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房间的暖气片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勉强对抗着特兰西瓦尼亚深入骨髓的寒意。苏晚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桌前,台灯的光晕拢着那块弗洛林先生展示过的“山灵泪”样本的高清照片,以及她根据记忆临摹下来的、那些被认为是“地图和祷文”的古老符号。卫星电话静静躺在手边,像一块冰冷的黑色砖石。
她在等。等叶憬然那边的消息,等他对“山灵泪”和“西边来客”线索的研判。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夜色浓稠如墨,只有远处山脉的轮廓在微弱星光下显出沉默的剪影。
终于,卫星电话屏幕亮起,发出极轻微的震动。不是来电,是一封加密文字信息。
苏晚立刻点开。
信息依旧简短,是叶憬然一贯的风格,但内容却让她脊背微微发凉:
“‘山灵泪’样本初步分析,内部结构及能量残留特征,与‘林泉之眼’存在约32%相似性,属同源异变矿物。符号解析中,初步判断部分指向喀尔巴阡山脉特定区域坐标。”
“关于‘西边来客’:检索到中世纪晚期,曾有活跃于中欧的秘教组织‘衔尾蛇之环’成员,多次进入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活动记录。该组织以追寻‘起源物质’与‘唤醒古老力量’着称,后因触怒教廷及多方势力,于十六世纪末销声匿迹。其教义残卷中,曾提及‘纹章之血’与‘大地之泪’等概念。”
“谨慎接触‘山灵泪’相关地点。‘衔尾蛇’虽已消亡,但其理念可能仍有传承。已增派人员前往你处,预计明晚抵达,负责外围警戒与必要支援。”
信息到此为止。
苏晚放下电话,指尖冰凉。
同源异变矿物!也就是说,“山灵泪”和V家族疯狂寻找的“林泉之眼”,在本质上很可能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因地理环境不同产生了变异!
而那个“衔尾蛇之环”,一个中世纪的神秘组织,竟然也在追寻类似的东西,甚至提到了“纹章之血”和“大地之泪”!这几乎就是巴洛格古籍和弗洛林口中传说的混合体!
V家族的偏执,难道并非独创,而是继承了某个更古老、更隐秘的疯狂?
她走到窗前,冰冷的玻璃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喀尔巴阡山脉在夜色中沉默着,仿佛守护着无数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弗洛林爷爷口中那些“穿着奇怪袍子”的西边来客,会不会就是“衔尾蛇之环”的成员?
他们当年找到了吗?他们“点亮”了纹章吗?
而如今,自己和叶憬然,是否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与这个古老秘教相似的追寻之路?只是,他们追寻的,是理解与传承,而非掌控与唤醒。
第二天,苏晚以需要深入研究纹样细节为由,婉拒了弗洛林先生带她们进山寻找更多“山灵泪”线索的提议。老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嘟囔着现在的年轻人少了点冒险精神。
苏晚知道,在叶憬然派来的人抵达并摸清情况之前,贸然进入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的区域,是不明智的。她和林薇、玛尔塔留在镇上,更深入地记录和整理弗洛林口述的那些古老传说和雕刻技法,同时,她也开始尝试用自己带来的便携设备,对那块“山灵泪”样本(弗洛林允许她做了极其微小的取样)进行更基础的非破坏性检测。
数据一点点积累,传说与现实的界限似乎在慢慢模糊。
傍晚,加密卫星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语音通讯。
“人员已就位。”叶憬然的声音传来,背景里有轻微的车流声,他似乎在移动,“初步排查,镇上有几股不明背景的视线,不像是V家族的残余。你们正常活动,他们会处理。”
他的语气平静,但苏晚能感觉到那平静之下蓄势待发的力量。
“明白。”苏晚应道,顿了顿,还是问了出来,“那个‘衔尾蛇之环’……”
“尘封的历史,未必完全死去。”叶憬然打断她,声音低沉,“先解决眼前的事。保持频道畅通。”
通话结束。
苏晚握紧电话,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松木香气的空气。
探索的路径,似乎总是指向更深的迷雾。
但这一次,她不是独自一人面对这弥漫在山间的、来自过去与现在的双重寒意。
加密频道的那一头,有人正与她并肩,冷静地审视着棋盘上的每一处阴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