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尚考与几位同学偷吃对虾,偷吃喂鱼的花生饼,被发觉后,差点酿成大错,后在朱小桦他爸运作下,不了了之。
从此,朱小桦更加坚信权力,在社会上的神通广大,见了魏尚考也每每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得意神气。
魏尚考却不屑一顾。他认为,无论如何,也仅仅在盐场一个小小地盘,也掀不起多大风浪,不像历史大人物那样,能改天换地,风云人物,令人向往!
对于他所崇拜的大人物,那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他想想都有些兴奋。
于是乎,他对列宁的书,斯大林选集(联共布),毛泽东选集,开始如饥似渴地研究起来,似乎有一腔热血在激励着他。这个时候的青春年华,充满了无穷尽的疯狂幻想。
他幻想着自己将要成为中国的第二个某某某!
在研究这些伟大人物着作时,他发现,从马克思到列宁斯大林,都是用逻辑推理,将革命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也就是所谓科学论断。而我们后来人,没有认识到这点,也没有相当的形式逻辑思维工具,以至于理解不了对接不他们的科学理论,造成误解和止步不前,大多停留在其片言只语上。这实在是人类一大悲哀!
所以,他拼命学习起来,并相信自己是真理解!
恍惚间,他俨然成了马恩列斯的潜在后继者。他开始寻找列宁斯大林选集中某些论断的形成前提和机制。
他摸起《斯大林选集》(联共布),看了起来,异常亢奋,在本子上,记着理解,写着心得,以及核心阐释……
他的野心开始膨胀。
他突发奇想,又开始模仿起伟人与亲朋好友或师长写信起来。
尤其是斯大林写给高尔基的一份信,引起他极大兴趣和模仿欲望。
他开始摩拳擦掌,一颗躁动的小心脏,也兴奋地跳动着理想的火焰!
他甚至模仿起伟人的一些经典语句或词汇。
有一天,魏尚考在写给临沂砚池街二姑的信中,他模仿了斯大林写给高尔基的一句措辞,“最近有点感冒,但还好,终于拿笔略叙无限想念……”
洋洋洒洒,写了千言,引经据典,句式堆砌,务求辞藻华丽,自以为文冠天下,无出其右,而沾沾自喜。
结果是石沉大海,未逐出一丝涟漪。据说,他姑父姓张,在临沂市府是一名笔杆子,当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了!
他年幼的一颗天真的心,当然无暇顾及这些,
他还是意犹未尽。过了些时日,他又旧病复发,又模仿毛泽东先生写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一封信。
他可笑地却又热血沸腾地写了一封给了李玉漱校长。
所有的口气,几乎都模仿了给徐特立的信,什么“你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是我的老师,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之类,至今让人看到,似乎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的感觉。
他就是这样随性,他就是这样的令人哭笑不得。他就是这样一腔热血,却得不到任何尊重,他就是这样的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
后来,他放假回家,还特意去他临沂砚池街那位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二姑家,就被他妈美化了的好人——二姑家,结果被他那个所谓的二姑夫指桑骂槐地骂了一句“拽文”!
他感到心里怪难受。有点自尊心受挫感。他开始懊悔起自己的一时兴起,后悔起自己胡乱写信的过往来。
他到了李玉米校长家,可是没有说,倒是夸了他几句,说他有“上进心”而已。他也感到心里有点尴尬。
时间过得飞快,不觉四十年过去,魏尚考却一事无成。每当回忆往事,尤其是这曾经的两封信,不由得感慨万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痴迷者的弯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