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缕银线从“星空被”的残角飘起来时,林野正蹲在星核装置前调试参数。那银线在空中打了个旋,像条被风吹动的绸带,一半化作淡金色的光流,钻进装置的能量接口,屏幕上跳动的数值瞬间稳定在安全区间;另一半则轻轻落下,在他手腕上绕了三圈,凝结成个细巧的银环,上面还缠着几根没散尽的线头,像串微型的平安结。
“这是……”林野抬手碰了碰银环,指尖刚触到线头,环身突然亮起,映出父亲的虚影——还是穿着那件藏青夹克,袖口的毛边清晰可见,正弯腰给他演示如何打绳结。
“记着,线头不能乱剪。”父亲的声音带着熟悉的笑意,虚影的手指穿过银环,在他手背上虚虚打了个结,“每根线头都连着段记忆,顺着它走,就不会迷路。”
林野突然想起十岁那年,父亲教他系鞋带,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说“鞋带系不好会摔跤,记忆理不清会绊脚”。那时他总嫌父亲啰嗦,此刻看着银环上跳动的光,眼眶却有点发热。
“林哥!快来看看苏姐的‘小课堂’!”小周的喊声从营地那边传来。林野抬头,只见临时搭起的帆布棚下,苏晓正趴在块平整的石板上,用木炭画着简易的代码流程图,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孩子围在旁边,手里攥着捡来的彩色石子,把“0”和“1”摆得歪歪扭扭。
“这个‘if’就像你们捉迷藏时喊的‘开始’,”苏晓捡起颗白石子,在“else”后面画了个笑脸,“如果找到人,就笑;没找到,就再找找——代码跟玩游戏一样简单。”
石板旁堆着堆打磨光滑的弹壳,夜枭正坐在火堆边,用细铁丝给弹壳穿孔。最小的那个孩子趴在他膝头,看着弹壳在火钳上转着圈,突然指着天空喊:“像星星!会转的星星!”
“可不是嘛。”夜枭把穿好孔的弹壳递给孩子,又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倒出把银亮的细链,“等会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比天上的星星还亮。”布包里还露出半块哨子碎片,是之前巨影消散时捡到的,被他磨得像块月牙形的银片。
赵晴蹲在营地边缘,正把“星空被”剩下的布料剪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当手帕。被面的星子图案虽然淡了,却有细碎的光从布纹里渗出来,沾在孩子们的袖口上,像落了层星光。“这块给你,”她把块绣着半颗星的布递给扎羊角辫的女孩,“记得吗?星星就算碎了,拼起来还是亮的。”
林野的银环突然发烫,父亲的虚影再次浮现,指着营地中央那棵刚栽下的梧桐树:“你看,记忆不是锁在盒子里的,是要种在土里的。”虚影的手指划过树干,树皮上竟浮现出串小字,是父亲的笔迹:“给林野,下次来摘梧桐果。”
“爸,你早就算到了?”林野笑着问。
“不是算,是信。”父亲的虚影渐渐淡去,声音却像刻在了银环上,“信你们能把碎片拼起来,信这些温暖能长下去。”最后一丝光消散前,银环上的线头突然动了,指向营地的方向,像在指引着什么。
林野顺着线头的方向走去,看见苏晓的孩子们用石子摆出了串完整的代码,屏幕上弹出“运行成功”的提示;夜枭的弹壳星星已经串了半串,在火堆的光里闪着银亮;赵晴正和孩子们围着梧桐树唱歌,调子是旧文明的《星安曲》,却被孩子们加了段拍手的节奏。
他低头摸着银环,那些线头已经不再晃动,而是温顺地贴在环上,像被系好了的牵挂。远处的星核装置发出平稳的嗡鸣,光流在管道里缓缓流动,与营地的火光、孩子们的笑声、银环的微光融在一起,织成张看不见的网。
“林哥,快来!分糖了!”小周举着袋水果糖跑过来,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彩光,“是镇上的婆婆让带给孩子们的,说‘甜的东西能养星星’。”
林野剥开颗橘子糖塞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散开时,银环上的线头突然集体亮了下,映出无数细碎的画面:阿九给女儿削的木剑、祖父焊钢筋时溅起的火花、苏晓写代码时咬着的笔、夜枭擦哨子时用的布……
原来所谓线头的方向,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是这些被记得的温暖流动的方向。它们曾藏在记忆碎片里,如今终于顺着银线,流进了新的日子里,长成了能照亮前路的光。
梧桐树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无数个跳动的星子。林野知道,只要这银环还在,只要有人记得顺着线头往前走,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牵挂,就永远不会迷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网游之星界裂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