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偏殿的厢房内,药香袅袅。林薇薇端坐案前,正仔细核对一份刚由御药房送来的药材清单。阿木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分拣着待用的黄芪与当归,气氛宁静中透着专注。自“归芪羊肉汤”显效,皇后娘娘凤体日渐康健,手足回暖,精神矍铄,连带着对林薇薇也愈发倚重后,那些关于“药膳不过是零嘴儿”的流言已悄然消散。然而,林薇薇深知,这暂时的平静之下,暗涌从未停歇。太医署那几位须发皆白的老院判,虽表面客气,眼底深处那抹审视与隐隐的不屑,却未曾减少分毫。她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每一步都需权衡再三。
这日,严嬷嬷悄然来访,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林安人,娘娘近日凤体虽安,然则……陛下偶感风寒,咳喘旧疾略有反复。太医署诸位大人自是尽心竭力,只是陛下嫌汤药苦涩,进得不多。娘娘忧心,凤心焦虑,连带着自身睡眠又有些不安稳。” 严嬷嬷压低了声音,“娘娘私下问起,安人于调理咳喘之症上素有心得,不知可否……斟酌一二,拟个适口的食养方子,聊作辅助,也好宽慰娘娘圣心?”
林薇薇心中猛地一紧。涉及龙体,干系重大!这已远超皇后凤体调理的范畴,稍有不慎,便是僭越之罪。太医署那群国手岂容她一个民间女子置喙?但皇后亲自垂询,若断然拒绝,亦是不妥,且确有负娘娘信任。
她沉吟良久,方谨慎答道:“嬷嬷,陛下龙体关乎国本,用药遣方,自有太医署诸位大人乾坤独断。民女微末之技,安敢妄议?然则,娘娘忧思伤脾,民女感同身受。若仅为宽慰娘娘圣心,或可……或可拟一道极其平和、近乎饮食的润肺生津之品,由娘娘酌情进予陛下,言明乃娘娘亲手调制的一份心意,或能令陛下稍感舒爽,亦解娘娘焦虑。但此方务必极其简单平和,绝不可与太医署方药有任何冲突,且需经嬷嬷转呈太医署诸位大人过目,若觉不妥,万万不可呈送。”
这一番话,既表明了不敢僭越的立场,又给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折中方案,将主导权仍牢牢放在太医署手中,自己只扮演一个提供“食材”和建议的角色,风险降至最低。
严嬷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安人思虑周详,老身明白了。便依此议,安人先拟个方子看看。”
送走严嬷嬷,林薇薇与阿木立刻投入紧张推敲。绝不能用人参、蛤蚧等大补或猛药,甚至连川贝母也恐药性偏凉,与太医署温补思路冲突。她苦思冥想,最终选定几味最是寻常却各具巧思的食材:雪梨润肺止咳,百合清心安神,银耳滋阴润燥,再配以极少量南杏仁宣肺化痰,最后以蜂蜜调味兼润燥。此方名为“雪梨百合银耳羹”,完全是一道甜品,但其配伍暗合润肺化痰、安神生津之理,性味甘平,近乎饮食,绝无药性冲突之虞。她将方子及详细制法、性味功效说明写得清清楚楚,强调其“甘润适口,聊助津液”之效,交由严嬷嬷。
数日后,严嬷嬷带来回音:太医署孙院判看过方子,捻须沉吟片刻,只道“此乃食养之物,性极平和,陛下若喜其甘润,用之无妨。” 皇后娘娘亲自督促御膳房精心熬制,陛下用后,竟觉喉间舒爽,夜间咳嗽稍减,龙颜稍霁。娘娘凤心大悦,对林薇薇更是青眼有加。
此事虽小,却意义非凡。林薇薇以极其谦卑和谨慎的姿态,成功地将药膳的理念触及了最高权力中心,并且是在得到太医署默许的情况下!这无疑为她在宫中立足,又增添了一块沉甸甸的砝码。她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谨言慎行,对太医署愈发恭敬,对御药房所需药材登记更是滴水不漏。
就在林薇薇于深宫之中,以柔克刚,步步为营之际,远在南疆州府的“百草轩”,也在春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永盛堂”的疯狂降价和挖角战术,在持续了月余后,终于显露出疲态。低价意味着低质,初期被价格吸引的顾客,在使用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轻微不适后,纷纷回流,甚至有些抱怨“永盛堂”货不对板。而“百草轩”在春生的坚守下,品质如一,服务甚至更加周到贴心,那些忠诚的老主顾不仅未曾离开,反而因同情和信任,购买得更加踊跃。春生趁势推出的“桑菊明目饮”等应季新品,也因其精准的定位和良好的效果,吸引了一批新的顾客。
更关键的是,春生并未一味防守。他敏锐地察觉到,“永盛堂”的攻势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对于高端定制和需要深厚药理知识支撑的复杂调理,他们无力涉足。而这,正是“百草轩”的核心优势所在!
他做了一件大胆而极具前瞻性的事情:系统整理“百草轩”历年来积累的成功案例(隐去顾客隐私),结合《百草归真》理论,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小册子,名为《百草食养浅谈》。册子中,不仅介绍了常见药膳的原理和用法,更着重强调了“因人施膳”、“辨证食养”的理念,并列举了一些虚寒、湿热、气郁等不同体质的日常饮食建议。他将这本小册子,免费赠予店中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老主顾,以及州府的一些书院、士绅之家。
这一举措,效果出奇地好!这本小册子不仅实用,更彰显了“百草轩”的专业底蕴和文化品位,使其在顾客心中的形象,从一个“卖药的”提升到了一个“懂药膳、有文化、重养生”的专业机构。许多士大夫家的夫人、小姐,对此册爱不释手,甚至按图索骥地来店中咨询定制药膳。“百草轩”的声誉,不降反升,真正做到了“药香普惠”,深入人心。
此消彼长之下,“永盛堂”的价格战难以为继,客流量逐渐回落,陷入了尴尬境地。而“百草轩”在春生的掌舵下,不仅稳住了阵脚,更借此机会完成了一次品牌的升华,根基愈发牢固。
消息通过书信传到京城,林薇薇展信阅罢,良久,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复杂的笑容。她提笔回信,信中只有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
春生吾徒:见信如晤。州府之事,汝处置得宜,进退有度,尤以《浅谈》一册,深得‘普惠’之精髓,为师甚慰。宫中之势,暂安,然如履薄冰。汝当继续稳守根基,精进技艺,待为师归来。店务一切,汝可权宜处置,不必事事请示。珍重。师字。”
这封信,意味着林薇薇将“百草轩”的完全经营权,正式、彻底地交给了春生。这是对他能力的最高认可,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秋深霜重,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林薇薇站在院中,望着南方天际。宫中之路,步步惊心;州府之业,蒸蒸日上。璞玉已然生辉,足以独当一面;而她自己,也在这九重宫阙的磨砺中,变得更加坚韧和深邃。双线并进,各自突破了眼前的困局,为“百草轩”更辉煌的未来,铺就了更加坚实的道路。药香已渡宫阙,亦将随着这本《浅谈》,飘向更远的民间。第四卷的征程,已渐入佳境,高潮迭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