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首页 >> 唐朝工科生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真无为强弓劲弩回到大宋做山匪曹贼休走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封地躺平就涨兵,女帝求我别造反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章 种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出洛阳的弛道上,红黑双色的马车相当豪华,不过更豪华的,却是出洛阳的这一段弛道。

为了满足皇帝出行的要求,这一段弛道是按照“天子驾六”的标准来修的,路面宽度要比别的弛道宽得多。

“这就是顺丰号新出的马车?”

“回陛下,正是。”

康德将拂尘抱在怀中,好一会儿,才对闭目养神的皇帝说道,“听说连车轮都是精钢所制,将作监想要模仿也是不得要领。此种钢轮,须汉阳钢铁厂专门处理。”

“如履平地……倒是比以往更加舒适。”

“说是改进了‘避震’,奴婢看过了,都是弹簧也似的无视。”

说着,康德又对皇帝道,“载重也是厉害,车内车外,可以站披甲锐士二十余人,算上御手、侍者,二十三四人总是能吃住的。”

“吃住……你这老货说话,倒是越发像武汉佬……”

“是,奴婢让陛下见笑了。”

康德也是有点尴尬,跟张德打交道多了,他偶尔还会蹦跶两句方言出来,倒也不是他一定要这样,而是接触得久了,口癖被带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京东运来的物料,就在前边了吧?”

“是苏扬两地的船队,苏州今年会有两三百纲的运量,由江东总督府全权负责。”

“辅机是个妙人。”

想起长孙无忌,李世民忽然笑出了声,“朕的《威凤赋》,摆在案头……整整二十年啊。”

二十年来,长孙无忌几次要执掌大权都没有成功,虽然在政坛中的地位是不断攀升的,偏偏受限于“长孙”二字,在权柄上,根本无法和房玄龄相比。

甚至连去世的杜如晦,他也大大地不如。

县官不如现管,更何况还是比较特殊的外戚大佬。

“咦?那是甚么?”

忽地,从车窗中,李世民看到了很多树苗,正由一队队的苦力民夫在那里从舟船上运下来。

“是东宫的船队。”

康德用望远镜看了看,然后双手将望远镜奉上,让李世民自己亲眼看看。

“唔……”

从镜筒中看去,就见大量的树苗正被栽在已经挖好的坑洞中。规划好的一片林地,紧贴着铁道东进的一处河湾山口。

“承乾来了信?”

“都留在了案头。”

“月底一起看吧。”

如今李承乾写来的信,都是家书,正式的公文,都是发往弘文阁。除了皇帝印玺之外,还有皇后宝玺的加盖,弘文阁的批复才有正式的效力。

虽说外朝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办事效率有点低,应该直接把印玺放在弘文阁,也省得那么麻烦。

后来这些外朝的人,就去了天竺都护府上班,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高兴的人很多,其中就有程处弼。

恋栈不去是个永恒的难题,权柄拿起不易,放下更不易。

即便是“千古一帝”,贞观大帝也并非全然潇洒地过着退休生活。不过和历朝历代的帝王相比,他已经做到了帝王性情上的极致。

再如何挑剔的文武大臣,这时候也要称赞一句皇帝“拿得起,放得下”,最后掌控的那一点,不过是为了退休生活更加安逸罢了。

排场虽然很大,但和“礼仪”相比,还是谈不上什么帝王仪仗的,仅仅是人数还算可观。

天子的座驾在外面溜了一圈之后,李世民就让人把并排的“驾六”,改成了双排的前三后三“驾六”,气势小了一些,但更方便。

退休后的生活,似乎就是这么的随性。

只是,伺候李世民多年的康德,终于有了点老前辈史大忠的成色,他隐隐猜测,皇帝可能是打算“东巡”了。

“东巡”,总带着点神秘感,始皇帝就驾崩在“东巡”上。

不过皇帝丝毫不在意这一切的样子,最近的心情相当不错,连带着看报纸时候,也不会因为“诽谤之言”发脾气,反而跟宫中奴婢们讲解着笔者为何会有这样的“惊人之语”,其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进行了一番推演。

对宫中的阉人们而言,而是前所未有的体会。

“陛下,可要看些文字?”

“有报纸……算了,承乾的信呢?”

“都在案头。”

“唔……那就看看吧。”

坐在了椅子上,天鹅绒的软垫很是舒服,一杯茶早就泡好放在旁边。李世民拿起老花镜戴上,慢条斯理地拆着信封。信封很别致,是东海宣政院专门制作一种制式信封,信封上印有东海宣政院的衙门正脸。

如今东海上的文字通传,也逐渐正规化,而东海宣政院掌握的“邮递”渠道,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民间个人和小户、小行会的首选。

不是因为东海宣政院这里花费少,而是因为正规、安全。

从“扶桑地”到中国,文字通传的总量,塞满一个船舱还是不成问题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货物、现金、特产等等物件的“邮递”需求。

比如在眷村,就有大量的倭女需要跟中国的“露水丈夫”进行交流,并非一定是因为感情,但总归会有感情。

文字的份量,一个银元承载不起。

漂洋过海之后,一个银元,养活了一个水手、苦力、码头工、车夫、帮闲、白役……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围绕着“邮递”系统讨生活的普通人。

这些人统和起来,就叫百姓。

帝国拥有的通传系统有好几套,东海宣政院的这条“海外线”,只是所有系统中的一个,不过它并非石头缝里蹦跶出来的,没有华润号、顺丰号、石城钢铁厂、北地各督府、全国各军州驿站等等新老体系的经验,东海宣政院很难如此迅速地从中找到赢利点。

杜构生生地从一块“不毛之地”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官僚群体来。

对这一切,李世民很满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帝国的庞大而努力着。帝国是如此的庞大,所以精英们,都努力地让它运转起来“更小”。

小一点,自然就容易掌控一点。

“原来是瀛洲之‘落霞’,唔……不错。”

之前在马车中看到的树苗,李世民还觉得奇怪东宫搞什么东西回来,现在看到李承乾的家书之后,才知道这是一种名叫“落霞”的樱花。它的花期到来之后,整朵花就像是晚霞那样绚烂,远远看去,绯红似火,近看之后,又不觉得妖艳。

“种在铁道之畔,倒也算是一景了。”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承乾有心了,倒是未曾忘了孝……”

笑容渐渐凝固,李世民忍住了把信纸撕成碎边的冲动,将李承乾的家书扔到了桌上,然后拿起茶杯,闭着眼睛慢慢地喝茶缓口气。

儿子说了,这樱花……是给张德的。

因为张德说了,等将来“京东线”修好了,种满了樱花,应该会挺好看的。到时候邀请往日的友朋,坐上小火车,在车厢中喝酒唱歌谈天说地,车厢外不断向后倒退的“花海”,一定很美。

李承乾问过张德,为何不种桃子?桃花也很美啊。

面对这个问题,张德就回了暖男太子一句话:桃花开完了还能结桃子,容易嘴馋。

“陛下,可是茶水凉了?”

“换大叶黑龙吧。”

“是,陛下。”

康德立刻命人去换“大叶黑龙”,刚吩咐完,李世民又道:“‘京东线’那边,是东宫种的树?”

“是种了一些,不过不多。”

“让内府……还有张乾,去种一些山樱,多种一些。”

“是,陛下。”

康德没有问种多少,出去之后,就在内府下了命令,先种个十里山樱,明年一路种到汜水去。

“大令,种恁多山樱作甚?这物事除了开花,一无是处啊。”

“好看啊。”

面对首席稼穑令张乾,康德还是很给面子的,说了一个种树的理由。

“……”

人到中年的张乾想了想,没有反驳什么,毕竟他现在也就是拿工资混退休,既然皇帝的首席家奴这么说了,看来是皇帝受了刺激,想看落英缤纷的美好画面。

那还管那么许多,种树就完事儿了。

只不过张乾也没闹明白种哪里,于是又问:“大令,这一路种过去,是沿着哪条河?”

“河?”

康德摇摇头,“沿路种树,难道张君不觉得沿途观花,甚美?”

“美、美。”张乾点点头,只觉得这他娘的皇帝浪费起来,还真是没个谱,当下又问道,“可是顺着官道种树?”

“铁道。”

“铁……”

张乾脸皮一抖,“京东线”他不是不知道已经规划好了,可就算规划好了,他能胡乱种树吗?万一以后修路的时候,直接把树林给埋了呢?

“有难度?”

见张乾的表情一阵红一阵白,康德眉头一挑,“预算是上不封顶的。”

“大令说笑了,这有何难度,种树而已。”

言罢,首席稼穑令原本还想着调到哪里做一任县令或者长史的心情,直接烟消云散,给皇帝办事,种树也是国家大事啊。

“那就好。”

康德很满意,露着一个笑脸,“‘汉安线’分段开工,修路的事情,还得看江阴侯的本事。想要在‘汉安线’两边种树,舍君其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唐朝工科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铁骨九叔:重生小僵尸,我一身反骨地球穿越时代四合院:抗日闯京娱乐:太优秀,美女明星疯狂倒追祖宗们,请进我游戏传播华夏历史盗墓:臭瞎子和他的暴躁新郎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越境鬼医美女总裁的近身战兵数码宝贝:我真的没想当大王啊全民魔法师:修仙才是真神一龙一剑一神尊光暗主宰都市血泪英雄无敌大宗师修仙不如玩游戏重覆世界真无为
经典收藏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奶爸劝学史唐末狐臣战狼狂兵大魏芳华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一品国公你呀就缺一味药绵绵诗魂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崇祯本纪这位诗仙要退婚回到古代做皇帝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永恒家园绝世极品兵王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织田家的临济僧
最近更新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如何拯救德意志镇国世子爷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唐镇国公大晋霸主三国之现代魂时空乱叙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极品五世子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白话三侠五义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之铁血捕快大唐小医师动荡的大元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