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宁一段咬文嚼字的发言确实让群臣刮目相看。
一个纨绔竟然能说出这些话。
但还是有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
制度制定不难,难得是怎么实行。
得,杨小宁亲自给大家讲了制度该怎么实行了。
这明摆着就是要提着刀收商税啊。
悬剑司神秘面纱到现在可没有揭开呢。
杨小宁是要辞了京都府的职,但是听说陛下只是停了他的职,并没有同意辞职。
那悬剑司总旗的官职可还在呢。
虽说只是个五品官,但悬剑司统领跟在他后面跟个狗腿子似的。
别忘了,当初还一起打架来着,太仆寺的官员们还在京都府大牢关着呢,到现在没审呢。
这货一张口将言官的嗓子都给捏住了,对啊,再说与民争利,难道大家都把自己的田地让出来不成吗?
就算是言官,也是分了官田的,他们也是有佃户给种田的呀。
就这,杨小宁还在董来财抱着的算盘上打的噼啪作响不知道干什么呢。
杨小宁停手了,望着沈济舟道:“沈大人,这商税必须重新估算。
我刚刚按照你说的一千万两银子的税算了一下,商业贸易往来的钱款至少在一万五千万两,也就是一亿五千万两左右。
咱们国朝粮税为两成,就能收回大概价值三千多万两,而百姓至少要卖掉四成粮食换银子以作他用。
卖掉的四成就价值六千多万两了。
别忘了,土地兼并都到四成了,难道这四成的粮食都被地主吃了。
至少大多数是要卖的吧,那就又是三千多万两。
光粮商一年至少一个亿的商业流通量。
更不用说其他的商业了,好嘛,这商税至少估算在一千五百万两以上。”
简简单单一笔账被杨小宁算了出来,顺便扯开了土地兼并的遮羞布。
朝堂上有人低下了头,眼里全是恶毒。
有人愤慨想要说些什么。
有人惭愧眼泪汪汪。
有人面无表情老神在在。
有人惊讶目瞪口呆。
杨小宁突然转身:“陛下,臣有本要奏,要弹劾个人。”
所有朝臣惊讶抬头看向杨小宁。
景帝满脑子都是:原来朕的江山如此有钱,朕的钱呢?
听到杨小宁说话,随口就一句“准。”
杨小宁“扑通”跪地:
“臣昧死上言,陛下登基以来,虽有勤政之心,然朝堂吏治不清、商税废弛之弊日深,臣若缄默,负天下苍生之望,今敢陈其弊,伏请陛下察之:
其一,吏治浑浊如淤,政令壅塞难行。今州府地方官吏多有贪墨,商税不可能不收,只是被贪了而已。
而吏部选官,不重政绩重门第,御史巡按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贪官污吏逍遥法外,清廉之臣反遭排挤。
今若任由此弊蔓延,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动摇国本。
其二,商税轻慢如弃,国库空匮难支。
当今天下商舶云集、市井兴隆,江南丝绸、岭南珠玉、西域皮毛流通天下,商人获利巨万,然商税征管形同虚设。
或因地方官与富商勾结,瞒报税额;或因税制混乱,“过税”“住税”无章可循,一年商税收入不及田赋一成且逐年递减。
边军将士冬衣短缺、河工堤坝年久失修,皆因国库无银!
今陛下若仍对商税漠不关心,恐军需、民生皆成空谈。
臣非敢苛责陛下,实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臣为陛下臣子,更当直言进谏。
伏请陛下即刻下旨:
一查贪腐官吏,派钦差巡按各地,严惩不贷;
二定商税之制,设专职税官,严明税率,杜绝舞弊。
若陛下能听臣之言,必能吏治清明、国库充盈,天下幸甚!臣所言非虚,伏乞陛下圣裁!”
杨小宁说完了,别说,这家伙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不枉这段时间看了不少书。
只是说完之后就后悔了。
撅着屁股懊恼自己咋就冲动了,咋就敢弹劾陛下的,上奏不行吗?非要弹劾。
怪只怪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啊,明明上奏就行的事,脑子一抽嘴巴不听使唤就说要弹劾了。
就在这安静的时刻,有人大喊一声。
“放肆”
是礼部官员喊的。
杨小宁没起身,扭头一句:“滚,再叫弄死你。”
嚣张,太嚣张了,但是还真就拿他没办法。
太子身上每个细胞都在兴奋,整个人都抖起来了,注意到的人还以为太子是气的。
毕竟杨小宁弹劾的是他爹啊。
“陛下恕罪,陛下息怒,杨小宁年少,口无遮拦,陛下,万万息怒啊。”
沈济舟急了。
接着是另杨小宁万万想不到的一个人,鸿胪寺少卿胡德寿,杨军老丈人,也立马出班跪地:
“陛下,世子殿下就事论事,绝无弹劾陛下之意,他不学无术,明明是奏请却口误了,陛下息怒啊。”
孙东成也站了出来跪地为杨小宁求情,接着是张日堂,张耀堂,郭天阳,一群武将,好几个御史言官,三省两个老家伙也开始求情。
这一刻,杨小宁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朝中还有这么多人护着呢。
如此景象,倒是让景帝心里特别开心,他怕杨小宁孤身一人,哪怕自己护着也难免有护不住的时候。
原来外甥还有这么多帮手,尤其是今日杨小宁所言,更是满朝皆敌。
这么多人,心中衡量之后得出利益不如杨小宁重要,景帝很欣慰。
或许,杨小宁真能帮自己打造一个盛世。
大家都紧张的要命,都低着脑袋等着景帝发怒。
徐晃徐公公一脸的无所谓,这种小场面算个屁,弹劾陛下又能咋滴。
太子还站在御案上指着陛下鼻子骂昏君呢,还不是啥事没有。
杨小宁在陛下心中地位可不比太子低。
可怜了老皇帝呦,最在乎的两个小辈,都是天生反骨,专门和他唱反调。
真是孝死个人。
别人紧张,只有太子兴奋的过了头,这家伙是真觉得找到知音了啊。
眼看太子也要下跪,景帝都不敢想太子会不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赶紧哈哈一笑:“都起来吧,小孩子用词不当,朕怎能怪罪,杨安之,要不要朕下道罪己诏啊?”
杨小宁立马嬉皮笑脸:“陛下,是奏请,不是弹劾,以后一定注意。”
景帝笑着道:“好啦,散朝吧,杨安之所奏之事准了,三省协同六部尽快拿出方案拟旨昭告天下。”
太子眼睛亮的出奇,他可记得杨小宁威胁朝臣说若还实行土地兼并而不收手,他就有手段治一治的。
太子坚信杨小宁绝对有办法。
太子抱拳正欲开口,景帝对其道:“太子闭嘴,带上杨安之,朕虽然原谅他了,但外甥顶撞舅舅,今日非打烂他屁股不可。”
朝臣们这才记起,人家是舅舅和外甥啊。
(四章爆更,求好评,求催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纨绔世子洗不白,继续摆烂不当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