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奋斗在初唐逍遥小憨婿大明官烽·烟奉系江山三国之弃子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国重工三国小术士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5章 二进大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行人来到城下,却见城下黑鸦鸦一支军队,为首的将官手指城头破口大骂:“瘪犊子玩意儿,快开城门!甭扯犊子?,俺们上千人今晚住哪里?明天吃什么?”

城头的大同军兵探头叫道:“你们辽兵有多远滚多远!别想进俺们大同城!”

杨植韩邦奇见城下军兵军容严整,以马军及车队居多,打马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那将官见两人官气逼人,拱手施礼问道:“敢问两位是?”

杨韩两人把身份一亮互相介绍后,那辽阳参将李贤愤愤不平道:“大同居然关了城门不让我们进去,那知县也不出来说个话!”

按大明制度,军队内线行军携带三天口粮,沿途地方县衙门须提供住宿与粮草。

韩邦奇熟知大同情况,闻言心中一惊,问道:“李参将,你看城内可有异常么?”

李贤道:“城内有黑烟还有喧嚣,可能失火了。不过你救你的火,我们又不进去生事,现在烟也没了,也没吵闹,为什么还不放我们进去?”

杨、韩两人交流下眼神,杨植道:“李参将,你跟我们来,我们给辽兵找食宿。”

说着杨植便把辽兵带到南郊小镇户部粮草仓库,跟户部员外郎说明情况,韩、杨两人签字,从仓库里调出粮草给辽兵并安排了食宿。

当晚韩邦奇杨植同宿一屋,两人来到月台上,杨植苦笑着说:“韩参议,我看大同又兵变了!”

韩邦奇点点头道:“必定是如此!那蔡巡抚人老心慈,上任伊始未能当机立断诛杀兵变首领以儆效尤,使得兵士气焰嚣张,浑不把兵变杀官当回事!

杨侍讲,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你明日带人继续前往太原,我守土有责,进城一探究竟!”

杨植拍胸脯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平大同兵乱有经验,明日还请韩参议即刻带黄专员南下,你是负责这一块的,协调太原府县还需要参议一言而决!”

刷了一次大同平乱的军功还想来第二次?逮住大同这只羊使劲薅羊毛?你真是想升官想疯了!不要命了?乱兵已经不把官员、朝廷放在眼里了!

“杨侍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同军政不是你的职责,安知乱兵不会加害于你?还是我去吧!”

杨植仰望星空,淡淡说道:“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晚辈自幼读圣贤书,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世上居然有这样的三鼎甲!看杨植勤于事功对艰难困苦甘之如饴的作风不似作伪,韩邦奇遂诚恳劝道:“杨侍讲,大明王朝少年入翰林院者,日后必入阁,必为首辅!你前程远大,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你的肩上担着,天下苍生这几个字,未来只能轮到你来说!请杨侍讲留着有为之身,莫误己误国!”

杨植握住韩邦奇的手道:“大明不缺有想法的人,缺的是做实事的人!

若在三北推广水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晚辈只是一个设想,其中痛点难点堵点为最难,还需韩参议统筹规划!

慷慨赴死易,泽被万世难!我为其易,君为其难!

一旦太原等地水稻种植成功,就可以推之河套等地!凭借此功,那时晚辈亲自举荐韩参议入翰林院!”

韩邦奇总觉得杨植的最后一句话有哪里不对,一时没想太多,点头应承下来。

次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同南门城头守军看到辽兵急匆匆向西往黄河渡口而去,不禁松了口气。

就在此时,城下有人喊门道:“尔等快开城门!翰林院侍讲要入大同城!”

门兵探头往下看,只见一名少年官员神采奕奕带着几名随从立于城门前,不是老熟人前任大同巡抚杨植还能是谁?

“青天,是杨青天!杨青天回来了!”

城内乱军依然在三五游荡,不少人还记得三个月前那个在元旦假期中访贫问苦的杨植,对着杨植欢呼。

“城里长官没有受害吧?”

“青天爷爷,只有知县被杀了!总兵今天在都司府开会。”

蔡天佑巡抚一大早派出亲兵随从,四处安抚乱军,告诉他们辽兵只是路过,不会杀个回马枪;官府不会滥杀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派出人员后,蔡巡抚来到都司府,召集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等武官前来会议。都司府外聚集着一群群的乱兵,他们也在等待都司府里的将官议出结果。

桂勇、朱振等人神色沮丧,现在的将官已经失去了权威,彻底掌控不了士兵。

蔡巡抚把案上惊堂木一拍:“诸位,事已至此,既然我们身受皇恩,就得担起责任!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收拢乱兵带出大同,莫要让他们滞留城内祸害民众!”

大堂上坐着的将官纷纷低声互相询问各自营伍和卫所的情况,总之没有什么好消息。不少卫所百户、营兵队长加入乱兵趁火打劫,城内军属区也受到波及,被城外进来的卫所兵洗劫,至于商户、民户区更是首当其冲,现在还有军兵在里面挨家挨户索要“平安银”,已经有报告说乱兵在欺负女人。

不一会,蔡巡抚派出的人陆续回来禀报,乱兵无组织、无纪律,不成军队,全是两三个、三五个的在城里放羊,无法收拢起来。

军队是讲服从的地方,接到命令刀山火海都得往里填进去。众将官见惯生死,心里埋怨蔡老巡抚妇人之仁人老心慈,未能在几个月前斩杀乱兵首领传首各营,这才让乱兵进入一个随意杀官不受惩罚的新世界。

就在束手无策之时,门外乱兵一阵起哄,有人在拍打都司府大门,大叫开门。都司府大堂上文武惊疑向门口看去,只见门丁打开半拉门,几个人影闪了进来后回身又关上大门。为首之人走入大堂,却是几个月前离开大同的前巡抚杨植。

蔡巡抚惊愕不已,脱口而出问道:“怎么是你?”

杨植对堂上众人拱手施礼后,来到巡抚案侧坐下说道:“本翰林主管兵部户部工部屯田开矿办工厂事宜,与山西参议韩邦奇路过大同前往太原,不意昨晚来到大同城下,得知大同又兵变了!本翰林遂让韩参议带队继续南下,自己进城看看能否为大同军民尽绵薄之力!”

杨植的升迁,大家都从邸报上看到过。正六品翰林侍讲的官场身份已经高于蔡巡抚,没有想到杨植居然不顾安危以身涉险!

堂上众人至少也是从卫学读到武学的,看到晋北初春的阳光照在杨植的侧脸上,顿时肃然起敬。难道世上真的有人身体力行孔孟之道?

“敢问大同众文武,现在是怎么的一个情况?”

桂勇脸色疲惫,中气不足回道:“自昨日知县被害后,军兵放纵无忌。各营官长已经掌握不了军队,军令无人听从,城内一盘散沙,烧杀抢掠时有发生。”

杨植一拍蔡巡抚面前的桌案,怒斥道:“文死谏武死战!尔等在此坐拥愁城一筹莫展,可对得起圣上的托付么!”

桂勇总兵从京营提督巡捕的位置上调来,北京十二团营疏于操练,自己上任大同后习惯性地放松营风营纪,哪曾想边军与团营的作风截然不同!

桂总兵流着泪说道:“下官无能,愧对朝廷!今日辞去大同总兵之职,请军门恩准!”说着起身摘下头上乌纱帽置于椅子上,头也不回向都司府外走去。

堂上众人愕然,想不到桂勇如此刚烈!不用说,桂勇是想献祭自己,换得乱兵退却。

桂勇刚走出大门,就被乱兵堵住。桂勇大喝道:“诸军兵听本总兵一言:大明不负军民,尔等亦不要负大明!千错万错,都是本官无能!今日吾愿一死让尔等消气!望诸军兵各归其营,听候官长命令!”

乱兵们不知所措,看着桂勇挺身向刀枪丛走来,一时犹豫不知道是让路还是捅死桂总兵。

这时桂勇身后一只大手一把拉住桂勇往后一拖,蔡巡抚与杨植出现在乱兵面前。

蔡巡抚一拱手笑呵呵道:“本院乃大同长官,黄土已经埋到耳朵边!人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我已经过了八十四,每多活一天都是赚的!诸位想杀人解恨,就冲着老夫来!”

杨植连忙上前一步把蔡巡抚护在身后高声道:“诸位,就算把我们这些当官的全杀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你们中有不少人认识我!如果相信本翰林,请推举几名代表进都司府,官兵共商大同前途!”

台阶下的军兵商量一阵后,几名士兵自告奋勇,连同被推举出来的代表共十人随着蔡杨两人进入都司府。

现在士兵对上官的畏惧荡然无存,他们的诉求还是那些:要求朝廷下赦令;要求不去驻堡;要求书面免除荒粮,不征军屯粮食;要求多发粮食少发银子。

蔡巡抚与杨植说一声稍等,两人转入后堂,一枝香功夫后又出来。杨植先说道:“诸军兵的要求,蔡巡抚与本翰林会议后,以为是合理的!

有的问题可以即时解决,蔡巡抚已经同意即刻签发命令免除荒粮,也同意不派军兵外驻五堡。至于朝廷赦令,我们只能申请,不能替朝廷做主!

其他的几个诉求,如免除军屯征粮,多发粮食少发银子等,本翰林认为大明九边皆在边荒,风寒水冷土贫地瘠,这是九边军兵普遍的生活问题!

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不可个别解决;要长远解决,不可立刻解决;要上下同心解决,不可诸军兵自行解决!

今圣仁德,人称尧舜之君!我回朝廷后即刻上奏圣天子,由朝廷拿出一个方略,你们看如何?”

这时后堂转出来一名书吏,将几页纸放在案上,蔡巡抚看了看,提笔签上名字用巡抚印信。书吏又将命令展示给军兵代表看,正是免征荒粮及免服五堡之役的命令。

“这命令随后会贴在察院及都司府门口,营官及卫所长官通知到各军户。”杨植说着,话锋一转:“但是乱兵杀参将杀巡抚,昨日又杀知县!城中无辜百姓遭受抢劫,颇有妇女被乱兵欺负,这个账怎么算?”

十名乱兵代表也不知道怎么算,问道:“杨青天的意思如何?”

大同镇守太监巡抚总兵联署奏疏六百里到达紫禁城是兵变次日深夜,嘉靖被司礼监值守太监从床上叫起来,听完奏疏后急忙令太监召内阁、兵部户部尚书侍郎、兵科、户科给事中、左右都御史及相关道御史及郭勋至中极殿会议。

黎明时分,中极殿内聚集了数十名官员。他们没有等待多久,嘉靖在锦衣卫及司礼监的簇拥下御殿。

太监刚念完奏疏,嘉靖怒气勃发道:“甘州前年兵变杀巡抚,今年又有动乱;大同去年兵变杀巡抚,今年杀知县!

若九边糜烂,朝廷能安否?”

大家一齐看向兵部尚书。新任兵部尚书金献民御史出身,曾巡抚过延绥,凭这个资历任兵部尚书的。不过他的官场前半生比较坎坷,曾因为勘测天津土地不实,被刘瑾下狱并削去官职;被释放又因为追索过去的错误被刘瑾下过两次诏狱,每次下狱后都是缴纳了罚款或缴纳粮食才放出来的,直到刘瑾倒台才被起复为贵州按察使。

三起三伏后,金献民仕途顺利,直到官至兵部尚书。

金献民略一思索,回禀道:“往者张文锦之事,失于姑息,未正国法!以故悍卒愈骄,屡行称乱!

今若又专为抚处,则声威损于九边,纪纲难以复振!

宜选才望之兵大臣为总制,率都督鲁纲领营兵三千,蓟镇精兵三千,并发宣府锐卒进营大同!”

这是想调京营、蓟镇、宣镇兵马军事解决大同兵乱。

众人正在思索这个建议的可行性,一名兵科给事中上前一步道:“臣夏言有奏!今镇守太监、巡抚、总兵游击参将等俱在城中,并能上奏朝廷,岂非乱兵彷徨无主,各行其事?臣以为宜摸清情况,等后续大同消息传来再做决定!

若调大兵前去大同,恐激发乱兵同仇敌忾作困兽之斗,兵连祸结!”

这名给事中人到中年,长相端正一把大胡子,声音宽厚清朗,一口流利标准的江淮官话。

夏言这个年龄、外形、声音,一听他说话就非常有道理,嘉靖犹豫起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尹素婳莫君夜食鬼猎人我都看到了不朽圣尊九转帝尊亲爱的少帅大人太古龙神诀学渣妹子又搞事情了符尊传最牛微信朋友圈神级大魔头女神的上门贵婿全文免费阅读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九流闲人lol之电竞天王我们是兄弟锦鲤弃妇:随身空间养萌娃移动藏经阁无相进化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
经典收藏大明凰女传大秦长歌三国之兴强汉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小将很嚣张大魏芳华一世浮城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穿越明朝当暴君霸魂管仲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穿越我是胡亥永恒家园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幻之盛唐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最近更新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大明辽国公英烈传奇衣冠谋冢铜镜约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唐代秘史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水浒之往事随风明朝的名义史上最强县令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