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问一出,如同暮鼓晨钟,敲响在每个人的心间!
高台上下,瞬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是啊,船与舵都有了,可目的地呢?
他们修行,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变得更强?可更强之后呢?是为了长生?为了权势?为了守护?
还是仅仅因为大家都在修行,所以自己也修行?
绝大多数人,似乎从未真正深入思考过这个看似简单,却又直指道心本源的问题。
他们只是遵循着本能,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一味地追求力量的提升,却忽略了最初的方向。
君无夜显然也没料到林渊会跳出“实力与心性”的框架,直接追问修行的终极目的。
他微微一怔,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但以其心性,瞬间便恢复如常。
他略微沉吟,整理言辞,随即朗声道:“这位道友问得好。吾辈修士,逆天而行,与天争命,修行之目的,自然是为了己身超脱,为了亲友安康,亦是为了这天下黎明苍生,亿万百姓!吾等努力变强,便是为了拥有足够的力量,扫清污秽邪祟,荡平一切不公,还这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这番话慷慨激昂,充满正气,配合着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顿时引得台下无数修士热血沸腾,纷纷叫好,觉得无夜公子心怀天下,志向高远!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渊身上,想看他如何回应这番“大义”。
只见林渊仍旧神色淡然,轻轻摇头道:
“无夜公子胸怀天下,令人敬佩。然而,你所谓的为了苍生,为了黎民,归根结底,难道不也是为了满足自身成为救世主、被万人敬仰的欲望吗?你觉得自己是英雄,是守护者,但驱动你行为的,本质上依旧是对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他人认可与赞美的追求。这与普通人追求名利,在本质上,又有何区别?不过是所求之物看起来更高尚些罢了。”
君无夜眉头微蹙,反驳道:“道友此言,未免偏颇。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大道真谛,与追逐俗世利益欲望,岂可混为一谈?”
林渊语气平和,却字字诛心:“哦?那么请问,你的价值,为何一定要通过他人来实现?你的大道,为何一定要背负苍生的重量?将修行的意义,完全寄托于外物、他人之身,为了他人而修炼,为了得到认可而变强,这难道不是已然落入了下乘,被外物所缚,失了修行本来的逍遥与自在吗?”
林渊这套近乎“强词夺理”,却又直指内心动机的追问,让习惯于站在道德高点和逻辑层面辩论的君无夜,感到了一丝棘手和无奈。
他发现自己很难从对方设定的“动机论”角度进行完美反驳。
略一沉默,君无夜决定不再纠缠于此,而是将问题抛了回去:“听道友之言,似乎对修行之目的别有高见。那不知道友你,又是为何而修行?”
刹那间,全场目光再次聚焦于林渊一身。
林渊迎着无数道目光,神色坦然。
他并未立刻引用任何经典,而是结合自身一路走来的经历、感悟,缓缓阐述:
“我之道,不求为谁,不求成圣,不求背负苍生之重,亦不执着于力量本身。”
“我修行,只为问道。”
“问道于天,问道于地,问道于己心。”
“我想看看,这天地的尽头是何等风景;我想知道,这大道的本源是何等模样;我想明白,我之存在,于这浩瀚宇宙,究竟有何意义。”
“力量,是我问道的工具;心性,是我问道的保障。但它们都不是目的本身。”
“我的目的,就是‘问’本身。追寻的过程,即是意义。不求完美无瑕,但求无愧本心,循心而行,得见真我。”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在每个人心头响起。
他的道韵并不华丽,没有天花乱坠的异象,反而如同山间古松,扎根岩石,坚韧不拔。
又如溪流涓涓,不择细流,终汇成海。
这是一种向内探寻,追求本真与自由的道。
这番话语,尤其是那句“不求为谁”、“追寻的过程即是意义”,如同清泉灌入某些因一味追求力量、或因背负太多而迷失方向的修士心田,让他们面露沉思,道心产生了细微的波动。
与君无夜那看似完美却略显空泛的“为了苍生”相比,林渊这番“为己问道”之言,反而显得更加真实,更贴近许多修士内心深处被忽略的渴望。
高台之上,论道的风向,似乎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悄然发生了转变。
短暂的沉默后,台下渐渐响起了赞美的声音,许多人看向林渊的目光已然不同,带着深思与难以掩饰的敬佩。
他们或许说不出哪里更高明,但道心深处传来的共鸣不会骗人。
“夫君说得太好了!”
李静姝双手捧心,美眸中满是崇拜的小星星。
李静霜亦是嘴角含笑,清冷的眸子里漾着自豪与温柔。
月霜华玉手握紧酒杯,唇角扬起隐晦而骄傲的弧度。
血衣门区域,血绾歌怔怔地望着林渊那从容不迫的身影,冷艳的脸庞上露出一分崇拜之色。
鬼王宗处,墨灵汐咬紧了红唇,心中暗啐:“可恶!又让这家伙出风头了!”
虽然这么说,可她内心深处,却无法抑制地生出一丝敬佩。
对方那超越单纯欲望的境界,确实让她感到了差距。
其余各方势力的天才,如独孤雁、赵南风等人,虽然立场各异,此刻也不得不收起轻视,神色凝重地重新审视着林渊。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主位之上,君无夜淡漠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精心营造的论调节奏,竟被对方一个看似简单直白的问题打破,风头瞬间被夺。
但他城府极深,表面依旧波澜不惊,仿佛刚才的失利并未发生。
他迅速调整心态,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尤其在林渊身上微微停留,旋即抛出了第二个辩题,语气锐利道:
“方才论道基,诸位各有高见。然大道艰难,资源有限,而人心欲求无穷。故,吾等常面临抉择,当争则争,当弃则弃。诸位以为,这争与不争,又当如何权衡?”
此题为“争与不争”之辩,直指修行路上的现实困境与心境抉择。
君无夜再次率先阐述,重新夺回话语权:“吾以为,天道贵生,亦贵争!争,非是俗世蝇营狗苟,而是争那一线天机,争那大道机缘,争那超脱之望!此乃进取之心,不可或缺。然,不争,亦非懦弱退缩,而是心境之超然,是对外物浮名之豁达。内争大道,外不争虚利,方为平衡之道。”
他再次定义了一个看似圆满、立于不败之地的标杆——争其该争,弃其当弃。
话音落下,追随者们立刻出声附和。
“无夜公子高见!修行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争何来资源?不争何来机缘?”
“正是!某些修士,平日里标榜与世无争,怕不是实力不济,无力去争的托词吧?”
“若无争夺之心,与那山间顽石、河中朽木有何区别?如何能踏上巅峰?”
一时间,各种支持“争”的论调此起彼伏,隐隐形成一股声浪,向着林渊合围而来,试图用现实与功利的角度,将他之前那套问道之论压下去。
所有人都再次将目光投向林渊,想看看这位刚刚语惊四座的邪极宗天骄,如何应对这关乎现实生存的尖锐问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师娘,你还说这不是双修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