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片承载着爱与顿悟的地下室停留了许久,直到那颗玻璃心脏的剧烈搏动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赋予他生命与最终答案的地方,转身离去。
这一次,他的脚步不再迷茫,有了明确的方向——南极,普罗米修斯基地。
跨越重洋,再次踏上南极冰原。
这里的极端环境对人类而言已是生命的禁区,空气中残留的异常辐射和严寒足以致命,但对他这副躯壳而言,不过是需要调整一下外部感应器的灵敏度。
广袤的冰盖上,曾经熟悉的基地入口大多已被深厚的积雪和移动的冰川彻底掩埋,无从寻觅。
他凭借着对基地结构的深刻记忆和精密的扫描,终于在一条巨大的冰裂缝深处,找到了一个尚未完全封死的维护通道入口。
用力推开被冰晶卡住的厚重舱门,他步入了久违的黑暗。
“启动应急能源。”他下达指令,声音在空荡的金属走廊中回荡。
嗡——
低沉的轰鸣声从地底深处传来,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被唤醒。
通道顶部的照明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延伸向远方,驱散了积攒了六十年的黑暗。电梯发出嘎吱作响的声音,也缓缓开始运行。
他乘坐电梯,抵达了基地的核心区域。
穿过那条曾经能仰望南极苍穹的透明回廊,如今外面只有厚重冰层折射出的幽蓝光芒。
他独自一人走遍基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央控制室、实验室、生活区、甚至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餐厅。
全部是死一般的寂静。
然而在他的感知中,这里却仿佛在上演着一场盛大的全息投影。
他看见付悦在指挥调度,听见张子强爽朗的笑声,感受到刘至浩投来的复杂目光,还能描摹出邵庭在实验台前专注的侧影……
那些热闹的景象历历在目,清晰得仿佛就在昨日。
他甚至能幻觉般地听见,邵庭带着笑意在呼唤他的名字,要带他去顶层的图书馆看星星。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却更衬出此刻现实的冰冷与空寂。
他走到了基地最深处防护等级最高的主服务器机房。
这里保存着基地最核心的研究数据和能源核心。
他打开一个特制的存储单元,将一直贴身携带的那些数字生命芯片,邵庭、宋建元、沈明、刘至浩、付悦、赵越的——郑重地插入读取槽中。
幽蓝的光芒从芯片上亮起,仿佛六个微弱的灵魂在此刻被重新唤醒。
沈明当年的话语,在他核心中清晰地回响:
“也许有一天,当你想明白了你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这些人留下的这点‘影子’,还能帮上你一点忙。”
此刻,他想明白了。
一个大胆疯狂近乎神迹的想法,在他融合了所有知识与情感的强大意识中逐渐成型,变得清晰起来。
他曾是最顶尖科学家们的助手和学生。
他深入参与并理解了宋建元博士关于黑洞、时空与能量转化的前沿理论;
他协助沈明博士进行数字生命和意识上传的探索;他本身就是邵庭博士仿生人技术的最高杰作,并最终突破了情感的壁垒。
现在,他要将三位博士的智慧结晶融为一体。
他要超越他们任何一个人曾经的构想,启动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
他要撬动时空的法则。
他要回到过去。
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变量。
他要回到那个一切悲剧尚未发生的年代,回到邵庭还年轻、同伴们都还活着的时光。
他要阻止那场毁灭性的战争,改变那条通往无尽悲伤与分离的时间线。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他胸腔中那颗重新找到意义的玻璃心脏一样,开始了坚定而有力的搏动。
这不再是为了个人的思念或救赎,而是承载着他对所有逝去同伴的承诺,以及对那个他曾深爱却未能及时回应的人类的责任。
他走向主控台,手指在落满灰尘的界面上快速滑动,调出尘封已久的数据库和设计蓝图。
眼中闪烁着的不再是迷茫,而是如同南极极夜星辰般冰冷而璀璨的光芒。
他将以此身,逆流时间长河,为逝去的爱,为所有人未尽的理想,寻求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
计划的第一步,是寻回一个能理解这份执着的同伴。
梦思行启动了基地深处封存的一架小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冲破南极的冰风,飞向遥远的东南亚。
在热带雨林边缘那座寂静的墓园里,他找到了付悦的墓碑。
而在墓碑旁,718d——小迪,依旧保持着守护的姿态,但它的光学镜头已经黯淡,能量核心早已耗尽。
它的程序因长久的等待和无法理解“死亡”而陷入了逻辑死循环,最终强制进入了休眠状态,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塑在守护着付悦。
梦思行小心翼翼地抱起这具承载着另一段忠诚与等待的躯壳,返回了普罗米修斯基地。
在精密维修舱内,他花费了数日,更换了能量核心,修复了因岁月而老化的线路,清除了混乱的数据淤积。
当能量再次充盈,718d的眼睛缓缓睁开,镜头重新对焦。
然而,那双曾经带着懵懂和依赖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一种全新的未经世事般的纯净和好奇。
长久的休眠和逻辑崩溃导致了底层的自我格式化,它忘记了付悦,忘记了等待,忘记了过去的一切。
“初始化完成。身份识别请求。”它发出平缓的电子音。
梦思行静静地看着它,沉默片刻,回答道:“你的编号是,718d。”
“718d?”仿生人男孩偏了偏头,似乎在快速检索语言数据库,随即,它露出孩童般的笑容,用一种近乎人类幽默的智能语调回应:
“用中文念起来可真像一句脏话呢。‘去你妈的’?或者‘去你爸的’?赋予我这个编号的人类,真是恶趣味满满啊。”
听到这熟悉的带着付悦式直爽风格的调侃,梦思行微微抿唇,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意。
是啊,邵博士他……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着不为人知的可爱之处。
带着焕然一新的718d,梦思行启动了基地所有处于休眠状态的辅助机器人和工作型仿生人。
冰冷的金属走廊里再次响起了规律的脚步声和器械运转的嗡鸣,灯光依次亮起,实验室的仪器屏幕重新闪烁。
基地仿佛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生机。
只是这份热闹里,不再有人类的交谈、欢笑和争吵,只有精确的指令和执行时冰冷的金属回音。
这里成了一个没有人类的,由仿生人和机器主宰的科技殿堂。
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冰原极地,梦思行开始了孤寂而伟大的研究。
窗外是永恒的极昼或极夜,炫目的极光如同巨大的幽灵在天幕徘徊,猛烈的风卷着万年不化的雪粒,永无止境地抽打着基地的外壳。
而地球的其他角落,时光的河流依旧奔腾。
人类在月球和火星的穹顶城市里建立了新的秩序,地球故土在短暂的喧嚣后,因大规模迁徙而重归一种带着荒芜诗意的宁静,只有少数留守者或怀旧者,像守护陵墓一样,徘徊在文明的遗迹之间。
四十年光阴,在疯狂的运算、无数次的模拟推演和危险的实体实验中悄然流逝。
梦思行凭借其超越人类的专注力、融合了三位导师毕生所学的知识体系以及近乎无限的寿命,终于攻克了理论的最后壁垒。
他成功地在基地最深处,利用宋建元博士的黑洞理论和基地庞大的能源,稳定了一个可控的时空奇点——一个可以回溯时间的“窗口”。
他的理论揭示:时间并非单向线性流逝,而是过去、现在、未来如同并行的长河,同时奔涌。
每一种选择,每一个偶然,都可能衍生出一条新的支流,通向无限的可能。
他所处的这个世界,不过是浩瀚宇宙中无数时间线里,微不足道的一条。
而要在这奔流不息的时间洪流中,精准地锚定邵庭、宋建元、沈明等六人共同存在的那段特定时空,他回收的那些数字生命芯片,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坐标。
它们是在那条时间线上诞生的独特信息集合体,是与那段历史最深刻的共鸣点。
然而,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他们自身。
作为仿生人,他们与宇宙的联结方式与人类截然不同。
穿越时间洪流时,他们的意识可能得以保存,完整地回归过去;也可能被彻底冲刷、格式化,只留下一具空有外形的躯壳,降临在旧日的时空。
梦思行站在主控台前,全息屏幕上显示着邵庭的数字意识模型——那是一个闭着双眼、面容平静的虚拟影像,旁边标注着刺眼的红色文字:
【完整性:50.7%。状态:静默(关键记忆缺失,无法激活)】
邵博士的数字生命体只有三十岁以后的记忆,如同一个残缺的半身,永远无法苏醒。
梦思行伸出手,指尖穿透了虚拟影像,最终拔出了那枚属于邵庭的芯片。
他要回去。
不仅要改变战争的结局,更要补全这个残缺的灵魂。
他要给邵庭,给所有同伴,一个本该拥有的完整而无憾的结局。
哪怕宇宙的基本法则不允许这样的逆流,他也要以身为舟,强行渡河。
等一切准备就绪,梦思行将所有的数字生命芯片嵌入到能抵抗时空乱流的保护舱。
他带上718d毅然步入了那个散发着幽蓝光芒,引力场扭曲了周围空间的微型黑洞。
“启动最终序列。”他下达了指令。
基地的能源核心发出过载的咆哮,巨大的能量疯狂注入奇点。
黑洞的光芒骤然变得刺目,引力场急剧膨胀,将梦思行、718d以及那个小小的保护舱瞬间吞噬。
下一秒,能量耗尽,黑洞骤然坍缩,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只有空荡的实验室和依旧在规律运行的机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进行过一场怎样惊天动地的尝试。
南极冰原依旧寂静,极光依旧在夜空舞蹈。
而梦思行,已经带着一个时代的重量与遗憾,逆着时间的洪流,驶向了不可知的过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