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年初,药材市场像是开了锅的水,价格一天一个样,尤其是常用的白芍、当归、甘草等,涨得吓人。
秦当归看着采购单直嘬牙花子,他来自未来,见识过市场经济,但也没想到这初期的无序波动如此剧烈。
“这哪是涨价,这是抢钱啊!”当归对着账本发愁,“白术,你看这白芍,去年还是块八毛一斤,现在都快五块了!这么下去,咱们开方子都得掂量着来了,好多老百姓要吃不起药了。”
秦白术没说话,只是拿着刚收到的亳州药材市场来信,眉头成川。
信上说那边有大批量货源,价格比本地稍低,但必须尽快去人现款现货交易,去晚了就没了。
“我去一趟亳州。”白术放下信,语气果断,“家里你盯着。尽量多进些白芍、甘草回来,能撑一阵是一阵。”
当归有些担心:“就你一个人?带那么多现金?现在路上乱得很……”他现代人的风险意识让他觉得这很不安全。
“顾不了那么多。”白术已经开始收拾简单的行囊,“总不能看着病人断药。”
几天后,白术风尘仆仆又脸色阴沉地回来了。
带来的药材却不多。
就在当归要开口问缘由时,白术突然拉着他进了后院仓库,掀开角落里的布帘——底下藏着半袋用油纸仔细包裹的白芍,根茎饱满、色泽自然,一看就是上等货。
“不是没拿到好货,”白术声音压得低,“亳州有个老药商,看不惯那帮人囤货抬价,偷偷匀了我这点,还说要是咱们敢直接收药农的货,他后续能找渠道给咱们补些稀缺药材,但让咱们千万别提他的名字,怕被其他囤货的人报复。”
当归愣住,随即心里一暖——混乱的市场里,原来还藏着这样的微光。
“上当了!”白术难得地语气里带着火气,“亳州那边是有货,但几个大货栈都把货囤着,串通好了压着不放,就等价格再往上翻跟头!零星放出来一点,也是次货,硫磺熏得厉害,价格还死贵!我看那架势,这波涨价,就是这帮囤积居奇的药商搞的鬼!”
当归心里一沉。
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优势操控市场的行为,他在现代社会没少听说,没想到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初露狰狞。
他那种现代商业社会培养出的、对“市场规律”又信又疑的矛盾感再次浮现——市场能搞活经济,也能滋生罪恶。
“不能就这么算了!”当归憋着一口气,他现代人的思维活络起来,“他们能囤,咱们就不能想别的法子?”
他让学徒去打听本县和周边几个乡种植药材的药农情况。
反馈很快回来:药农们其实也苦不堪言,药商压价收购,他们辛辛苦苦种一年,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市面上药价飞涨,好处却全被中间囤货的药商拿走了。
当归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他立刻写了几十份“告药农同志书”,大意是:白术当归诊所现需大量优质白芍、甘草等药材,愿以高于药商收购价一成、但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直接收购,省去中间环节,现款结算!让利给药农,也让利给老百姓!
他让学徒赶紧贴到周边各乡镇的公告栏去。
起初,药农们还将信将疑。
但有几个胆大的药农,扛着自家晾晒好的药材来诊所一试,果然当场拿到了厚厚一沓现金,价格比药商给的确实高!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接下来几天,诊所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来自周边乡镇的药农,背着、挑着、拉着自家产的药材前来售卖。
白术和当归带着学徒们现场验货、过秤、付钱,忙得脚不沾地。
虽然累,但看着仓库里堆积起来的优质药材,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动静很快惊动了县里那几个囤货的药商。
他们派人来看,发现真是诊所直接在收购,而且价格比他们给的收购价高,断了他们的货源,气得跳脚。
这天,一个胖胖的药商带着两个伙计,气势汹汹地来到诊所门口,指着排队卖药的药农和忙碌的当归喊道:“秦当归!你们这是什么意思?破坏行规!抬高市价!你们这样搞乱市场,以后大家都没饭吃!”
排队的药农们有些骚动,有些害怕。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秦白术走了出来。
他手里拿着刚从一药农手里收来的、色泽自然微黄的白芍,又从那药商带来的袋子里抓了一把他们卖的、雪白得异常的白芍。
“破坏行规?”白术冷笑一声,声音洪亮,“我看是有些人坏了良心!”
他猛地朝学徒喊:“拿个煤球炉子,拿个蒸锅来!再打盆清水!”
东西很快拿来。
白术当众将两把白芍分别放入两个蒸碗,加上水,放在炉子上蒸煮。
几分钟后,结果震惊了所有人:药农那把白芍,煮出的水色清微黄,药味纯正;而药商那把“雪白”的白芍,煮出的水竟然变得浑浊泛黄,水面还浮起一层细微的油膜样物质,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酸味!
“大家都看看!”白术指着那两碗水,怒声道,“这就是他们囤的好货!用硫磺反复熏蒸,看起来白净好看,便于囤积,实则药性大损,甚至产生毒质!你们抬高的不是市价,是黑心价!你们卖的不是药材,是害人的东西!”
那药商脸唰一下变得惨白,额头冷汗直冒,在众人鄙夷和愤怒的目光中,狼狈不堪地溜走了。
药商刚走没几分钟,诊所门口来了个穿中山装的陌生男人,说是替“亳州来的朋友”传个话——正是之前偷偷给白术供货的老药商。
男人递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那胖药商是省药材公司李经理的远房亲戚,他回去肯定要告状,你们收药时多留个心眼,别让他们抓着‘无资质收购’的把柄,我这边已经帮你们联系了地区药材站的人,过两天会有人来‘考察’,要是能通过,以后你们收药就能名正言顺了。”
当归捏着纸条,突然明白——他们的抗争,早已被更上层的人看在眼里,这场仗,比他们想的更复杂。
药农们群情激愤,更加坚定了直接把药材卖给诊所的决心。
当归看着这一幕,深深感受到,有时候,来自未来的知识和理念需要与扎根于泥土的传统智慧(白术对药材的极致了解)相结合,才能击穿时代的迷雾与黑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赤脚走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