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战火渐渐熄灭,焦土之上开始萌发新芽,秩序逐步恢复。随着最后几股成规模的黄巾残匪被刘和率军剿灭或收编,论功行赏、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刻终于到来。蓟城州牧府内,一场关于权力与地盘再分配的无声博弈,悄然拉开了序幕。
这一日,刘焉于州牧府正堂召集麾下主要文武,正式宣布对平乱功臣的封赏。堂内气氛庄重而微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刘焉和左下首镇定自若的刘和身上。
刘焉面容肃穆,首先慷慨陈词,盛赞全军将士奋勇杀敌,保境安民之功,尤其着重表彰了刘和在沮水之战中的决定性贡献。言辞恳切,一副父慈子孝、君明臣贤的和睦景象。
旋即,他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表章,朗声道:“……吾儿刘和,临危受命,亲冒矢石,屡建奇功,更阵斩渠帅,扬我军威,安我百姓。此等大功,不可不赏!为父已上表朝廷,奏请陛下,擢升刘和为渔阳郡太守,加骑都尉衔,假节,总督渔阳郡军政要务,以备北疆!”
此言一出,堂下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渔阳郡乃是幽州北部边郡,虽地广人稀,饱经战乱,但地位重要,北拒鲜卑乌桓,且拥有一定的骑兵基础。授予太守实职,意味着刘和从此真正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和根基;加骑都尉衔且“假节”,更赋予了他在郡内乃至必要时的军事专断之权。这份封赏,不可谓不厚重,足以彰显刘焉对长子功劳的认可,也做给了所有幽州文武看——他刘焉赏罚分明。
(洞察之戒:刘焉情绪复杂,封赏确出真心,认可宿主能力与功绩…但更深层意图:将宿主势力导向北部边郡,既可抵御外患,又可使其远离幽州核心权力圈(蓟城及南部富庶郡县),避免直接冲突…)
刘和心中了然,父亲这是阳谋。他立刻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沉稳而充满感激:“儿臣谢父亲大人厚恩!必当恪尽职守,镇守边陲,抚慰百姓,绝不辜负父亲与朝廷信任!”他坦然接受了这份封赏,渔阳郡虽偏,却正合他意,有足够空间施展拳脚,且远离父亲直接视线,更利于自主发展。
“好,起来吧。”刘焉满意地点点头,但接下来的话,却透出了另一层含义,“然,幽州初定,百废待兴。蓟城乃州治所在,关乎全局安稳。为父决定,加强蓟城及周边广阳郡之守备力量,增调三千精锐驻防,一应城防、粮秣、军械,皆由州牧府直辖调拨。”
同时,他目光扫过几位倾向于自己的将领,继续道:“另,刘都尉…不,刘太守麾下经连日苦战,兵员虽有补充,恐仍需历练。州牧府将选派数名经验丰富的参军、司马,前往渔阳协助整训军务,参谋军事,以期早日成军,为国屏藩。”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听明白了:刘焉在给予刘和实权的同时,也在加强自身核心区的力量,并且试图通过安插人手,对刘和那支日益强大的军队进行渗透和制衡。这是明目张胆的掺沙子和分权之举。
(洞察之戒:检测到刘焉安插人员名单…参军赵旻,忠诚度(对刘焉)85,特性:谨慎,善察…司马孙瑾,忠诚度(对刘焉)80,特性:贪财,易被利诱…意图:监视宿主军队动向,牵制关张权力,必要时汇报甚至掣肘…)
刘和面色不变,心中却冷笑。父亲的手段,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他再次拱手,语气依旧恭敬:“父亲大人考虑周详,儿臣正觉才疏学浅,恐负重任。有州牧府派来的贤才相助,实乃渔阳之幸,儿臣求之不得。”他仿佛全然不知这些人的真实使命,甚至表现出欢迎的态度。
这番应对,让刘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审视。这个儿子,越来越让他看不透了。
封赏与制衡的举措一并下达,父子二人在堂上父慈子孝,君臣相得,但台下众官却感受到了那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一场关于幽州未来主导权的博弈,已然在这封赏之中,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序幕。
刘和很清楚,父亲安插的这些人,不过是小麻烦。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渔阳郡这个平台,更快地发展壮大自身,同时巧妙地应对来自蓟城的制约。他摩挲着指尖的戒指,心中已有计较。那些“眼线”,或许将来还能为他所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