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首页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逆天狂妃历史追光者最牛微信朋友圈终极战争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舌尖上的大宋抗战之兵魂传说讨逆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5章 张嘴就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殿下,三皇孙被抓了。”

黄子澄满面春光,匆匆而来。

“咋回事?”

朱允炆勐然一惊,当即站起。

“叶县知县在官道上等了两天,哪成想三皇孙从林间小路进城。”

“路上碰到外出逃荒的百姓,被官军一同抓去了大牢,还是于实找去县衙,才把三皇孙捞出来的。”

了解了因果,朱允炆笑了。

“允熥还是老这样,就喜欢搞这套。”

“县中情境如何,没必要非私访。”

“劳神费力不说,还平添麻烦。”

“蝗灾国境,本就够累了,叶县知县因他的突发奇想,得浪费多少精力。”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要是把这些精力用在赈灾上,又能办多少事。”

“我们沿官道一路本本分分过来,该了解的不也都了解了。”

朱允炆善解人意,指责着朱允熥。

“殿下心系百姓,非常人能比。”

“县中富商名单已列,希直亲笔写了请柬,崔知县已在县衙备下酒宴。”

“殿下准备一下,亲自见见他们。”

南召知县崔和生,在朱允炆到达南召后,凡有关赈灾事宜,便皆听朱允炆差遣了。

“另外,尚礼已领了县中衙役,依次去了属南召所辖的村里了。”

“用不了多久,应就能筹了粮。”

“今日的酒宴,臣会和希直陪同殿下,去见那些富商的。”

三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中午时分,县衙院里摆起了数张桌子。

大鱼大肉,还谈不上。

但每张桌上至少都有五六碟荤素搭配的各色菜肴,相较于当下的寻常百姓,已算是极尽奢侈了。

“诸位百忙之中,还仍能够赏光,吾感激不尽。”

“现今粮价飞涨,只能略备薄酒。”

“等将来蝗虫尽扫,南召还来祥和之日,定再以佳肴美酒款待于诸位。”

“吾先饮了,诸位随意。”

朱允炆端着酒杯,很快一饮而尽。

皇孙带酒,哪能不喝。

配合着朱允炆,众富商纷纷举杯。

“各位都是南召本地人,想必已经清楚当前蝗灾的紧迫。”

“粮价飞涨,小民危矣。”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圣人乎。”

“古有钱舍仗义疏财,功德无量,被民传颂,镌刻史册。”

“诸位世代生于南召,值此关乎生死之时,理应赈济于民,为子孙所谋,名扬天下。”

在这个宗族礼法为首的时代,祖宗有德,子孙不仅脸上有光,还能寻得庇护。

无论习任何行业,有一名声在外的先祖,往往就不用再费劲吧啦的推销自己了。

只不过,人都得务实,不能活于幻想。

将来如何,谁能保证。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为给后代一个虚无缥缈的虚名,而在当下就舍弃了自身的利益。

而且,除了文人,没啥人会在乎虚名。

方孝孺的一番鸡汤洒下,自然也就并没在众富商中激起波澜。

“方先生之言,诸位认真考虑。”

“当前许多小民家中,都已经揭不开锅了,正是诸位扬名立万的时候。”

“望诸位踊跃捐助,舍些粮食出来,以供南召度过灾荒。”

“凡是捐助之人,将由县里出资,建牌坊门楼,刻功德碑,以传诸位功绩。”

紧随方孝孺之后,黄子澄说明目的。

粮食但凡不紧俏,粮价都不至于飞涨。

这个时候让他们捐助,无异于是割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众富商沉默不语,没人率先说话。

气氛沉默几息,眼看不说不行。

这才有人,站了出来。

“小人家种所存余粮具体数额多少,小人心中不曾明确。”

“当下贸然应承殿下,倘若最后不曾拿出,怕是要影响殿下的赈灾步骤。”

“方先生所言,小人深有体会。”

“容小人回去清点余粮,之后再给殿下拿出答复。”

这样的理由,不失一颇合理的缓兵之策。

“小人也去清点。”

很快,众富商纷纷效彷。

“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富商拱手请命,朱允炆扭头求助。

“臣看诸商贾,理由合理,可以答应。”

“尚礼那边,应能有收获,可撑一撑。”

黄子澄率先表态,说了看法。

“臣附议。”

方孝孺想了想后,附和一句。

“那好,听两位先生。”

朱允炆应了一句,下达命令。

“那诸位回去,尽早给吾结果。”

与此同时,另一边。

齐泰领了朱允炆命令,带着本县衙役去了南召下辖各村里。

凡种粮之人,均先自给自足,满足自身需求后,才会再行发卖。

蝗灾过境,影响的是今年的收成。

去岁粮食丰收,农户手里都会存有余粮。

从这些农户手里借了粮食,满足城中其他行业者缺粮危机。

等有了赈灾粮,再一一返还。

既解决了揭不开锅之人的困境,又不至于使存有余粮农户的利益受损。

话说的好,且理由合理。

可官差抢粮,屡见不鲜。

在这一问题上,根本没啥公信力。

嘴皮都快磨破了,还是没一个主动借的。

行进到最后,成了半抢半借。

虽说只要拿粮,就由官府开出借条,但这些寻常农户,又有几个认字的。

在他们眼里,这借条不过废纸一张。

很多人家,哭天抢地,捶胸顿足。

粮价一天一个价,那都是救命的。

晚上的时候,齐泰领着衙役,赶着载了粮的马车,直奔县衙而去。

“乡野愚民,冥顽不灵。”

“与之相交,实在费神。”

“只是借粮而已,又不是不还,就如如丧考批,还需多行教化,以淳民风。”

齐泰坐在粮车上,耳朵嗡嗡的。

悲戚哭喊,犹在耳边。

“齐学士,不少刁民怕就没指望朝廷归还于他们粮食,根本没好好保存借条。”

“要没了借条,往后还还粮吗?”

衙役王祥庆牵着马,走在齐泰身边。

当衙役这么多年,要说一次没和小民有过冲突,肯定不尽然。

但这么多年了,可从没今天这样的声势。

文人狠起来,那才是真狠。

最关键的是,经文人的修饰,还能把黑的变成白的。

明明是抢了人粮,反过来还给人扣了顶冥顽不灵的帽子。

“这话何意?”

“你也以为,在下抢粮?”

“再告诉你一遍,是借,不是抢。”

“殿下已上奏朝廷,一旦赈济到位,马上就会返还。”

“没了借条,绝不是不还的借口。”

“必须做好记录,一家都不能漏。”

齐泰义正言辞,训斥了王祥庆。

“愚民冥顽,不明大义。”

“不过以物换物,怎么都说不明。”

“有借不还,岂不认定愚民所疑?”

齐泰言之凿凿,至始至终只觉是百姓冥顽,从不认为自己无理。

“听齐学士的。”

王祥庆嘴上附和,心中鄙夷。

那些百姓,为何要借。

粮价这么高,一天一个样。

人与其白借给官府,还不如趁着这个档口,直接卖出去的。

等将来粮价平稳,还能赚个差价。

啥利息都没有,凭啥白白借给官府。

丝毫主导权都没,便被官府强征而去。

发表些不同意见,反倒还成了愚民。

同一时间,叶县县衙。

朱允熥用了整整一天,连走了叶县和舞阳两县。

不说挨家挨户走遍,但至少算抽查到位。

实际情况,很严重了。

大多数人家,早揭不开锅了。

没粮可食,不出几日,就要死人。

“陈敬宗的粮,啥时候能到?”

两淮商会商队多,还在富明实业之上。

加之,两淮商会依靠朱允熥的细盐赚了不少钱,一直想做些事报朱允熥的人情。

当然除此之外,也还想和朱允熥往深牵连,以便借朱允熥得更多的势。

因而,早就想做些事情,表一下自身价值了。

既还要接着合作,朱允熥便把机会给了他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家祖朱重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方羽修炼五千年明末传奇重生之将门千金权欲场乔梁叶心仪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幸孕宠妻战爷晚安我的老婆是双胞胎暗黑破坏神之毁灭九转帝尊我的美女俏老婆都市之上门神医仙武帝尊重生六零幸福攻略剑控天下一代天骄龙婿陆凡全文免费神医弃女盖世仙尊内我们是兄弟无相进化
经典收藏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永恒家园一世浮城战狼狂兵明末开疆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这位诗仙要退婚一品国公穿越我是胡亥金融帝国之宋归医品毒妃倾天下老鼠公爵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神秘王爷欠调教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洗尽铅华大秦:开局错把始皇当亲爹满江红:武穆重生
最近更新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笔架叉将军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玉符传奇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大明辽国公史上最强县令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明朝的名义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铜镜约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家祖朱重八 满城金甲 - 大明:家祖朱重八txt下载 - 大明:家祖朱重八最新章节 - 大明:家祖朱重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