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保胜不知道这些弯弯绕,郝平会在给团里的报告中写清楚,他一个不懂打仗的,能懂什么?
现在他的主要任务,是把采购回来的东西赶紧处理好。
胡义和小丫头也被押着来帮忙。
马良已经嘚瑟好几天了,团长政委以及独立团各山头掌柜的,都被他拉着转了一圈,直到‘陆王’烧尽最后一滴油。
赵保胜也没辙,其实汽车里的油被他抽出来存着呢,可那在大北庄埋着呢,没工夫去取,总不能赖着他吧?
他给团里的意见是,没油也能推,挂着空档推,我看就让马良推着去给旅里或者师里送过去,毕竟这是完整的战利品不是?
这东西独立团又养不起,他只会开,不会修,还是赶紧上交吧。
马良脸都绿了:推到师里?你知道多远吗?
赵保胜撇嘴:我哪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于是,赵保胜这边干活的又多了一个。
也没多少活儿,就是剔肉,大块的抹粗盐晾起来,零碎的给拌佐料灌进肠衣晒香肠。
干完活,几个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擦枪,瞧着挂满肉的屋檐,心里都是喜滋滋。
骨头和内脏杂碎,连同几十斤黄豆,被赵保胜交给炊事班,也算给团里加一点肉味。
不是赵保胜小气,偌大个独立团,不是他那点散碎银子养得起的。
余下的东西,收拾好,赵保胜就开始试验他的烟雾弹。
他的印象中,电影电视剧的八路军,没怎么用过烟雾弹,又或者干脆没有。
你想啊,小兵张嘎里,烧炮楼,要是打些烟雾弹,封了鬼子视线,那是不是更容易打了?
电影中披着被子夹两锹土的那个,才是真糊弄。
参与过几次战斗,又听胡义讲过,赵保胜知道,那八成是杜撰的。
全威力子弹的栓动步枪,打穿这两条被子几锹土,根本不费劲。
这年代的机枪,子弹威力不会比步枪小,让机枪盯上,你扛着沙土包都没用,更勿论棉被了。
就后世那种二四红砖墙,也是一枪两个眼儿。
倒是可能农村夯土墙,要是厚一点,没准能挡。
胡义说,东北那边的夯土墙是肯定能挡。
所以说,赵保胜觉得烟雾弹肯定有用。
烟雾弹里加点料,说不定还能熏人呢。
赵保胜买的不少佐料香料,里面有一大包辣椒面,尝起来好像不是特别辣,但辣眼睛肯定是没问题。
王铁匠搞到的硝,还真是自己熬的土硝,黑乎乎的骚味挺重。
掺上一点面粉,拿火柴点,确实能点燃,只是因为不纯,烧起来快慢不一。
得提纯!
赵保胜不乐意做这繁琐的事。
还是按计划,先试试烟雾弹呗,这东西硝不纯问题不大,反正能发烟就行。
试完好用,就交给独立团,八路军有自己的军工部门,搞这玩意儿,简单得很,只要有效,还怕不生产吗?
巧的是,就在赵保胜开始腌肉的时候,师里来人,带来了当初靠教会关系运到洛阳的物资。
那些手术器械和医疗用品,不用说,都给了师里,那边有医院,用得上,再分配到各部队卫生队,物尽其用。
面粉粮食什么的,属于精粮,也是适合伤病员,也给了师里,让领导分配。
糖,赵保胜要了两袋,余下的也给了师里医院,伤病员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糖是保命的东西。
他要的这两袋糖,自己留了一袋,另一袋单独给了独立团,应急的时候用。
有糖,试验烟雾弹就方便多了,连带着硝糖火箭都能试。
土硝的杂质,对烟雾弹影响不大,毕竟配比不精确也能使。
反正就是掺呗,硝石和糖怎么掺,都能燃烧发烟,差别是发烟量和发烟时间。
至于还得掺点什么,那就是创意了。
赵保胜没打算掺颜料做彩色烟雾弹,咱也没空军可以提供支援,弄那么复杂干啥?能封鬼子眼就行。
花椒胡椒和辣椒,是赵保胜最早试的,太行山竟然产花椒,还挺有名气,赵保胜一无所知。
因为怕毁了院子,他请示了丁政委,被批准拿到操场上试。
一大帮子闲人围观,看赵保胜操弄一个圆筒子。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火柴皮夹火柴梗,火柴头子被紧紧夹住,扯动火柴皮,火柴点着引线,烧进去,点燃硝糖混合物,然后喷烟。
可能是赵保胜觉得土硝纯度不足,放多了硝,烧起来那个烟啊,几乎一瞬间满操场都是。
烟里还带着辛辣刺激,呛得一操场看热闹的炸了锅!
可了不得了!老赵弄出了‘毒气弹’!
谣言止于智者,但八卦会把谣言传得更远。
独立团某人发明‘毒气弹’,放倒了一操场的人,嗯,这是师里听到的。
各级领导纷纷来独立团探听消息,鬼子有的毒气弹,咱八路也有了?
赵保胜可受不了这个。
背景不明,低调还来不及,去出这个风头?疯了。
赶紧地,把配方和做法,连同样品,给各方神仙送去,配方差点意思都没事,大差不差的看土硝质量,总归一个“量大管饱”!
赵保胜看着仅剩的两个罐头盒粗细的大玩意儿,琢磨,这东西能用在拔炮楼不?
这么大,没法手投啊。
小了,发烟时间短,作用不大。
这土造的玩意儿可真是个鸡肋。
可惜这会儿鬼子还没大规模建炮楼,没得试。
…………………………
无名村安静地沐浴着初春的阳光,虽然还冷,却带着暖意。
师里再次来人,苏青和胡义的背调结果出来了。
苏青被沪市组织确认,是自己同志,连带组织关系以及胡义和赵保胜的证明,都确认了她的忠诚。
胡义,东北军方面的调查也确认了他最后是在淞沪得胜港阻击战随638团参战,后续67军107师319旅638团及相关部队全军覆没,被果府撤编,逃散的散兵大多也困于淞沪。
其人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初授少尉衔,最高任职机枪连连长,机枪连于河北战损撤编,胡义本人因故被查撤,后续不详。
赵保胜,自称平民,沪市组织未能查清其出身和详细背景。
但师里考虑其抗日热情及做出的贡献,允许其在太行山区相关根据地自由活动,请相关单位注意考察。
丁政委看了又看,松了一口气。
苏青已经接到师里命令,将去师政治部汇报工作,后续工作安排由师里决定。
胡义怎么办呢?
这个东北军旧军官出身的汉子,陆团长和丁政委讨论过,能动员他加入八路军队伍是最好,但因为背调结果没出来,一直没有挑明了说。
他本人对八路军也有一定认识,关键是几次他参加的行动中,通过相关人员侧面观察,他是坚定抗日的,技战术水平也是极好。
这些都好说,丁政委相信自己能做好胡义的工作,让他主动参加八路军。
赵保胜才是让他头疼的。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丁政委知道,老赵是个极有主意的,抗日那是不用说,胆大心细手狠,鬼子汉奸在他眼里算不得什么。
难办的是,苏青在书面材料提过一句,怀疑赵保胜有果府背景!
看看,就这么一句话,赵保胜就永远不可能接触到根据地核心。
师里肯定看到苏青的材料了,但没提这事,反而给了独立团很大的裁量权,这才是丁政委头疼的根源,不知道怎么安排老赵啊。
按说老赵的年龄,已经超过八路军征兵的年龄线好多,但就他那身板,那力量,丁政委敢说独立团没人能单独和老赵比划比划。
且走着看吧。
丁政委打定主意,要找赵保胜和胡义好好聊聊。
没等他出门,一阵哼哼唧唧的哭声又来了。
唉!丁政委恨不得把那臭丫头剥皮抽筋!给出的什么馊主意啊。
独立团出陕北,一路召集到晋陕冀豫的参军青年,暂编了九个连,目的是作为训练部队补充正规军,前前后后很多人都转去其它部队,除了一二三连,还有个九连,缺编到只剩不到一个排,偏偏死心眼不肯整编进其他部队。
这不,上次陆团长带着人伏击运粮队,仅剩的九连,作为预备队,却遭到了鬼子掷弹筒的集中攻击。
九连只剩下刘坚强这一根独苗。
偏偏这是个死心眼里的死心眼,死活不肯去其他部队,天天缠着团里要恢复九连,老陆见着就头疼,能躲就躲,全推给自己。
小红缨那个不省心的,给刘坚强起了个‘流鼻涕’的绰号,还骗那死心眼儿的一颗手榴弹,给他出的馊主意,天天到团部哭诉。
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缠得人心烦。
那死东西得了手榴弹,到处显摆,除了团部,其他人都知道了,真以为我丁得一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老糊涂?
丁政委被气得脑仁疼,甩手离开,让警卫排战士拦住刘坚强,他得去和胡义聊聊,动员他参加八路军。
赵保胜也脑仁疼,胡义在院子里训练小红缨翻越围墙,吵吵嚷嚷,跟幼儿园似的。
丁政委来的时候,也看到了大呼小叫的小丫头,啧!这不省心的……咦…幼儿园…为什么会有这鬼想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