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仁刚才明明一直专注于神像和念香,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人靠近,这老和尚的身法也太过诡异了。
秦淮仁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开口问道:“大师,您是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没有觉察到呢?”
秦淮仁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毕竟这种突如其来的出现太过匪夷所思,也太让人捉摸不透了,如果刚才和尚要杀他,估计根本来不及反应。
老和尚依旧面无表情,语气平淡地说道:“施主您没有觉察到我的出现,这才能说明你的心够虔诚,你要是注意到我了,那就说明你的注意力没有在弥陀身上,那怎么能看出来您虔诚呢?”
老和尚的话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可细细琢磨,却让秦淮仁有点害怕了。莫非高僧的话语都是这么难理解、如此深奥的吗?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呆呆地看着老和尚。
思绪飘忽间,秦淮仁不由地想起来了六祖禅师慧可的至理谒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话秦淮仁曾在古籍中见过,当时只觉得意境深远,却不甚理解,后来,作为唯物主义的忠实拥趸,又觉得这句话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点,就不当回事。然而,此时此刻,在这样的情境下想起,竟隐隐有了一丝感悟。或许老和尚的意思也是如此,真正的虔诚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纯粹,不被外界的一切所干扰。
就在他沉思之际,老和尚又缓缓默念道:“天王拂袖去,天机方可窥。”
声音低沉而悠远,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带着一种神秘的韵律。
秦淮仁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却还是连忙开口问道:“那么,大师,我可以向弥陀提问问题了吗?”
秦淮仁此刻心中充满了疑问,迫切地想要得到答案,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老和尚一脸淡定从容,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缓缓说道:“嗯,施主,够虔诚,不过时间很短暂,你要抓紧时间啊。请您跪在蒲团上,对着弥陀神像拜三拜。”
秦淮仁不敢耽搁,立刻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的蒲团前,双膝跪地。
这蒲团质地柔软,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应该是用某种特殊的草料编织而成。
秦淮仁双手合十,对着弥陀神像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每一次跪拜都无比虔诚,心中默念着对弥陀的敬仰之情,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恭。
拜完之后,他缓缓抬起头,再次看向弥陀像,这一次,他惊讶地发现,弥陀的右手四指已经变成了三指,大拇指和小拇指则别在了一起,姿态奇特而神秘。
他心中一紧,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含义,难道是弥陀在传递某种信息吗?
就在这时,老和尚的声音再次响起:“施主,佛陀已经做出指示了,那么你可以开口提问了,但是,你只能问三次,毕竟天机不能透露太多,连带暗示一共就三次,弥陀也不例外。”
秦淮仁心中一动,连忙开始思索自己要问什么问题。
他心中有太多的疑惑,关于自己的前程,关于身边人的安危,还有一些困扰他许久的谜题,可只有三次提问的机会,必须好好珍惜。他皱紧眉头,在脑海中筛选着最重要的问题,一时之间竟有些犹豫不决,生怕自己选错了问题,留下终身遗憾。
问题还没想明白,老和尚就开口又说道:“施主,听我说完,你问完以后,弥陀就会通过使者,也就是贫僧,给你一个神谕,无论发生了什么,你都要第一时间打开神谕,按照神谕的指示照做。切记,不可违背,否则将会招致不祥。”
老和尚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秦淮仁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心中却更加紧张,神谕的内容会是什么呢?是好是坏?按照神谕照做,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一连串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
说完这些,没等秦淮仁反应过来,老和尚又一次开口说道:“弥陀已临台,施主请你拿住杯筊,闭眼问事情就行了。记住,一定要心里默念,不要出声,否则就不灵验了。规则就是,心中默念出来问题,然后闭眼投掷杯筊,全程你要虔诚,不能有杂念。杯筊一正一反就是圣杯,答案就是肯定;杯筊两反就是阴杯,答案就是否定;杯筊两正就是笑杯,答案就是尚不确定,也就是弥陀给不了你准确答复。施主可明白否?”
老和尚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副杯筊递给秦淮仁。
这副杯筊是用桃木制成的,表面光滑温润,呈半月形,一面平整,一面凸起,上面还刻着一些细小的符文,透着一股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秦淮仁接过杯筊,入手微凉,心中的紧张感愈发强烈。
他仔细聆听着老和尚所说的规则,将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不敢有丝毫遗漏。
这是与弥陀沟通的唯一机会,他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否则一旦出错,就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试图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而纯粹,摒弃所有的杂念。
过了片刻,秦淮仁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好的,我知道了,那么我可以开始了吗?”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紧张,却也透着一股坚定。
老和尚微微颔首,说道:“好,开始吧。”
话音刚落,殿内的气氛变得愈发肃穆,长明灯的火焰微微摇曳,投射在神像上的影子也随之晃动,仿佛整个大殿都活了过来。秦淮仁紧紧握着手中的杯筊,闭上眼睛,开始在心中默念自己的问题,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内殿静得能听见香灰簌簌落在供桌的声响,秦淮仁指尖捏着那对乌黑的杯筊,指腹的纹路被木质的粗糙磨得微微发紧。
他望着远处的弥陀神像依旧庄严肃穆,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再三思忖,一个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疑问终究还是冲破了防线,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我的身世一直是谜,自小不知亲生爹娘是谁,辗转被秦伯父收养才得以成人,如今又逢死而复生的离奇境遇,那我这一生能否平安顺当,求得大富大贵呢?”
这句话在心里翻来覆去说了三遍,他深吸一口气,将杂念摒去,双目紧紧闭上。
黑暗中,秦淮仁仿佛能看见自己过去将近三十年的人生轨迹,他握紧杯筊,手臂微微抬起,再猛地松开,只听“啪”的一声轻响,杯筊落在青石板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音。
秦淮仁屏住呼吸,缓缓睁开眼,目光急切地投向地面。
那对杯筊静静躺在那里,两面皆是朝上,竟是两正的阳杯。
他心中一沉,关于杯筊的寓意,两正为阳,主事情不明,变数极大,既非吉兆也非凶兆,只说明未来之路难以洞悉,全凭自身造化。
这个结果让他心头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知的茫然,也有一丝隐秘的释然,或许,没有定论,反而是另一种可能。
他弯腰拾起杯筊,指尖的温度似乎比刚才更低了些。内心虽依旧忐忑不安,像揣了一只乱撞的兔子,但转念一想,也就渐渐释怀了。
是啊,自己的人生本就充满了捉摸不定,从被遗弃到被收养,从意外身亡到离奇复活,哪一件不是超出常理的变数?更何况,复活之后,他凭借着脑海中那些未来的记忆,已然避开了不少灾祸,甚至隐隐有了改变命运的迹象,这本身就像是一场“作弊”,又怎能奢求上天再给他一个明确的、一帆风顺的承诺?
这般想着,他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尊木像,眼神中多了几分坦然。
稍作平复后,第二个疑问又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像一根细密的针,轻轻刺着他的心脏。
秦淮仁再次闭上双眼,指尖的杯筊被握得更紧了,心中默念:“我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靠着秦延良夫妇的养育才长大成人,他们待我如己出,恩重如山,可我终究还是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那么我有生之年能否再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呢?”
这个问题压在他心底多年,从未对任何人说起,此刻在这寂静的古寺中,对着一尊全能的弥陀像,终于坦诚地说了出来。
他沉思片刻,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或许亲生父母有难言之隐,或许他们早已不在人世,或许此生终将无缘相见。思绪翻腾间,他猛地将杯筊甩出,这一次,杯筊落地的声响似乎比刚才更重了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
他睁开眼,目光触及杯筊的瞬间,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连呼吸都停滞了片刻。那对杯筊,竟是两面皆朝下的阴杯。
按照寓意,阴杯主事不可为,所求之事难成。也就是说,他这辈子,终究是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了。巨大的失望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眼眶瞬间变得酸涩,鼻尖也阵阵发酸。
他垂下头,看着自己的鞋面,心中五味杂陈,有遗憾,有不甘,还有一丝如释重负,多年的执念,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便这个答案如此残酷。
“呵呵……”一阵温和的笑声突然在殿内响起,打破了这份沉重的寂静。
秦淮仁猛地抬头,只见老和尚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目光慈祥地看着他,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开口说道:“施主看了两次弥陀给的指示,情绪都不太好,看来,你是很纠结自己的命运啊?”
老和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秦淮仁愣了愣,点了点头,心中的委屈与失落竟在此刻有了宣泄的出口。
老和尚顿了顿,又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命运起伏本是常态,身世之谜、富贵荣华,固然是心头牵挂,但有些东西,或许比这些更值得你去探寻。那么,你为什么不问问心中挚爱呢?”
“心中挚爱?”
秦淮仁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清秀的身影。
陈娟,那个与他一同长大的青梅竹马,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甜甜的笑容。年少时的两小无猜、嬉笑打闹,成年后的相互扶持、暗生情愫,还有他出事前,一幕幕清晰地在眼前闪过。是啊,这个世界上,除了身世和前程,最让他挂念的,便是陈娟了。
老和尚的提醒如同一道灵光,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他不再纠结,也没有丝毫犹豫,深吸一口气,第三次闭上双眼,这一次,心中的疑问无比坚定而清晰:“我今生还能跟陈娟再次相遇吗?若能相遇,我们还能再续前缘吗?”
话音落下,他没有丝毫迟疑,手臂一扬,将杯筊再次甩出。杯筊落地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内回荡,他甚至不敢立刻睁眼,双手在身侧悄悄攥紧,心脏狂跳不止,仿佛要跳出胸腔。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鼓足勇气,一点点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正一反的杯筊,稳稳地躺在地面上。
圣杯!竟是代表所求顺遂的圣杯!秦淮仁猛地站起身,眼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积压在心头的失落与阴霾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他能再见到陈娟!他们还有可能再续前缘!这个认知让他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连日来的疲惫与迷茫也一扫而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