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作势要把锦囊递给身旁的宦官。
就在这一瞬间,芈夫人猛然转身,一把将锦囊抢了过来,瞪着眼睛怒道:“你敢!”
动作之快,连扶苏都愣了一下。
他收回手,笑眯眯地问:“母亲这是气消了?”
他早知道芈夫人爱花如命,这锦囊里的种子本就是为她准备的。
芈夫人小心地收起锦囊,伸手在他额头上重重一点,斥道:“回了宫连个招呼都不打,你还真当自己没错?”
“一走就是四个多月,也不知道早点回来,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
说着说着,她的眼圈泛红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自从扶苏去了大唐,芈夫人就没安心过一天。
“母亲,孩儿错了。”
扶苏鼻子一酸,跪下身来,重重叩首。
芈夫人本就不想真责怪他,她明白,扶苏是为了大秦才不得不走这一趟。
“快起来,让娘瞧瞧……怎么瘦成这样?也晒黑了不少。”
“以前多俊朗的一个人,现在都变了样。”
她将扶苏扶起,轻轻抚摸他的脸,眼里满是心疼。
其实扶苏变化并不大,只是略显清瘦了些。但在母亲眼里,他每一分改变都刺痛着她的心。
扶苏听着母亲的责备与关心,笑意温柔,目光柔和。
一旁的李丽质看着这一对母子,心中泛起一丝对长安母亲的思念,羡慕中夹杂着几分伤感。
“以后,不知是否还能再见到父王母后……”
李丽质眼眶湿润,心头发涩。
芈夫人见她神情凄楚,便走过去牵住她的手,轻声说:“好姑娘,从今往后,秦国就是你的归宿。”
“你随时可以来华阳宫找我,若是扶苏欺负你,记得告诉我,我替你出气。”
芈夫人语气认真,转头又对扶苏说道:“以后不准你欺负丽质,听清楚了吗?”
“孩儿谨记在心。”
扶苏神情肃然地应下,随后看向李丽质,语气柔和:“父王已经下旨,一个月后便要为我们完婚。”
此言一出,芈夫人顿时笑逐颜开,满心欢喜。
“越快越好,越快越好!”
“你都过了及冠之年,像你这般年纪的人,孩子都会走路了。”
“你们两个要加把劲,早点让我抱上孙子!”
她一脸严肃地叮嘱着。
盼孙心切,是每一位母亲心中难以放下的执念,自古皆然。
芈夫人恨不得他们明日就成亲,今晚就拜堂。
只因看着宫中其他妃嫔的子嗣都有了孩子,她内心愈发羡慕又焦急。
听了这话,李丽质脸颊瞬间染上红晕。
她偷偷看了扶苏一眼,眼神中似有水光流转,低头轻轻点头。
那副模样,令人心神一荡。
扶苏回到咸阳还不到半个月,唐国的使团也抵达了。
秦、唐两国正式结为盟友。
上一次扶苏率领的秦国使团虽与大唐达成交易,但双方都清楚,这还远远不够。
秦国急需武器、甲胄、马蹬、马鞍和马蹄铁;而唐国最缺的则是战马!
两国都希望进一步加深合作。
除此之外,唐国使团此次前来,还有另一个目的。
那就是扶苏与长乐公主的婚礼。
扶苏与长乐返回秦国后即将大婚,作为“娘家人”,唐国自然不能无人到场。
李世民无法亲自前来,只能派遣使团代为出席婚礼。
咸阳城。
在两队秦兵的引领下,唐国使团的车队缓缓驶入城中。
唐国使团人数不多,只有一行车队。
但他们入城之时,却引来了不少人围观,沿途百姓纷纷驻足张望。
秦国工艺相对落后,像这样整齐华美的马车在秦地极为罕见,百姓自然感到新奇。
其中一辆马车内,坐着一位面容清瘦、留着山羊胡须的男子,正闭目养神。
他正是唐国此行的使团代表。
——杜如晦!
秦国当初出使唐国,是由王子与相国随行,唐国自然也不能随便派个官员应对。
杜如晦不论出身还是才干,都足以担当使臣一职。李世民将他选为出使代表,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秦国的街道路面远不及唐国平整光滑。
马车一路颠簸,杜如晦缓缓睁开双眼,皱眉朝窗外望去。
“秦国果然如传闻所说,颇为落后。”
望见街边参差林立的屋舍,他忍不住摇头。
咸阳作为秦国的都城,在他眼中依旧显得寒酸。
更别提与长安相比了,大唐随便挑一座稍大的城池,也要比咸阳热闹数倍。
可他并无轻视之意。
秦国是赢政登基后才真正统一六国,整合各方势力,重整朝纲。
说到底,这个国家才刚刚稳定不久,能在短短几年间发展到这种程度,已属不易。
杜如晦很快收回视线。
面见秦王的时间将至,他需要集中精神,准备应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