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以“数据刀”清理户部硕鼠一事,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带来的冲击波远远超出了贪腐案本身。
朝野上下,尤其是那些盘根错节的旧有利益集团和秉持传统观念的清流文官,真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个林奇,不仅医术通神,更手握“数据”这等犀利的武器,还能直达天听!他今天能砍户部,明天就能砍吏部、兵部!他今天能用“显微镜”、“人痘”动摇圣贤经典的权威,明天就能用更可怕的“奇技”彻底颠覆他们赖以生存的秩序!
一种无声的恐慌开始蔓延。必须遏制他!必须在皇帝对他信任到无以复加之前,将他打回原形,或者至少,将他限制在“医者”的范畴内,绝不能让他染指更多的“政事”!
这一次,他们不再从简单的贪腐或具体事务上发难,而是准备从根源上,从意识形态的最高层面,发起一场精心策划的围剿。
机会很快到来。朱元璋于奉天殿举行大朝会,议题本是总结近期防疫事宜,并嘉奖有功人员。林奇作为首功之臣,自然位列其中。
然而,就在朱元璋准备下旨嘉奖时,文官队列中,一位重量级人物缓缓出班。并非御史言官,而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一位年高德劭、门生故旧遍布天下的老臣——刘三吾。
刘三吾手持玉笏,并未直接攻击林奇,而是先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揖,声音洪亮而沉痛:
“陛下!老臣近日夜观天象,心绪不宁,又闻宫外多有流言,心中甚是忧虑,不得不冒死进言!”
朱元璋眉头一皱:“刘先生有何忧虑?”
刘三吾慨然道:“陛下!臣闻上古圣王治世,垂拱而天下治,所倚仗者,无非‘道’与‘德’二字。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皆以仁德教化万民,以礼乐规范秩序,故能天成地平,万物熙攘。”
“然近日,老臣观朝野之风,似有偏移。竟有重‘器’而轻‘道’,崇‘术’而废‘德’之嫌!或沉迷于窥探微末之虫蛊,或醉心于演算锱铢之数据,却将圣贤之教诲、人伦之纲常置于何地?”
他话锋逐渐尖锐,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林奇:“夫医者,本为仁术,济世救人,固然可嘉。然若恃此奇技,便妄图以‘数’代‘礼’,以‘器’凌‘道’,甚至动摇国本,干涉朝纲,则非社稷之福,实乃取祸之道也!”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今若本末倒置,舍人心教化而逐微末之技,弃道德文章而崇算计之功,长此以往,臣恐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国将不国矣!”
“故老臣恳请陛下,明辨本末,坚守圣道!医术可兴,然不可使其越界;奇巧可用,然不可使其惑心!当使天下臣民皆知,治国平天下之根本,仍在仁德礼义,而非奇技淫巧!如此,方能江山永固,社稷长安!”
刘三吾这番话,引经据典,站在了儒家道德的制高点上,极其高明。他没有直接否定林奇的功劳,甚至肯定了医术的作用,但却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界限——你林奇玩玩医术可以,但想用你那一套“数据”、“奇器”来影响治国理念,就是越界,就是动摇国本!这是在呼吁朱元璋,必须将林奇和他的“科学”限制在工具层面,绝不能让其提升到“道”的层面。
这才是真正致命的杀招!
随着刘三吾的话音落下,超过三分之一的文官齐齐出班,躬身附议:“臣等附议!请陛下坚守圣道,明辨本末!”
声浪浩大,气势惊人。这是文官集团一次有组织的、集体的发声,代表着整个传统意识形态对林奇这个“异数”的排斥和打压。
金銮殿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凝重。朱元璋的脸色也阴沉下来。他支持林奇,是因为林奇能办实事,能解决问题。但他同样深知儒家意识形态对于维护统治的重要性。刘三吾这番话,他无法像对待普通言官那样直接驳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奇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是惶恐辩解?是愤怒反驳?还是无言以对?
然而,林奇的神色却异常平静。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他缓缓出班,对着朱元璋躬身一礼,然后转身,面向以刘三吾为首的文官集团,目光清澈而坦然。
“刘学士一番高论,振聋发聩,臣受益匪浅。”林奇开口,语气竟然带着一丝敬意,这让所有准备看他笑话的人都是一愣。
但紧接着,林奇话锋一转:“然,臣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刘学士与诸位大人。”
他看向众人,声音清晰而沉稳:“刘学士言,治国当重‘道’与‘德’,轻‘器’与‘术’。臣深以为然。若无仁德之心,纵有通天之技,亦与禽兽无异。”
先肯定对方,这是辩论的技巧。
“然,”林奇再次转折,语气加重,“臣想请问,若空有仁德之心,却无活人之术,眼见万千黎民染疫而亡,饥馑而死,水患而溺,边患而屠……此等仁德,于百姓何用?于国家何益?”
“子曰:‘仁者爱人’。请问刘学士,是眼睁睁看着百姓死于天花谓之‘爱人’,还是研习种痘之术活人无数谓之‘爱人’?是坐视贪官污吏蛀空国库、盘剥百姓谓之‘守礼’,还是厘清账目、斩断黑手谓之‘守礼’?”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请问,让百姓活下去,活得更好,让国库充盈,粮仓充实,难道不是最根本的‘固本’,最实在的‘仁政’吗?”
他句句引用经典,却将对方的理论导向了务实的方向。
刘三吾眉头紧锁,欲要反驳:“强词夺理!圣贤之道,岂是……”
林奇却不给他机会,声音陡然提高,如同出鞘利剑:“臣从未轻视圣贤之道!臣所做一切,种痘防疫、查账肃贪,无不是出于‘仁爱百姓’、‘忠君报国’之心!此心,与圣贤何异?”
“臣只是认为,‘道’与‘器’,‘德’与‘术’,绝非对立,本为一体!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无道之器,是为凶器;无器之道,是为空谈!”
“陛下!”林奇转向朱元璋,重重一揖,声震殿宇,“臣恳请陛下明鉴!无论黑猫白猫,能捉老鼠便是好猫!无论源自经典还是来自海外,能利国利民便是良法!若因拘泥于门户之见、古今之别,便对活人无数、富国强兵之实学视而不见,甚至斥为异端,臣恐非真正之忠君爱国,实乃……沽名钓誉,祸国殃民!”
“沽名钓誉,祸国殃民”八字,如同惊雷,狠狠劈在刘三吾等人头上!直接将对方打到了道德的对立面!
“你……你放肆!”刘三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奇,差点背过气去。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林奇不仅敢反驳,还敢如此犀利,如此直接!竟然反骂清流领袖沽名钓誉!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看着底下这场精彩的辩论,看着林奇以一己之力驳斥整个文官集团的汹汹之势,非但没有生气,眼中反而闪过激赏之色!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什么狗屁“道”“器”之争,能给咱解决问题、巩固江山才是硬道理!这帮酸儒,整天就会空谈误国!
“都给咱闭嘴!”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镇住全场。
他目光冷冷地扫过刘三吾等人:“林爱卿说得在理!能活人,能强国,就是好法子!咱不管什么古今中外,有用的,咱就用!刘先生,你们的心是好的,但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抱着老黄历不放!”
他虽然批评了刘三吾,但也给了对方台阶下,肯定了其“心是好的”。
随即,他看向林奇,语气斩钉截铁:“林奇,你只管放手去做!只要于国于民有利,谁敢再以‘奇技淫巧’、‘本末倒置’之名阻挠,咱第一个不答应!”
“臣,谢陛下信任!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奇深深一揖。
这一次意识形态层面的正面交锋,林奇凭借其清晰的逻辑、对经典的巧妙运用以及朱元璋的务实支持,再次胜出!
经此一役,“科学”与“实学”的种子,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赢得了第一缕合法生存的阳光。
而林奇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