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林去五林市,车上跟着好几个凑热闹的。
高大军,杨树,余树林,还有几个村里玩的不错的,一起去见识见识城市的风光。
二道沟大队到五林市差不多有六七十里地,开着拖拉机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尤其还有二十里不太平整的林区道路,车速提不上来。
一路上,除了开车的余庆林,其他人都坐在车斗里,迎风高歌。
好几个大老爷们,像是郊游的小学生兴奋的很,不成曲调的歌声惊走了树上停息的小鸟。
九点多钟就到了市里,余庆林要去农科所,他昨天和曹副所长通过电话了。
“庆哥,我们去逛逛,一会咱们在哪碰头?”
高大军看着明显比县里好很多的市区建筑,居然还有那么高的楼房,得有他家四五个房子那么高。居然偶尔还有小轿车跑过去,自行车也很多。
虽然他去过京市,也去过特区,但是那时候有事要办,根本没有注意大城市的模样,光顾着紧张了。
其他人还不如高大军呢,他们最远就去过县里,第一次来市里,虽然他们大队离市里还不到一百里地。
“你们去逛吧,市中心那边有个第一百货大楼,市里最大的,很好找,我一会办完事去那边等你们。”
余庆林想了想觉得十第一百货的位置最明显,知道的人也多,容易找到。
“那行,我们去溜达了,一会在那边碰头。”
“你们看好自己的兜,现在小偷小摸的人不少。溜达的时候最好别走散了,进百货大楼逛的时候注意点,别碰到人家的货物。”
余庆林叮嘱一番,这里不比他们屯子,很多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
高大军他们把余庆林的话听进去了,毕竟,庆哥比他们有经验,来市里的次数也多。
几个大老爷们也没坐车,买票的钱够给孩子买两块糖了。刚才庆哥说了第一百货大楼的方向,他们边走边打听道就行了,也不着急。
“杨哥,你看道上好多摆摊的,还有卖野菜的呢,那玩意山上有的是也有人买?
唉呀,还有卖吃的的,卖袜子的,那是衣服吧,现在真是不一样了,再也没有人抓投机倒把了。”
高大军看着热闹,嘴上还不停的叨叨着。
“这市里的东西就是多,他们穿的衣服也比咱们屯里好看,红的,粉的,绿的颜色真好。我闺女过年的时候哭闹着要两条红色的头绫子子,两毛钱一条,她妈嫌贵没给买。”
余树林突然觉得挺心酸的,他们干了一年带八夏的,挣的那点钱连给孩子买根头绫子都舍不得。
“唉呀树林哥你就别瞎想了,道边就走卖头绫子的。你一会买四根,两根红的两根粉的,你闺女指定高兴。
我家丫丫都不知道美,头发比小蛋子都短,衣服就没有干净的时候,头绫子钱都省了,哈哈……”
听着高大军没心没肺的笑声,余树林心里那点酸涩也消散了。一会去买四根,他来的时候他娘给了他五块钱,让给家里的孩子买点好吃的。
“走吧,咱们四处看看,好不容易来一趟市里,想那么多干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没酒现掂对。”
杨树觉得大军这心大的没边,啥事不想一天瞎乐呵。他也不是不想,他是跟着庆林走,不用他自己寻思。
杨树看着道边的各种各样的小摊心里挺有感触的,他和小红是不是也能干点啥呢。
“杨哥,你看,有卖包子的,咱们买两个尝尝。”
早上起的早,早饭都消化的差不多了,肚子饿了。
高大军蹭蹭的走过去,买了几个大包子,一人分一个垫吧垫吧,等庆哥过来了,他们再一起。
高大军去年挣了两千块钱,加上卖猪的钱,他们家现在也有几千块钱的存款,这是除了庆哥别人不知道的。
他知道自己脑子不够用,除了一把力气啥也没有,他就厚着脸皮跟上他庆哥的脚步,吃不上肉也有肉汤喝。
明天回去以后他也要开始开荒地了,明年多养几头猪,多种几垧地,养活他们一家四口轻松加愉快。
杨树几个人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大军都买了,他们也就厚着脸皮吃了。
“咱们屯子离市里太远了,不然咱们是不是也能摆个摊买点啥。别的不说,就是山上的野菜,蘑菇,园子里的菜,一天也能整个块八角的,给家里的孩子买斤肉吃。”
余树林看到很多买野菜的,买的人还不少呢。
“可不咋地,市里人有钱,他们吃菜不方便。不过,咱们可以去县里卖,四十里地也不远,就是没有自行车。”
高大军一直想买个自行车,可惜没有自行车票。不行,他一会问问庆哥,知不知道市里有没有卖旧自行车的。他听嫂子说过,有人专门用废旧自行车零件组装自行车卖的。
几个大老爷们围绕着第一百货大楼转悠了好几圈,没敢进百货大楼里溜达,他们几个兜里没几个钱,加一起都不到三五十块。
不过,百货大楼周围卖东西的也多,他们从小摊上买了几样小东西,都是毛八的。余树林给他闺女买了四根头绫子,高大军还跟人砍价,四根头绫子花了五毛钱,比供销社便宜不少。
他们边逛着边等余庆林过来,等着他带头去百货大楼里溜达溜达。
余庆林从农科所出来已经是一个小时后的事情了,曹副所长给他拿了好几种除草剂,有经过实验的,有没经过实验的,他要标记好,回去慢慢实验。
“曹哥,那我先回去了。这几种除草剂我会仔细做记录的,不会瞎糊弄的。”
“你不会,你拿回来的的记录写的不错,就是字迹有点乱,错别字有点多。”
曹学文对余庆林也算了解一些,看着他记的实验记录是用心的。人和人相识也是一种缘分,他们合眼缘,!说话就比较随意一些。
“哈哈……字也就那样了,我没信心写的好,以后尽可能写工整一点。错别字可以改进,回家让我儿子教我查字典,或者等他放假了让他帮我写。
我儿子在少年宫学写字,写的可好了!”
和大多数父亲一样,余庆林也喜欢夸自己的孩子。
“那真是恭喜你了,有那么优秀的儿子。下次你再来的时候,我送你儿子一本一本字帖,我家有不错的字帖。”
曹学文是个文化人,也喜欢爱学习的。
“那就先谢谢曹哥了,我儿子一定喜欢。”
第二次见面,余庆林说话也放得开了,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拘谨。
闲话过得差不多了,曹学文还有工作,余庆林也要去找高大军他们了,两人在此别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