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现场,孙东紧紧攥住老张头的手,声音里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撒娇:‘’爷爷,您再给我们讲讲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呗?‘’乡亲们早已围得水泄不通,一双双眼睛里满是热切的期盼。就连忙碌的警察与考古队员,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老人,眼里满是敬重与好奇。张大爷抬眼望望向连绵起伏的清风山,山风拂过他的鬓角,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年轻时扛枪杀敌的热血画面,瞬间在他浑浊的眼眸中点亮了光芒。
张大爷名叫张守义,出生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时,日子还透着几分安稳,可他十三岁那年,鬼子的铁蹄踏进了这片宁静的土地,烧杀抢掠的哭声打破了山村的和平,也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那天清晨,鸡叫头遍时,张守义还在院子里帮爹娘晒玉米,忽然,山外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紧接着是村民们惊恐的呼喊:‘’鬼子来了!鬼子进村了!‘’爹娘脸色熬白,爹一把拽起他,娘慌忙揣了几个窝头,一家三口跟着乡亲们往深山里跑。山路崎岖,张守义跑的脚底板生疼,回头望去,村里的茅草屋已燃起熊熊大火,黑烟滚滚直冲天际,隐约能听见鬼子的狞笑和牲畜的哀嚎。
躲在山洞里的日子,饥寒交迫。张守义亲眼看着隔壁家的王大叔为了掩护乡亲们,被鬼子的子弹打穿了胸膛,鲜血染红了身下的泥土。看见年过花甲的李奶奶因为走的慢,被鬼子的刺刀挑翻在地。那些画面像烙铁一样刻在他的心里,让这个本该在田埂上追逐嬉闹的少年,眼里燃起了复仇的火焰。‘’我要打鬼子报仇!‘’十五岁那年,张守义趁着夜色偷偷离开了山洞,他听说山外有支武工队专门抗击日寇,便一路打听找了过去。
武工队的队长见他年纪小,身子骨也单薄,起初不肯收他。张守义急得眼泪直流,他攥着拳头说:‘’队长,我不怕死!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乡亲,我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跟他们干到底!‘’说着,他掀起衣角,露出了逃跑时被树枝划伤的疤痕,那是鬼子暴行留下的印记。队长被他的决心打动,最终点头同意,让他在队里当通信员。
通讯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凶险万分。当时鬼子在各个村镇都设了岗哨,排查严密,要在封锁线之间传递情报,全靠一双脚和过人的胆识。张守义记得第一次执行任务,队长让他把一份紧急情报送到三十里外的另一支武工队手里。他乔装成放牛娃,赶着一直借来的老黄牛,趁着天还没亮就上了路。
走到半路,突然遇到了鬼子的巡逻队。张守义心里一紧,表面却装作镇定,低着头慢慢赶着牛。一个鬼子端着枪走到他面前,叽里呱啦地问着什么,还伸手要摸他的腰。张守义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故意让牛往前拱了一下,趁着鬼子躲闪的功夫,装作害怕的样子跌坐在地,顺势把藏在腰后的情报往牛粪里按了按。鬼子见他只是个胆小的放牛娃,骂了几句就挥手让他走了。等巡逻队走远,张守义才慌忙从牛粪里掏出情报,油纸包完好无损,他这才松了口气,一路小跑赶到了目的地。
久而久之,张守义成了队里最靠谱的通讯员,他熟悉山里的每一条小路,能在黑夜里凭着星星辨别方向,甚至能模仿多种鸟叫传递简单的信号。有一次,武工队计划偷袭鬼子的据点,需要摸清据点里的兵力部署。队长让张守义想法混进去侦查,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换上一身破烂的衣服,脸上抹了些锅底灰,装作乞丐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破碗,一瘸一拐的来到据点门口。
鬼子的哨兵嫌他脏,挥手要赶他走。张守义故意摔倒在地,碗里的几块烂红薯撒了出来,他哭丧着脸说:‘’太君,给一点吃的,我快饿死了。‘’趁着哨兵不耐烦踢他的瞬间,他快速扫了一眼据点里的情况:几座碉堡的位置、门口的岗哨数量、院子里停放的卡车……这些信息他都牢牢记在心里。等哨兵把他赶走后,他立刻跑到约定的地点,把侦查到的情况详细告诉了队长。正是凭着这份精准的情报,武工队顺利偷袭了据点,歼灭了二十多个鬼子,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
随着年纪增长,张守义渐渐从通讯员变成了战斗队员。他学会了用枪,学会了埋地雷,每次战斗他冲在前面。有一次,武工队在山里伏击一支鬼子运输队,张守义负责引爆地雷。当鬼子的卡车开进伏击圈时,他猛地拉下拉环,轰隆一声巨响,最前面的卡车被炸得翻了个底朝天。鬼子们惊慌失措,纷纷跳下车还击。张守义端着一只缴获的三八大盖,趴在草丛里,瞄准一个鬼子的胸口,扣动了扳机,那是他第一次亲手打死鬼子,心里既紧张又解气。
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一颗子弹擦着张守义的胳膊飞过,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瞬间涌了出来。他咬着牙,撕下衣角,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战斗。直到鬼子被全部消灭,他才感觉肩膀传来钻心的疼痛,眼前一黑差点晕倒。队友们赶紧给他抬到安全地带,用草药给他疗伤,队友看着他流血的胳膊,心疼的说:‘’守义,你真是个硬骨头!‘’
鬼子的扫荡越来越频繁,武工队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有时候粮食不够吃,队员们就挖野菜、啃树皮。冬天没有棉衣,就挤在一起取暖。但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退缩。张守义记得有一年冬天,他们在山里被鬼子围了三天三夜,粮食早就吃完了,每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队长看着大家虚弱的样子,决定派几个人下山寻找粮食。张守义主动请缨,和另外两名队员趁着夜色溜下了山。
他们摸到附近的一个村庄,找到了一户愿意帮助他们的乡亲。乡亲们把家里仅存的半袋小米和几个红薯塞给了他们,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注意安全。往回走的路上,他们遇到了鬼子的搜查队,为了掩护队友带着粮食逃走,张守义故意暴露自己,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鬼子在后面紧追不舍,他跑了一路,胳膊上的旧伤又裂开了,鲜血浸透了包扎的布条。最后,他跳进一条冰冷的小河里,借着夜色和芦苇的掩护,才侥幸躲过了鬼子的追捕。当他浑身湿漉漉、冻得嘴唇发紫地回到营地时,队友们都哭了,他却笑着把藏在怀里的几个红薯拿了出来:‘’看,没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旮旯村旮旯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