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至,寒风渐起,南疆州府也染上了一层清冷的寒意。“百草轩”后院那株老桂树,叶片已落了大半,虬枝苍劲地伸向灰蒙蒙的天空,守护着树下那坛深埋的“百草醴”。书斋内,炭火盆散着融融暖意,却似乎驱不散一种日益浓厚的沉寂。林薇薇近来的静坐时间愈发长了,有时对着一卷书便能凝神半日,目光悠远,仿佛在与过往的岁月默默对话。她的话变得更少,对春生送来的饮食汤药,也只是微微颔首,安静用完。春生敏锐地察觉到师父精神不似前些时日,心中隐有不安,伺候得愈发精心周到,将店中诸事打理得妥帖,唯恐烦扰师父清静。
这日清晨,细雪悄然而落,为庭院铺上一层薄薄的银白。林薇薇却起得格外早,她披着那件半旧的青缎斗篷,由春生扶着,缓步走到院中老桂树下。雪花落在她花白的发鬓上,她却浑然不觉,只是伸出枯瘦的手,轻轻抚摸着冰凉的树干,目光沉静地望着那埋坛之处,良久,轻声对春生道:“这坛酒,需待时机成熟,方可启封。其味如何,便由你日后品评了。” 她的声音微弱却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托付。春生心中一紧,恭敬应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回到书斋,林薇薇倚在窗边的暖榻上,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对春生道:“去将《百草食养心要》的刻版印一份清样来,我想看看。” 春生连忙亲自去办,将墨香犹存的第一份清样恭敬呈上。林薇薇接过,指尖缓缓抚过那清晰工整的字迹,从书名到篇目,从序言到结语,目光柔和而专注,仿佛在抚摸自己的一生。她看了许久,最后轻轻合上,递给春生,唇角泛起一丝极淡却极欣慰的笑意,低语道:“如此,便好了……” 说罢,她缓缓阖上眼,似有些倦了。
春生心中不安,侍立在侧,不敢离去。午后,林薇薇精神似稍好,唤春生近前,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他,缓缓道:“春生,这些年来,辛苦你了。‘百草轩’交到你手中,我甚安心。往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了……守住本心,普惠众生。” 这寥寥数语,气息微弱,却字字千钧,如同最后的叮嘱。春生跪在榻前,握住师父冰凉的手,喉头哽咽,强忍着泪水,重重叩首:“师父放心!春生在,‘百草轩’在!药香不绝,初心永志!”
林薇薇微微颔首,目光越过春生,望向窗外愈下愈大的雪,眼神渐渐涣散,最终归于一片永恒的宁静。她的手,在春生掌中,慢慢失去了温度。
腊月之初,雪落无声,“百草轩”的奠基者、一代药膳大家林薇薇,安详地在她守护了半生的药香之中,与世长辞。
哀恸,如同这漫天的风雪,瞬间笼罩了“百草轩”。春生强忍悲痛,与石头、阿木等老伙计,以最庄重的礼仪为林薇薇操持后事。没有大肆声张,只依照林薇薇生前淡泊的性子,静悄悄地办理。通判府徐夫人闻讯,特派人前来致祭,送来挽联,上书“药香惠泽苍生,懿德永垂后世”。州府许多受过林薇薇恩惠的百姓,也自发前来吊唁,店铺门前摆满了素洁的花卉。
丧事过后,“百草轩”闭门三日。店内一片寂静,往日弥漫的药香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哀伤。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失落中。春生更是如同失了主心骨,虽强打精神处理必要事务,但眉宇间的悲戚与茫然难以掩饰。
第三日傍晚,大雪初霁,月光清冷地照进庭院。春生独自一人来到老桂树下,望着那埋坛之地,积雪覆盖,一片洁白。往昔与师父在此处的种种情景,历历在目,心中悲痛与迷茫交织,不禁潸然泪下。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是石头和阿木。
“掌柜的,”石头声音沙哑,带着关切,“老掌柜仙逝,我等皆心如刀割。然老掌柜生前最放不下的,便是这‘百草轩’和您。她将毕生心血托付于您,便是信您能带领我等走下去。您若消沉,老掌柜在天之灵,如何安息?”
阿木也红着眼圈道:“是啊,掌柜的。店里的伙计们都看着您呢。这‘百草轩’还得开下去,这药香,不能断啊!”
正说着,小木和福贵等年轻伙计也默默走了过来,围在春生身边,虽未言语,但眼中充满了信赖与期待。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春生猛地清醒过来。他想起师父最后的叮嘱——“守住本心,普惠众生”。是啊,悲伤不能成为停滞不前的理由,传承的最好方式,是将师父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抹去眼泪,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他对着众人,沉声道:“石头叔,阿木叔,各位兄弟,你们说得对。师父将‘百草轩’交给我们,我们绝不能让她失望!从明日开始,店铺照常营业!我们要让师父的心血,在这南疆州府,永远传承下去!”
翌日,“百草轩”的大门再次敞开。春生一身素服,端坐于柜台之后,神情肃穆而坚定。前来慰问或购药的顾客发现,店铺虽经变故,但药材品质一如既往,服务甚至更加细致周到。春生掌柜接待客人时,言谈间虽带哀戚,却更显沉稳厚重,每每提及林掌柜,必尊称“先师”,感念其恩德,并誓言恪守其遗志。伙计们亦深受感染,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傍晚打烊后,春生将全体伙计召集到堂前。他手中捧着那部《百草食养心要》的清样,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先师虽逝,然其精神与学问,尽在此书之中。自今日起,我‘百草轩’立下规矩:每年先师忌日,闭店半日,共读《心要》,温故知新;每月朔望学塾,需讲解先师验案,传承其法;凡新进伙计,必先拜读先师遗着,明了‘药膳惠民’之初心!我等当以此为基,守正创新,使我‘百草轩’之药香,永续不绝!”
众人肃然,齐声应诺。一股凝聚的力量,在悲伤过后,反而更加坚实。
夜色深沉,春生独自在书斋整理林薇薇的遗物。在书案抽屉的底层,他发现了一个未曾开启过的狭长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卷素帛,上面是林薇薇亲笔写下的一首五言诗,墨迹略显陈旧,似是很早以前所书:
“采药云深处,悬壶市井中。心血凝方剂,仁术济穷通。薪火传弟子,药香飘远空。但求民疾愈,何须记微功?”
诗后还有一行小字:“留赠春生吾徒,望谨记。”
捧着这卷遗诗,春生泪如雨下,他终于彻底明白了师父的胸怀与期许。他将诗卷紧紧抱在胸前,对着窗外皎洁的明月,默默立下誓言。
雪后初晴,阳光洒在“百草轩”的匾额上,“药膳惠民”与“济世承香”的字样,熠熠生辉。春生站在店门前,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目光坚定而深远。他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但另一个时代,正由他亲手开启。药香袅袅,薪火永传。第四卷的宏大叙事,在这悲欣交集的传承中,圆满落幕,留下了无尽的追思与充满希望的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