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龙门吊设备的升级难题,解决12万吨级航母所需的“航母级特种钢材”配比与配套问题,无疑更为紧迫。
达利安造船厂里,全世界最顶尖的一批造船师傅与技术工程团队正在连轴奋战,绞尽脑汁地推进底部舱段和部分非承力模块的预拼装作业,争取在钢材到位前抢出宝贵时间。
但他们都知道,这只是“局部起步”。主龙骨与关键承力段迟迟无法开工,才是悬在整个项目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造船厂负责人多次找到伍思辰,话语间带着压抑不住的焦急与无奈:
“钢材要是跟不上,002航母的主结构就得推迟——再多努力也白搭啊。”
事关全局,在与元逸尘沟通后,伍思辰亲赴军工材料研究所,会面长期从事高端钢材研究的所长——彭静。
会议室内,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金属色反光桌面上。彭静手里举着一块处理过的样钢,眉头紧蹙,语气颇为谨慎:
“伍总工,真的不能考虑使用现有的成熟材料吗?我们可以优化结构,延用现成配方,那样能立刻投产,按时推进。”
伍思辰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笃定:
“不行。必须为002专研新型钢材,哪怕从一炉火、一根锭开始。”
彭静皱眉:“可你也知道,这样一来,002的整体工期会被拉得更紧张。”
伍思辰抬手,从手提箱中取出一份资料,摊开在桌面上:
“你看看这个——这是我提出的合金配比方案。稀钒复合微合金耐蚀钢。它具备更高的屈服强度、更强的长期疲劳抵抗力与极佳的舰体延展性能,支持大规模轧制与复杂结构件成型。”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
“如果这型钢材能用在002上,我们的航母将在吨位、寿命和抗压能力上——全面跨代。”
彭静翻阅资料,一页一页地快速扫读,脸上的神色依然复杂。
“可这……这些都是理论数据啊。”她抬头望向伍思辰,语气中多了一分审慎和固执,“科学不是玄学。光凭一份纸面方案,我很难说服自己,把它直接纳入国家最高等级军工项目的主材体系。”
伍思辰看着她,目光清澈却凌厉,忽然站起身来,声音清脆如金属落地:
“那我们就出发吧。”
彭静一愣:“去哪?”
伍思辰转身,语气干脆:
“你不是要看结果吗?我们直接去实验室。数据再完美,也不如一炉钢来得直观。只要我能在实验条件下炼出这批钢材——你就认可这项方案,是不是?”
彭静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虽名为“实验室”,但眼前的设施却更像一座袖珍版钢铁工厂。
轧机轰鸣、蒸汽翻涌,数名工人正严格按流程推进冶炼——目标是首炉“稀钒复合微合金耐蚀钢”的小规模出样。整个操作按部就班,炉前的程序面板数据稳定,气氛紧张却有序。
“炉门开启!”
伴随着一道清脆指令,厚重的试验炉缓缓开启。赤红火光跳跃而出,炽热高温扑面而来。
炉口前,伍思辰与彭静并肩而立,身穿深灰色冶金防护服,头戴反光护镜,映出火焰中翻腾的金属液。
在众人屏息注视下,首炉稀钒复合微合金钢水缓缓倒出,像一条滚烫的赤龙,流入冷却槽。
然而,下一秒,危险突现。
“糟了!”热像仪上,金属液表面忽然剧烈波动,一道道细密裂纹如蛛网般扩散。数据显示:晶体结构正急剧崩解。
彭静大惊失色,急声喊道:“碳硅比偏了!再不降温——会塌晶!”
“给我30秒!”
话音未落,伍思辰已经冲上操作台,双手飞快在虚拟屏幕上滑动,像是在演奏一段命运交响。他迅速调整冷却程序中第三段控温曲线,指尖每一次敲击都精确至毫秒。
高炉发出低沉如哀鸣般的轰响。
下一刻,一股高精度冷却风流精准注入钢水核心区。
热像仪画面上,那张正在扩散的晶体蛛网终于逐渐收缩,线条重新归位,如铁水中绽放出对称清晰的“钢花”。
——成功逆转!
钢水平稳出炉,冷却锻造成型。
接下来的时间里,彭静率领技术小组迅速展开一系列材料性能测试。冲击、延展、屈服、疲劳强度等关键指标一项项被录入分析系统,结果将在几个小时后揭晓。
而此刻,炉前的余热还未散去,汗水早已将伍思辰的内衬湿透。
他依旧站在炉边,神情平静。
那一炉初成的钢花,映照在他护镜反光的镜片上,仿佛航母未来的龙骨轮廓,正从熊熊炉火中徐徐浮现。
测试需要时间。伍思辰索性坐到实验室一侧的长椅上,靠着墙壁,闭上了眼睛。
最近这段时间,从钍基熔盐堆的技术论证,到特种钢材的材料攻关,他几乎没合过眼。昨晚更是通宵整理实验资料,为的就是赶在钢材问题拖慢航母进度之前,抢出一线生机。
这一刻,他终于撑不住,沉沉睡去。
数小时后,实验室另一端传来急促脚步声。
彭静满脸兴奋,手中举着厚厚一叠测试报告,一进门就想叫他,却在看到那熟睡的身影时,脚步顿住了。
他靠在椅背上,眉间带着疲惫,呼吸平稳,神情安宁,像是一个刚打完一场仗的战士,在短暂地恢复体力。
彭静轻轻走近,从实验室角落拿来一条灰蓝色的薄毯,正准备给他盖上。
然而就在那一瞬,伍思辰倏地睁开了眼,语气不急却有力:
“怎么样?结果如何?”
彭静一怔,随即笑了:“伍总工,这几天您都快累瘫了吧?要不先再睡会儿?”
“没事。”伍思辰摇了摇头,声音依旧沙哑却坚定,“告诉我结果吧。002等不了,大夏的人民……更等不了。”
彭静怔住了,眼眶忽然一热。
片刻后,她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将手中的报告郑重递上:
“材料性能远超预期——比我们现有最优等级的特种钢还高出多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屈服强度、耐疲劳度和耐蚀性上,指标极为漂亮。这……这简直不可思议。”
伍思辰点点头,低声问道:
“那现在,能将它投入到002航母建造中了吗?”
彭静毫不犹豫地点头:“完全没问题!我会立刻组织技术总结,将实验室冶炼经验转化为标准工艺流程,下发到军工钢材厂。只要开始连炉试产,首批材料最快十日内即可送达达利安。”
听到这话,伍思辰终于松了口气,站起身来。
“这只是002面前的一个坎儿,更多的难题,还在后面等着。”
他转身就要走。
彭静连忙追了一步:“伍总工,我这边有休息室,要不……睡一会再走吧?”
他脚步未停,只是背对她挥了挥手。
“飞机上也能睡。彭所长,你只要抓紧完成材料工业化就好。”
实验室门口的阳光斜照而入,拉长了他背影的轮廓,也照亮了他通往下一个战场的步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