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隐秘的账册,在李薇手中仿佛一块灼热的炭火。直接抛出,固然能引起轩然大波,但势必引发百草堂的疯狂反扑,甚至可能牵扯出更庞大的利益网络,让尚未完全站稳脚跟的张氏工坊卷入无法控制的官场漩涡。李薇要的,不是同归于尽,而是瓦解对方的攻势,并借此契机,为自身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她采取了“立规扬善,敲山震虎”的策略。
**第一步:立规。**
李薇并未公开账册,而是将其核心内容,以匿名的方式,巧妙透露给了一位与百草堂素有龃龉、又以刚直着称的户部给事中。同时,她通过同仁堂大管事与周博士等人,在京城商业圈和清流文人中,大力倡导“商道唯诚,贾誉千金”的理念,呼吁建立更透明的行会规则,反对恶意垄断和不当竞争。她将自己遭遇的原料封锁、渠道施压等事实(隐去账册细节)作为案例提出,立刻引起了众多深受大商号挤压的中小商户的共鸣,形成了一股无形的舆论压力。
**第二步:扬善。**
与此同时,李薇做了一件令所有人意外的事。她公开宣布,张氏工坊将拿出部分利润,设立“匠作助学基金”,资助京城及淮安两地贫寒匠户子弟读书求学,并定期举办技艺交流讲座,向同行(包括小酱园)有限度地公开部分非核心的酿造改良技术,旨在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御赐清白传香”的匾额,在此刻成为了“诚信”与“担当”的最佳注脚。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张氏工坊的社会形象和道德高度,与百草堂暗中操作、打压同行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步:破局。**
那本账册的匿名举报,果然在朝廷内部引起了一些波澜。虽然未能直接扳倒百草堂,但那位给事中据此上书,痛陈商界积弊,矛头隐指百草堂,要求严查官商勾结、扰乱市场之行。皇帝对此等经济事务未必上心,但涉及官员廉洁,便下令有司“留意查访”。
这记闷棍,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刘理事的七寸上。他万万没想到,李薇竟能查到如此隐秘的账目,更没想到她不直接告发,而是以此掀起舆论,抬高中小商户的警惕,并引来了官方的“留意”。他顿感如芒在背,此前动用关系网进行供应链打压的动作,不得不大幅收敛,生怕被抓住更确凿的把柄。那些被裹挟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见风头不对,也渐渐恢复了与张氏工坊的正常往来。
**第四步:深耕。**
借此喘息之机,李薇加速推进了她的战略调整。新的、分散的原料供应链逐渐建立,降低了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淮安分坊针对中端市场开发的“家常”系列酱油和酱菜成功上市,以其优良的性价比迅速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与百草堂主营的高端药材和顶级酱料形成了差异化竞争,避免了正面消耗战。
经此一役,刘理事元气大伤,不仅商业手段受挫,更在声誉和官方层面落了下风。他虽仍掌控着庞大的百草堂,但其内部因这次失利也产生了裂痕,一些股东对其激进且风险巨大的策略产生了质疑。
而李薇,则成功地将一次致命的供应链危机,转化为了确立行业地位、赢得公众信任、并实现战略转型的契机。她的商业版图不再仅仅依赖于一两种明星产品,而是构建起了包含高端精品、中端民品、南北分坊、独立供应链以及良好社会声誉在内的、更加稳健立体的体系。
站在京城工坊重新变得繁忙的院子里,李薇看着往来有序的车辆和匠人们安稳劳作的身影,心中略感宽慰。她知道,与刘理事的缠斗远未结束,但主动权,已经开始向自己这边倾斜。接下来,她要消化此次扩张的成果,将南北工坊深度融合,并思考如何将“张氏工坊”这块招牌,锤炼成真正跨越地域、传承百年的金字招牌。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李薇以为可以暂时休养生息之时,来自北方边境的一条意想不到的商机(抑或是危机?),伴随着新的挑战者,正悄然向她靠近。天下的舞台,远比她想象的更为广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