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薇着手梳理南北工坊管理架构,深化标准流程,意图夯实内功之际,一队风尘仆仆、带着北地寒气的客商,叩响了京城张氏工坊的大门。为首之人,是一名年约四旬、面容被风霜刻下痕迹、眼神却锐利如鹰的汉子,自称姓萧,来自辽东。
“李东家,久仰大名!”萧掌柜声音洪亮,行事干脆,他直接表明了来意:希望大量采购张氏工坊的酱油,尤其是耐储存、风味浓醇的“龙凤天香”系列,欲贩往辽东乃至更北的苦寒之地。
此需求大大出乎李薇意料。酱油并非北地传统必需品,且长途运输成本高昂。她谨慎问道:“萧掌柜,北地严寒,民众口味偏重咸辣,为何独独青睐我这南方酱料?”
萧掌柜哈哈一笑,解释道:“李东家有所不知。如今辽东军中,有不少来自关内的将士,思乡情切,尤念一口家乡滋味。更兼近年来,与北边些部落互市渐繁,那些部落头人尝过咱们关内的精致调味后,也颇为喜爱,愿出高价购买。寻常酱料经不起长途颠簸与严寒,不是变质就是冻裂。俺在京城多方打听,皆言贵坊酱油品质顶尖,密封尤佳,连宫中贵人都用,这才慕名而来!”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瞒东家,俺这生意,背后也有些许军中关系,若能长期稳定供货,利润绝非关内寻常生意可比。”
北疆、军方、互市……这几个关键词让李薇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蓝海市场,若能打开,其意义不仅在于利润,更在于能将张氏工坊的影响力渗透至边疆,甚至间接与军方建立联系,其战略价值非凡。
然而,风险同样巨大。路途遥远,盗匪、恶劣天气皆是考验;与边疆军方及部落交易,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卷入是非;且对方需求量巨大,对现有产能是极大考验。
李薇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道:“萧掌柜,此事关系重大,可否容我斟酌两日,并与坊内师傅商议,看能否针对北地气候与运输,对产品做些调整,以确保品质万无一失?”
萧掌柜也是爽快人:“应当如此!俺在京城还会盘桓数日,静候佳音。”
送走萧掌柜,李薇立刻召集核心人员商议。老管家担心风险,尤其是与边疆军伍打交道,恐非商人所能掌控。但负责技术的老师傅们却跃跃欲试,认为这是对工坊技术和应变能力的终极考验。
李薇沉思良久,权衡利弊。最终,开拓的雄心压倒了保守的谨慎。“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张氏工坊真正走出南北内战,迈向更广阔天地的机会。”她下定决心,“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她做出了部署:
第一, **产品攻坚**。立即成立技术小组,研发“北疆特供”版本。重点解决抗冻(调整水分活度,防止冻胀破裂)、耐储存(强化密封工艺,探索天然防腐方法)、以及风味浓缩(便于稀释使用,降低运输成本)三大难题。
第二, **产能评估**。核算京城与淮安两地产能,评估在满足现有订单基础上,能否支撑北疆的大宗需求,或是否需要为此专设新的生产线。
第三, **风险管控**。她通过荣王爷及周博士等渠道,小心核实萧掌柜的背景,确认其确实与辽东军方有正当的贸易往来,信誉尚可。同时,她决定首批交易规模不宜过大,采取“试探性供货,分批交付”的方式,以降低风险。
第四, **物流保障**。她亲自修书给漕帮常爷,咨询北上辽东的最佳路线及可能合作的镖局,确保货物能安全抵达。
就在李薇紧锣密鼓地为北疆之行做准备时,一个她意想不到的“敌人”也嗅到了风声——刘理事。他虽然在与李薇的正面交锋中屡屡受挫,但其商业触角依旧灵敏。他很快得知了辽东客商寻找优质酱油的消息,以及张氏工坊似乎有意承接。
“北疆……军中……”刘理事眯起眼睛,脑中飞速盘算。这片市场,百草堂之前因其非药材主营而未过多涉足,但若能借此机会重新扳回一城……一个阴险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形。他无法在产品质量上竞争,但他可以在“资格”上做文章。他立刻动用关系,向负责军需采买的某些官员暗示:张氏工坊乃一民间商号,且东家为女子,与军中交易,恐“体例不合”,其产品是否绝对可靠亦需“再三斟酌”,不如考虑与百草堂这样背景深厚、与太医院关系密切的老字号合作更为稳妥。
新的风波,再次因利益而悄然掀起。李薇尚未启程,来自官方层面的无形障碍已经悄然设下。她即将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挑战,更是人为设置的关隘。北疆商路,是机遇,还是陷阱?李薇再次站到了命运的分岔路口,而她的选择,将决定张氏工坊能否真正鱼跃龙门,成为纵横四海的商业巨擘。风雪北疆路,前程未卜,而她,已然决定前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