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余庆林起早煮完猪食,吃了奶奶做的饭,又出发了。
今天继续采柳蒿芽和鸭嘴菜,荠荠菜没有大的了,有一片老山芹能采了,还有一片猴腿菜也能噶上手了。
最后要下山的时候,薅了一些山葱,能有个两三斤,可以做添头。
一路风驰电掣到了县里,清妍和孩子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爸爸,爸爸,我昨天得到小红花了。”
“这么棒啊!”
衡衡被被爸爸夸了,乐眯缝眼了。绾绾在旁边,也捂着嘴乐,好像她也被夸了似的。
“爸爸,鱼。”
“鱼?闺女,啥鱼?”
余庆林没明白他闺女啥意思。
“爸爸,我们要吃鱼,妈妈说等爸爸抓到鱼才能吃。”
衡衡给爸爸解释。
“不就是要吃鱼吗,爸爸回去就去抓。”
“爸爸真好!”
绾绾这小马屁把爸爸拍舒服了,余庆林举起闺女,惹得绾绾惊呼不已,又哈哈哈大笑。
“好了,赶紧放下来,你不累啊?”
清妍轻轻的拍了余庆林一下。
“不累,一点都不累,媳妇,我昨天卖了十一块七毛钱。”
后面的话,余庆林说的很小声。
“真的?余庆林同志厉害了!”
清妍比了一个大拇指。
“攒几天,我都给你拿过来。”
余庆林短暂的和媳妇孩子说会话,骑着自行车去昨天的地方了。
清妍牵着两个孩子,送他们去托儿所。
昨天听清妍说过她家男人在这附近卖野菜,县医院的很多同事都找过来了。
“还有荠荠菜吗?”
“今天没有了,得过几天才有。今天有老山芹和猴腿菜,柳蒿芽和鸭嘴菜也有。”
余庆林摊位前围了不少人。
“大兄弟,啥时候有刺老芽卖?”
“大姐,刺老芽还得三两天,现在还掰不上手呢,才冒芽。”
“刺老芽也是一毛钱一斤吗?”
问话的大姐害怕刺老芽贵,那东西不好采,量也少。
“嗯呐,都一毛钱一斤,我也好算账。”
余庆林欻空回了一句。
“这小伙子实在人,秤给高高的,菜也弄的干干净净,回家都不用咋收拾了。”
一个老大娘昨天买了一些鸭嘴菜和婆婆丁,今天又来买了一斤老山芹,晚上包包子。
“小余啊,你今天比昨天早啊?”
“张大娘,你来了。”
余庆林忙着yao秤,也没顾上张大娘。
走了两拨人以后,余庆林可以喘口气了。拿出刚才清妍给他的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半壶水。
“小余啊,你明天能给大娘寻摸一只鸡不?俺家你大爷明天过生日,想给他炖只鸡。”
“大爷好福气啊,有大娘惦记着。你要公鸡还是母鸡,多大的?”
余庆林脑子迅速转一圈,村里家家都养鸡,这事不难。
“要公鸡,大一点的。”
家里人多,小了不够吃。
“大娘,四五斤重的大公鸡,得三块钱,行吗?”
“行,明天早上给我带来。”
张大娘又买了一些鸭嘴菜,余庆林塞给她一把山葱。
“来一斤老山芹。”
“好嘞,秤给你高高的。”
余庆林又开始新一轮的忙乎,张大娘拿着东西离开了。
和昨天差不多的时间,余庆林卖完菜,直接回大队上工去了。
这几天正在种苞米,余庆林想着,哪天请假,把山上的那块地种上。
“庆哥,我跟你说,我家的猪羔子长得可好了。多亏了听你的,煮熟的猪食小猪羔子造的可香了。”
高大军欻空摸过来,和他庆哥唠会嗑。他庆哥天天往县城跑,他都搭不着他的影。
“好好经管着,到年底,咱们杀猪买肉,能挣不少。”
这两天卖菜,余庆林也看出一点门道。县里的人都有工资,真舍得花钱买吃的。他们自己杀猪买肉要比卖毛猪合适,就是稍微麻烦一点。
“我听你的,你说咋整就咋整。”
高大军懒得想事情,跟着他庆哥不吃亏。
两人没说几句,又分开干活。
中午下工,余庆林直接去找他三哥。
“三哥,你这两天整鱼了吗?”
“昨天整了,你要吃啥鱼,都在仓房里呢。”
余三哥不用上工,负责农具,早上大伙拿完农具签字以后,他把坏的修好,就没啥事了。
“我闺女要吃鱼,我没时间整。”
余庆林进了仓房,看大桶里有不少大鱼,盆里还有一些杂鱼。心里有些想法,不过还要等他问过再说。
“绾绾要吃鱼,那你多拿几条,这么多,我们也吃不了。”
余三哥就是爱好整鱼,整回来,他还真就吃不了多少。
“那我捞几条大的,再给爷奶拿点小杂鱼。”
哥俩从仓房出来,正好碰见从外面进来的余父。
“庆林,你这两天干啥去了,咋天天迟到?”
“爹,我有事,明天还要请假呢。队里的工分,我不挣那么多,够人头分就行了。”
余庆林正好把请假的事情说了,省的还要再跑一趟。
“啥叫够人头分就够了,粮食不够吃咋整。刚刚看你正经过日子,这才多长时间,又不务正业了。”
余队长又开骂了,余庆林也不解释,他爹就这样,从小到大就喜欢骂他,也不管拥护啥。
“他都快三十了,知道自己干啥,你老骂他干啥。这是老太太听见,又要骂你了。”
余母也是不知道说啥了,又开始了,咋那么爱骂人呢。
“你以为我愿意管他啊,你没听见队上的人咋说他的。说他余庆林不干正事,靠着老婆养。”
余父也是听见大伙的闲言碎语心里不得劲,好名声建起来不容易,毁了可容易。
这几年好不容易把不务正业,二流子的名声脱掉了,这又来个靠媳妇养的名声。
男人,哪有不养家糊口的。
“爹,他们那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犯红眼病,你听他们那些干啥。人家庆林两口子过得好着呢,他们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余三哥觉得庆林和清妍两人挺好的,有事一起商量,孩子也教的好。有些人啊,就是见不得人好。
余庆林可不知道他爹的想法,也没时间听队里的闲言碎语,他忙着呢。
“奶,我三哥弄的小杂鱼。我想吃做的酱焖杂鱼了。”
“奶给你做。”
老太太听说孙子要吃,那必须做。
“好嘞,奶,我去收拾鱼。”
余爷爷在园子里种菜,听着老婆子和庆林的对话,乐了。
有奶奶在,他爹刚才骂他的事情就过去了,没放心上。
三哥的鱼,他想办法给他卖了。一会去二叔家看看,他家好像有大公鸡。
卖给张大娘三块,他两块五从村里收,一只鸡挣五毛,不少了。
一边收拾着小杂鱼,一边想着生意经,还要去要两只狗崽子,县城的家里也得养两只狗,看家护院。
到时候让二黑带带小狗,不然,清妍带着两个孩子,他也不放心。
等吃完一顿酱焖鱼,余庆林又去上工了,明天请假,去山上种苞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