马。

此次出巡,共抽调了禁卫军一万八千人为护卫,分别由平北侯延绥总兵张世泽、左都督同知辽西总兵曹变蛟负责统率。一万八千人中,有三分之二的兵力来自延绥、辽东,皆是久经沙场的精锐,并特意抽调了张世泽曹变蛟两员大将负责统兵,可见崇祯天子对自己安全之重视。

除了护卫兵马,随行的其他文武并没有多少,除了温体仁和洪承畴,便是数十个低级官吏,听从二人调遣。随同服侍的太监也没有多少人,也就王承恩带了几十个负责服侍的小太监。而后妃却是一个都没有带。

之所以如此轻车简从,主要是为了省银子,所以才不带那些没用的人,比如按惯例应该随同的一众勋贵。不过即便如此,光是出行准备也需要二十多万两银子,这只是出发前的花费,而大军一路上的花费将会更多。不过为了不给朝廷、不给地方带来困难,朱由检已经下旨,此行一应花销皆由内库出钱。

随行锦衣卫倒是不少,由锦衣卫副指挥使刘文炳亲自统率,随护在御驾左右。若不是队伍中有千余人的商学院和科学院工科的学生,此行倒更像是去打仗。

......

朝阳门外,以内阁首辅黄立极和英国公张之极为首,文武百官恭送皇帝出了北京,直到队伍的影子消失在视线中,才各自乘轿骑马离去。说实话,此刻每个人都感到非常的轻松,不管是文官还是勋贵,这几年崇祯皇帝带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很多官员甚至内心非常兴奋,因为以后不用再早早上朝。但如果他们知道皇帝将要会做什么的话,恐怕就不会这么开心了,甚至会拼死也要阻止皇帝出巡。

......

抛开其他不说,温体仁还是很能干的,把两万人出行的一应事务安排的妥妥帖帖,根本不需要朱由检操心。

温体仁做官清廉,又极会做事,若不是太喜欢争斗和推卸责任的话,倒真算得上是能臣干吏。朱由检突然觉得,也许自己把温体仁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把温体仁放在地方为督抚,而不是让他入阁。

“陛下,今晚宿在香河,后日便能到达天津卫,天津卫极为繁华,有名胜数处,是否在天津休整一天?”温体仁例行请示道。

朱由检摇摇头:“不必停留,按计划行军,到达山东境内再说。”

“微臣遵旨,这便下去安排。”温体仁恭声道。

此次皇帝出巡,内阁其他大学士都没带,只带了他这个排位最后的阁老随行,让温体仁深刻感受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故出京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事事都想在前面。在温体仁看来,皇帝之所以亲自去南京祭祖,不外乎想游玩一番,见识一下大明的大好河山。一个二十来岁的皇帝,正是贪玩的时候,怎么可能甘心一辈子呆在宫里?恰好平定了蒙古收复了辽东,再加上海贸搞到一大笔银子,国家无事,皇帝自然要好好享乐一番。

在温体仁看来,朱由检已经非常克制自己了,登基数年来,没有修过宫殿,没有贪恋歌舞,没有酒池肉林穷凶极奢,甚是连后妃还是刚登基时那几个,再加上登基不过三年多,便收复辽东,平定了漠南蒙古,以当今皇帝的作为,在大明历任皇帝中绝对能排到前三,堪称一代明君!但只要是人就有欲望,皇帝想游玩一番也无可厚非,没必要为这点小事死命劝阻,所以在内阁中,温体仁上疏劝谏是最不积极的那个。

天津是京东重镇,运河必经之处,商旅云集、各种店铺分布在运河两岸,非常的繁华,在温体仁看来,皇帝肯定会在天津卫游玩一番,故特意派人去天津打前站,让地方官府乡绅好生准备,却没想到皇帝根本就没打算在天津停留。

为何要尽快赶到山东境内?温体仁很是疑惑,不过却也没敢多问。在皇帝面前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其他的不要多问多管,更不要表现出猜测皇帝心思的意图,这样才能明哲保身。

两万人马水陆并进,两日后到达天津,队伍果然没有停留,从繁华的天津运河两岸通过,离开天津二十里才扎营过夜。

除了扎营后,朱由检会上岸休息,其他时间都呆在船上,一路南行,站在船头看着运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景色,朱由检其实很感慨,然而也就是这样了。运河两岸的景色虽好,却不是他想看到的。而真正想看到的东西,有大队人马保护根本就看不到。

自登基以来,大明各省连年干旱,很多地方一整年都没下雨,根据锦衣卫的密报,各地百姓早就民不聊生,举事造反者各省都有。

其他省份不像陕北延绥,实行了分田分地,有保甲官员带着百姓抗旱,又大力推广了番邦传来的抗旱作物玉米红薯,使得陕北百姓基本上能吃饱饭。

而像山东河南这些地方,论土地要比陕北肥沃的多,但这里百姓的生活远不如陕北。在士绅地主的剥削下,在官府的催逼勒索下,饿死冻死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很多百姓活不下去被迫成为贼寇强盗。

山东本就是出响马的地方,正德年间便有刘六刘七起义,天启年间闻香教徐鸿儒起义,更是攻陷数个府县。因为距离京师太近,山东百姓起义根本成不了事,很快便会被镇压,但是朱由检能够想象的到,山东大部分百姓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何等景象。

和其他地方不同,山东除了士绅,有藩王,还有孔家,数座大山死死的压在百姓头上,逼得山东百姓根本喘不过气来!

衍圣公孔家,仗着是圣人后裔,在山东各府大肆兼并土地,具体数量有多少谁也不知,根据情报估计,孔家占得田地至少在百万亩以上。因为是圣人后裔,有孔圣人的牌位在,历代朝廷对孔家都优容有加,而孔家仗着衍圣公的身份更是横行霸道,兖州各府百姓深受其压迫,日子过的更是苦不堪言。

根据锦衣外卫的情报,在整个山东,现在光是造反的流民军便有二十股之多,这些流民军少者数百,多者数千,到处抢掠,或流窜在运河两岸,或在鲁中山区占山为王,地方官府根本无力剿灭。

若是任由这种情形持续下去,若是农民军中出现个如李鸿基、张献忠这样的枭雄人物,掀起一场席卷数省的大起义也不是不可能。

朱由检知道,虽然大明现在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是普通百姓们的生活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差。

因为天气一年比一年的寒冷,因为已经接连四年出现大旱,而且是席卷大明南北的大旱!因为自己这个皇帝以前只顾得练兵打仗对付外辱,并未把精力用在普通百姓身上。更是因为地方官吏一如既往的残暴,士绅地主还是那样的贪婪无耻。

好在外辱已平,自己终于有时间用来处理内患了。

百姓们过去的日子实在太苦,仅凭一个士绅一体纳粮,也许能够解决朝廷财政问题,但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却不会有太大改善,只能稍微缓解而已。

只要不取消士绅特权,只要天下七成的田地掌握在士绅手中,百姓就是被人鱼肉的对象。而这也是朱由检舍易求难的主要原因。

一路前行,朱由检一路观察、一路思考着。队伍离开了天津卫,又走了三日,终于进入到德州境内。

德州,位于济南府东北,大运河从境内流过,迤逦向南流入东昌府。第一代德王便是封藩在德州,后来因为德州土地贫瘠,才改封济南。

地处平原临近运河的德州自然不贫瘠,只不过没有山东布政司所在济南府山清水秀而已。不过德王虽然移藩济南,在德州却仍然有大量的田地,在德州有数以千的雇农。

队伍沿着运河在德州境内经过,和往常没什么不同。温体仁甚至连知会德州官府的想法都没有,在他看来,皇帝根本不可能在德州这样的小地方驻陛,要停下也是停在百余里外的临清州,那里才是山东最繁华的地方。

突然,队伍外围有些骚乱,温体仁顿时皱起了眉头:“去问问怎么回事?”

随从很快去了,又很快回来向温体仁报告道:“阁老,有人跪在路侧告御状,张侯爷已经命人把告状者带了过来,正要送到陛下船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陛下因何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眼邪医猪八戒重生记血枪邪王追妻一句一译的安徒生童话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支援西北圣光醒醒!那个面瘫萌妹她扛着刀小夜曲万古神帝本想做个假古董,却成了鉴宝大师被全家剥夺生命后,她们后悔了星际迷航:时空裂缝中的未知三国之雄汉重铸美女杀手爱上我诡城密语快穿:直男宿主的大佬又疯批了霍爷他总想父凭子贵带着搬家石游三界迷婚计,傅总请入瓮
经典收藏你呀就缺一味药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黄天之世诸国志大宋泼皮穿越明朝当暴君医品毒妃倾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大清挖坑人王爷要崩溃!娶个王妃是傻子!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朕要抓穿越江河百川东汉不三国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倾世太子妃【完结】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织田家的临济僧
最近更新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班超传奇古今名人记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明朝皇帝往事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宋终:一拳镇关西重生大明1635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穿越梁山成霸业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穿越大明朱雄英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 陛下因何造反txt下载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 - 陛下因何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