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尚公主开始

学着点

首页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雍正,我来和你抢皇位了武逆焚天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水浒之狄家将崇祯有把枪烈虎军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谋动天下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 学着点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全文阅读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txt下载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五十二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冬小麦长势喜人,功劳全在傅忠身上,榆林处处都是歌颂知府的声音。趁着大好形势,府里新税收政策出台了。

各家各户都有一本账。

小户人家税收不变,他们惊喜的发现,冬季收成,将平添三倍,久违的笑容出现在他们脸上。

大户人家一算,按照府里新定的本分之地,每个直系亲属人均四亩地(比三亩地多了一亩),就算多出的田地按三倍征收,由于增产的关系,实际收入也超出了往年。

虽然有点肉痛,可这是南华帝君的谕旨,他们也不敢怨恨到知府头上。

傅忠也在盘算,带来的一万两金子,加上县尉们的退赃,还要胡县令的脏款,算起来不少,可架不住五千士兵的薪赏按时发放,(榆林的三千士兵的薪赏部分由行省下拨,否则怎么养得起五千兵。),府里早就捉襟见肘了。要不是赵三酿酒有了成果,在榆林引起轰动,带来的收入维持着府里的基本开销,榆林府早就破产关门了。

收了冬小麦,有了一批粮食在手,兴学救愚就有指望了。

不能让这样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为了人心,也为了检验一下练兵效果,傅忠决定在榆林阅兵,露露爪牙,震慑宵小。

榆林城的百姓,永远都会记住这一天。冬小麦开镰的头一天,盖着知府鲜红大印的政令,张贴在城内各处。

“新政施行后,将在每个乡设一个学校,全榆林不管大户、小户的子弟,免费上学;免费兴修水利;免除穷困者以前所欠的赋税......。”

全城轰动,百姓们奔走相告,喜不自禁。

“还是老天关照,若不是南华帝君显灵,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老天关照不错,但我们新来的知府功不可没,没有他老人家善心,怎么会出这样的善政,别的地方就没有。这还不算,你家会把改良土壤的法子告诉别人吗?”

不少有良心的农户流着泪说道:”我要在家里供养知府牌位,祝他老人家长命百岁,永镇榆林。“

大家还沉浸在这喜悦之中时,一阵鼓声响起,一杆杆五彩缤纷的旗帜,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士兵,踩着鼓点,排着整齐的队伍,出了营房,向城外开阔地走去。

有人高喊:“知府要检阅军队了,大家快去看呀!”

人群中,懂行的咂咂嘴,说道:“知道吗?排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知府的护卫队,队长是知府的叔叔,听说兵就是他练的。”

另一个瘪瘪嘴,“你可不要不懂装懂,知府的叔叔是榆林总兵,他练的兵倒是不假。”

懂行的:“什么嘛,我说的是起先,起先知道吗!知府的叔叔叫傅强,不是亲的,他们两家是世交。”

接着,又是一队队士兵从检阅台前经过。

懂行的又开始了他的小广播:“这是我们榆林自己的兵,新知府来后,他们的军饷蹭蹭往上涨。除了每月一千铜钱,还有三千安家费。这些钱可不经过任何人的手,直接发到士兵的手里。

听说队伍上讲究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随便打士兵。他们成立了士兵委员会,每一项开支都做到了账目公开,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谁也不能贪污,也不敢贪污。士兵们开的是一日三餐,天天都有荤腥。”

瘪嘴的反驳说:“哪里天天都有荤腥,我听说,开三餐是不错,但几天才能喝一次肉汤。”

懂行的不满了,“你懂什么,就是小老财,几天能喝上肉汤吗?听说总兵都跟士兵一个锅里吃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你见过这样带兵的吗!

这还不算什么,队伍上提拔人员,按各自的本事为凭,不搞什么官官相护,拉帮结派的龌蹉事。

可惜我家儿子不够当兵的条件,否则,我早就把他送到队伍上了”。

瘪嘴的问道:“当兵吃粮还要条件,听都没听到过。”

懂行的笑道:“这你就不清楚了,他们把这些兵叫做子弟兵,要的就是老实本分的人。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一个也不要。年龄上只要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的,我儿子就是年纪超标了,所以,才没被选上”。

瘪嘴的:“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懂行的:“我哥哥的儿子就在队伍上,他休息的时候回了一次家,吃得红光满面,那个神气劲,就像给他个九品文官都不干”。

瘪嘴的羡慕地说道:“要是真像您说的,我儿子一身武功,去当上这样的兵,说不定能从队伍上挣得一份出息”。

懂行的:“什么我说的,这都是真真的,你自己不会去打听吗?这是亘古未有的队伍。”

列队检阅完成后,就开始了他们天天练习的三三制表演,只见士兵们一会儿散开,一会儿聚拢,杀声震天,彪悍如虎。这样的兵,还有对手吗?把这群老百姓看了个目瞪口呆。

树欲静而风不止,榆林首富、粮行老板的大客厅内,坐着几个衣冠楚楚的士绅。

粮行老板一开口就是就荤素全来,忘了他平常装扮的斯文,“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应该都知道原因。知府这个王八蛋,罔顾千年留下的规则,假造天意,妄图剥夺我们几辈子辛辛苦苦得来的家业。俗话说,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不共戴天之仇,你们都说说,该怎么办”。

这几个都是榆林的大财主,行业虽然不一,但巧取豪夺、强买强卖的手段却如出一辙。见到粮行老板急得大放粗声,心里的气也被勾了起来。

“素封公”(注),放印子钱(高利贷)的李老板说道:“您消消气,我们在座各位无不痛恨知府的乱来,就是没个带头的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您见多识广,平时我们也是仰公马首是瞻,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盐商马老板毕竟走州过府,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素又最是迷信。他劝道:“穷不与富斗,民不与官斗。知府虽然无道,但毕竟代表官府。再说,南华帝君的谕旨就这样好违背。”

李老板:“马公,你怎么相信府衙的鬼话。仙人你见到了,还南华帝君,既然是帝君,怎肯轻易下凡,世人不信,岂不砸了他的招牌吗?”

马老板:“我也不信,可那写谕旨的纸张真是宝贝,这个作假不来的。”

粮行老板拍着案桌说道:“不要争论了,听我说,知府府里有人去行省讨令,布政使压根就没同意。行省有人告诉我,参知府的折子已经送去京城了,想来朝廷也不会同意知府的乱来。只是榆林离京城太远,圣旨一下难以传来。”

马老板这下神气起来,“上有朝廷圣旨做主,下有行省撑腰,那就不怕知府了。”

李老板讥笑道:“你不怕仙人了。”

马老板:“我是怕,可孔夫子也说过,‘敬鬼神而远之’,我躲着他的庙宇就是了。”

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别看有些人平时对神明顶礼膜拜,但一旦触及了利益,便是神明也顾不得了。

李老板对他鄙夷不已,不再理他,转头问粮行老板:“素封公,朝廷圣旨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来,府里现在就要收取税款,我们怎么办。你跟行省往来多,关系也好,是不是请你老出面,打通一下布政司关系,看能不能让知府缓收今年的粮食。等待朝廷圣旨下来,一天的乌云不就被风吹散了。”

粮行老板这才悠悠说道:“布政使是与知府撕不开面子,内心是极度痛恨知府乱来的。他老人家不好出面。我们榆林也有不少在行省当官的,右参政就是我们榆林人,他家里的田谁比得了。就算右参政不好出面,他的弟弟是吴忠(宁夏下属市)总兵,走的是原来丞相(胡惟庸)的路子,胡惟庸出事后,他因识字不多,与胡惟庸没有什么书信来往,躲过了一劫。”

粮行老板四下看看,接着神秘又小声说道:“听说他害怕早晚会被朝廷知道,已与西边有了联系。”

李老板:“西边?”

注:《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从尚公主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数码宝贝:我真的没想当大王啊我,满级小孩哥,震惊全网!美女总裁的近身战兵穿越异界,宠溺我的狐妖老婆征服世界,从鉴宝捡漏开始九叔:重生小僵尸,我一身反骨重生嫁给乞丐后,我做了皇后天煞对孤星,你我本一对一天一亿抖币,我为什么还这么穷丹田被毁,觉醒剑道神级天赋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夜深人静的雨声魔琴九霄相府嫡女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饮星河蚂蚁的方言越境鬼医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都市古仙医叶不凡全文七零年代:肥妻要逆袭
经典收藏相公是猎户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朕要抓穿越回到三国收猛将明末开疆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洗尽铅华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小将很嚣张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金融帝国之宋归风流小太监许愿穿古:续命行医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真桃花石帝国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战狼狂兵神秘王爷欠调教寒门巨富
最近更新大汉兵王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秦末苍穹之变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这个开局有点惨啊!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天玑灵梦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穿越娶妻就有奖励三国之我是正经人我大概救了个王朝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 学着点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txt下载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最新章节 - 大明,从尚公主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