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十年代中期,改革的步伐加快。省卫生厅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决定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传统医学师承人员执业资格考核\"。
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一大批确有专长、但缺乏正规医学院校学历的民间中医的行医资格问题。
文件传到县里,立刻在那些跟师学徒出身的郎中们中间炸开了锅。
\"白术当归\"诊所里,几个跟着当归和白术学了多年的年轻学徒更是激动不已。
他们有的是初中毕业就来学医,有的是知青返城后找不到工作被家人送来,都没有正规学历。
这次考核,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转正\"机会,意味着可能拿到国家认可的行医执照。
当归非常支持这件事,他来自未来,深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但也明白不能一刀切地抹杀师承教育的价值。
他主动承担起为这几个学徒辅导备考的任务,将考试要求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科目,与自己和白术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讲解。
就在考前一周,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传来:考点设在市卫生学校,而实操考试所需的药材和器具,都要考生自行准备。
这对家底薄的学徒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更麻烦的是,当归发现考试要求的几味药材,如优质黄芪、道地当归等,市面上突然紧俏起来,很难买到符合要求的。
白术得知后,什么都没说,第二天一早带着学徒们上了后山。
\"医道之本,在于识药。\"他一边走一边说,\"书上写的黄芪啥样,不如自己亲手挖一棵记得牢。\"
他在山上指点学徒们辨认野生药材,教他们如何炮制才能发挥最佳药效。
最后,他打开诊所里一个上了锁的老药柜,取出珍藏多年的几味道地药材,分给学徒们:\"拿去吧,考试要用好的。\"
考核在市里举行,分为笔试和实操面试两部分。笔试结束后,成绩公布,\"白术当归\"诊所参考的五名学徒,成绩全部名列前茅,尤其是方剂和临床病例分析部分,得分很高。
这引起了考核专家组,特别是组长——一位来自省中医学院、头发花白的李教授的注意。他在面试环节,特意仔细观察了这几位来自同一个诊所的考生。
面试现场气氛严肃。李教授扶了扶眼镜,看着面前一位叫石头的学徒,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你的笔试成绩不错。但是,根据档案,你只有初中文化,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院校教育。我很想知道,你们是如何掌握这些相对深奥的理论知识的?尤其是经方运用和辨证思路,这需要大量的理论积淀和临床训练。\"
石头有些紧张,看了看坐在一旁观摩的当归。当归对他鼓励地点点头。
李教授见石头有些语塞,便换了一种方式考察。他拿起手边的《伤寒论》,随意翻开一页,说道:\"这样吧,你背一下《伤寒论》自序的一段,并谈谈你的理解。\"这带有一定的考校和为难意味,想看看这些\"野路子\"到底功底如何。
没想到,石头深吸一口气,站直了身体,目光变得沉静,开口背诵起来,声音清晰而流畅:\"......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他不仅背诵得一字不差,背完后,更是结合自己跟随白术、当归出诊时见过的几个外感热病病例,阐述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以及经方\"药简力宏\"的特点,讲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李教授有些惊讶,又随机点了另外两名学徒,让他们背诵《黄帝内经》或《金匮要略》的片段并谈理解。结果这几名学徒均能从容应对,背诵熟练,并且都能结合具体的临床实践,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语言质朴,但见解实在,绝非死记硬背所能及。
就在这时,考场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工作人员匆匆进来,在李教授耳边低语几句。李教授脸色微变,起身对众人说:\"实操考场出了点意外,一位负责考核针灸的老师突然晕倒了。\"
众人都愣住了。李教授环视在场的考生,目光落在\"白术当归\"诊所的学徒们身上:\"现在需要一个懂针灸的立即施救。你们......\"
他话音未落,一个叫春生的学徒已经站了起来:\"让我试试。\"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春生快步走到昏倒的老师身边,把脉、观色、探息,动作干净利落。
然后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针包,选准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下针稳准。
\"这是气厥,\"春生一边行针一边解释,\"老师最近劳累过度,加上考场闷热,气机一时闭塞。\"几分钟后,昏倒的老师悠悠转醒,在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李教授看着春生熟练的针法和冷静的判断,久久不语。
面试结束,李教授感慨地对着当归和白术的方向(他们作为师承指导老师也在场),也对所有考官和考生说:\"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我一直认为,学院式的系统教育是培养医生的正途。今天看了几位考生的表现,尤其是他们对经典的熟悉程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还有这份处变不惊的医者本色,让我深受触动。\"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声音提高了一些:\"看来,真正的学问,不仅仅在课堂和书本里,更在日复一日的临床实践中,在师徒间的手把手传承中,在对每一个病人、每一个病案的用心体察中!这次考核,你们用实力证明了师承教育的价值!\"
最终,包括石头在内的五名学徒,全部顺利通过了考核,获得了由省卫生厅颁发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极大地鼓舞了那些没有学历但身怀技艺的民间中医。
这次\"学历破冰\"的成功,不仅为诊所的几位学徒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唯学历论的僵化观念,为源远流长、扎根民间的中医师承教育体系,争得了一份应有的认可和尊严。
当归看着学徒们激动地捧着证书,心中欣慰,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几张纸,更是对一种古老传承方式的肯定,预示着中医发展的道路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赤脚走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