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先走了,还几个人围了上来。
郭天阳对着杨小宁道:“杨世子,你这脾气着实不好,太冲动了,你就不能改改吗?”
郭天阳想到了自己今日得罪了卢家,也是脾气不好造成的,就想说说杨小宁。
哪知杨小宁当场对怼了过去:“谁说我脾气不好,谁脾气好就不能忍忍吗?本世子改不了,他还忍不了吗?”
……
杨小宁去见了景帝,太子非要问问杨小宁有什么办法处理土地兼并问题。
杨小宁死咬着牙关不松口就是不说。
办法有没有,肯定有啊,只要是后世读过高中的人都能精准的指出很多办法来。
站在这个时代的角度,遏制世家土地兼并的核心是“削其势、断其利、固民本”,需用强权手段平衡世家与朝廷、小农的利益关系。
强制土地“均田”或“限田”:“均田制”或“限田令”,以皇权颁布法令,直接划定世家占有土地的上限,超量部分由朝廷收回,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户,从根本上剥夺世家兼并的空间。
改革赋税与户籍,削弱世家经济根基:推行“以资产为宗”的税制(如两税法),迫使世家如实申报土地资产,避免其隐瞒田产偷税漏税;
同时整顿户籍,将依附于世家的“隐户”编入国家户籍,断绝世家通过控制人口间接兼并土地的途径。
这还是轻一点的,如果再狠一点,完全可以实行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和两税法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对“人丁税的处理方式”和“征税标准的简化程度”。
两税法未取消人丁税,仍需按户或人丁缴纳部分税额,只是将土地、资产作为主要征税依据;
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直接把丁税全部并入土地税,百姓只需按拥有土地的多少缴税,“无田则无税”。
两税法是“土地+资产”双维度征税,需同时核算土地面积和房屋、牲畜等资产;
摊丁入亩则是单一的土地税,征税标准只剩土地数量,操作更简单,也避免了富户通过隐瞒资产逃税。
摊丁入亩则改革更彻底。
加上通过科举制提拔寒门官员,填补世家垄断的官场席位,形成“寒门制衡世家”的政治格局;
同时向小农提供低息农贷、灾年救济,保障小农经济稳定,减少其因破产被迫卖地给世家的情况。
这又是一个大的政策方向。
但以上改革,必须以“强兵”震慑与“酷法”惩戒:
任用酷吏严查世家非法兼并行为,对违规圈地的世家子弟或家臣严惩,如抄家、流放。
以皇权权威震慑世家,同时加强中央禁军实力,防止世家因不满而联合叛乱,为政策推行保驾护航。
但是现在不能说,说出来搞不好就会引起各地世家造反叛乱。
就算不造反叛乱,所有世家地主豪强们随便使点小手段,比如让众多隐户和家中豢养的护院侍卫们占山为王霍乱一下还是很轻松的。
对此,杨小宁只能一再强调要抓紧时间开采铁矿,又改进了炼钢技术,先将军队武装到更好再说。
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话在这个时代照样适用。
别看景帝现在皇位坐的稳当,若军队不强,总有一些人敢铤而走险。
再次武装军队,使得军队战斗力更上一个台阶,绝对是现在势在必行的事情。
杨小宁只告诉景帝和太子,别的都别问,只需要抓紧时间强兵练兵就可以了。
二人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敏感的,明白杨小宁有成算,有办法。
只不过实施起来很有可能动作很大。
改革嘛,哪有不流血的。
不管杨小宁的办法是什么,景帝和太子知道不会害了整个国家就行。
这些技术其实不难,虽然杨小宁在工匠所里讲的也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但是架不住工匠们得到了方向啊。
只要有了明确的方向再去研究,经过时间沉淀,成功已然是必然。
就像现在,冶炼成本大大降低,高炉改进后炼钢效率大大增加。
就现在最新的冶炼技术,只需要在乎铁矿石能不能跟得上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景帝李彻就能使得全国军队装备再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到那个时候,哪怕是世家心里想着“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那也最好是在被窝里偷偷哭一场罢了。
强军富国之下,任何人,任何世家都得悄悄不能说话。
生活嘛,反抗不了就得学会享受,相信到那个时候,世家大族地主豪强也就只能安稳过日子了。
御书房内各个大臣被陆续传召,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申时末,杨小宁已经在御书房椅子上斜躺着有气无力的说话。
可怜的娃,今日真的累坏了。
出宫时衣服屁股位置上很明显一个大脚印子。
这是陛下当着七八位臣子面踹的。
杨小宁的禁足就这么撤了,从明日起,他又能带着人到处溜达了。
关于这个问题,景帝是不同意的。
但杨小宁坚持太子支持,两个反骨仔就差掀了御案了。
现在要征收商税,京都就必须得打响第一炮,就算是悬剑司配合,若没有杨小宁牵头,此事想要办好就是个笑话。
太子倒是很有身先士卒的决心,他也不在乎做个恶人。
但是杨小宁和景帝不答应,不但不答应,还要太子做到该求情时必须求情,一定要扮演好仁厚储君的角色。
就连景帝,也不需要变暴君,只需好好当他的帝王,演出一副更加勤政爱民就行。
征收商税本就是早就定的国策,只不过现在重视起来了而已,没必要非得暴起杀人,现在还不是时候。
杨小宁,现在就是皇权最好的刀。
这么一来,皇家其实挺对不起杨家的。
而杨小宁,从今日起,没人再将其当成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而是成为了很多人的心腹大患和旗鼓相当的对手。
他的名字,今夜将在很多府上内部会议提起。
至于杨小宁的安危问题,加强京都防卫,杨小宁出行必须带大批王府护卫,悬剑司至少四位司卫随行。
回到闲庄的杨小宁第一时间召集了靖王府原有的护卫。
一百二十二人,除了杨军和来福,还有一百二十人。
其中有二十人年龄都在三十五岁之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残疾。
杨小宁看着这帮老兄弟们:“兄弟们,你们要媳妇不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纨绔世子洗不白,继续摆烂不当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