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环宇科技”针对“烛龙”的舆论打压和市场围剿悄然升级,风暴乌云层层汇聚之时,“奇点科技”内部,另一条看似低调、实则意义更为深远的技术战线,传来了决定性的捷报。
完全自主设计的“火种二号”芯片,在经历了比“烛龙”更为漫长和枯燥的打磨后,终于完成了所有设计验证,即将送往“芯创微电子”进行首次流片!
与追求极致性能、剑走偏锋的“烛龙”不同,“火种二号”从设计之初,目标就极其明确:绝对自主、绝对可靠、绝对安全。它不追求最先进的制程工艺,而是采用了国内已经完全吃透、供应链风险极低的成熟工艺节点。它的性能指标,或许只能达到市面上主流中低端芯片的水平,但其内部的每一个晶体管、每一行代码,都烙印着“中国设计”的印记。
项目负责人老谭,一位性格如同磐石般沉稳的资深架构师,在最终的设计评审会上,用他特有的、不带太多感情色彩的语调,向林小一和李明等核心层做汇报:
“林总,李总,‘火种二号’所有前端设计、功能验证、后端物理实现均已完成。综合频率达到预定目标1.2Ghz,在目标工艺下,功耗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所有Ip核,包括cpU核心、内存控制器、各类外设接口,均为完全自主设计,不存在任何外部知识产权风险。”
他切换着ppt,展示出一张张复杂的电路图、时序分析报告和功耗模拟曲线。
“我们重点强化了芯片的安全模块。内置了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硬件信任根,实现了从芯片启动到应用执行的全链条安全校验。针对可能的数据提取和物理攻击,设计了多层防护机制。”老谭的语气依旧平淡,但熟悉他的人都能听出那平淡下隐藏的自豪,“可以说,‘火种二号’在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性上,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完全满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特种通信等领域对底层硬件的苛刻要求。”
会议室里安静无声,只有老谭平稳的汇报声和ppt翻页的轻微响动。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如果说“烛龙”是刺向未来、打破性能垄断的“利矛”,那么“火种二号”就是守护根基、确保生存底线的“坚盾”!这面盾牌或许不够炫目,但它意味着,无论外部的技术封锁多么严酷,“奇点”都拥有了一块可以立足、可以生根发芽的“根据地”。
“流片准备情况?”林小一问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这面“坚盾”,团队付出了多少心血,顶住了多少“为何不集中资源搞‘烛龙’”的内部质疑。
“所有光罩数据已通过验证,并加密传输至‘芯创微电子’。”老谭回答,“流片所需材料和资金已到位。预计整个流片及封装测试周期,需要八周时间。”
“好!”林小一重重地说了一个字。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最终落在老谭和他身后那些面容朴实、眼神却异常坚定的工程师身上。
“‘火种二号’的意义,丝毫不亚于‘烛龙’。”林小一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它代表着我们‘奇点’的根,代表着我们无论面对何种风雨,都能活下去的底气!感谢老谭,感谢‘火种二号’项目组全体同仁!你们铸成的,不仅仅是一颗芯片,更是我们通往未来的、最坚实的桥头堡!”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火种二号’流片期间,项目组全员轮休调整。同时,启动‘火种二号’应用生态预研小组,周文斌牵头,提前与那些对自主性有刚性需求的潜在客户进行深度技术对接,一旦流片成功,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让这面‘坚盾’在真正的战场上立起来!”
没有鲜花,没有香槟,只有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待。“火种二号”这颗承载着“根技术”梦想的种子,终于要被播撒到现实的土壤中。所有人都坚信,只要这面“坚盾”铸成,“奇点”就将进可攻、退可守,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