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麟趾迅速澄清:议员先生,地铁项目尚未正式招标。
目前仅是前期规划阶段。
由于涉及商场、工业区及住宅区布局,而这些区域多与青山集团相关,我们才邀请其参与讨论。
林先生的建议体现出了前瞻性与科学性,因此委托其负责规划工作。
至于具体修建方案与时间,需待规划完成后才能确定。
照此说法,若青山集团参与竞标,胜算岂非极大?锡德里克冷笑道,世界首条地铁诞生于伦敦,后续建设皆借鉴英国工程师经验。
如今却要依赖毫无专业背景的华人,总督是否该向女王陛下解释?
面对逼问,戴麟趾镇定回应:地铁规划必须立足长远发展,而非拘泥现状。
林先生的见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若完全依照英国工程师方案,站点设置将与工业区、住宅区产生严重冲突。
议员阁下若质疑我的决策,可向女王陛下呈报。
若获否决,我自当遵从。
但请阁下明确,香江今日的繁荣离不开青山集团的贡献,地铁建设必须考量这一现实。
所以您认为我们不具备资格?
见两人争执不下,太古洋行的威廉插话道:“两位大人,请稍安勿躁。”
戴麟趾瞥了威廉一眼,冷冷道:“威廉先生有何高见?”
威廉微微一笑:“此次邀港督大人前来,正是希望您能重视我们英国人的立场。
我们首要考虑的应是英国的利益,而非华人。
青山集团虽占据优势,但我们英国人若不参与,岂不让别国嘲笑我们无能?”
他继续道:“正如锡德里克·海伍德大人所言,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诞生于英国伦敦。
如今香江修建地铁,却忽略英国的技术与建议,女王陛下若知晓,恐怕会问责。”
戴麟趾起初并未深思此事,他以为地铁建设只需考量香江的交通发展。
然而,英国工程师的方案仅关注交通本身,未涉及其他利益。
直到林朝文提出地铁可带来额外收益,戴麟趾才意识到,地铁项目不仅能改善交通,还可缓解财政压力。
香江每年向英国上缴大量税收,剩余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随着人口增长,公共设施的投入日益增加,部分区域因设施不足频频引发问题。
若能通过地铁项目获利,剩余资金便可投入其他公共建设。
然而,香江毕竟在英国管辖之下,若不兼顾英国利益,地铁项目恐难推进。
想到这里,戴麟趾明白此事并不简单。
他转向威廉:“依你之见,香江地铁应如何修建?”
威廉胸有成竹:“据前期研究,香江计划修建三条地铁线路。
不如将其中两条交由英国公司承建,剩余一条由香江政府与青山集团合作。
如此既能展现英国技术,也不失体面。”
他补充道:“青山集团缺乏盾构机等先进技术,若采用传统人工挖掘,一条线路恐需耗时五至十年。
这样的效率,根本无法满足香江的交通需求……”
1759年
锡德里克·海伍德沉吟道:“地铁工程不同于普通道路建设,它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极为严苛,必须严格把关。
青山集团虽然实力雄厚,但在这一领域毫无经验,难道我们能忽视这些关键因素吗?”
会德丰洋行的马登随即附和:“港督阁下,您的立场似乎有所偏颇。
既然决策要考虑香江整体利益,为何不考虑我们的意见?林朝中的青山集团拥有工业园区和住宅区,我们同样具备这些资源,甚至更多——港口、码头,乃至香江大部分基础设施均由我们承建。
如今地铁项目却将我们排除在外,这恐怕难以服众。”
面对质疑,戴麟趾从容回应:“我深知诸位之间存在分歧,若直接邀请各方共议,难免争执。
原计划是请林先生先行提议,再与诸位商讨。
但听完林朝羽的规划后,我认为他对城市发展和地铁线路的构想极具前瞻性,而这一点,我确信诸位尚未具备。”
“或许诸位不认同,容我反问:你们如何看待香江的地理位置?”
众人一时不解其意。
锡德里克·海伍德直言:“何必绕弯?请明示。”
戴麟趾微笑道:“香江地处要冲——东接日本与华夏北方,南连南洋诸岛,西北通越南、缅甸、老挝,西达印度乃至非洲。
地理位置决定城市潜力,香江正可成为连接这些区域的枢纽。
为何不借此优势,将其塑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
“但这与地铁何干?”
“息息相关。
”戴麟趾继续道,“香江如今的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仰赖青山集团的支撑,但这远远不够。
林朝羽提出要将香江打造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物流枢纽和高端制造业基地。
诸位或许只着眼于眼前利益,但若香江的国际地位持续提升,对你们难道不是更有利?”
1760年
锡德里克·海伍德冷冷回应:“你所言毫无意义,无论香江的国际地位如何,它始终由英国管辖,而非林朝羽的青山集团。
总督阁下,请先认清自己的立场,否则你的判断必将出现偏差。”
堂堂英国官员,不维护国家利益,反倒迎合林朝羽的想法,这算什么?立场如此摇摆不定,甚至可能损害英国的利益。
若他真否决太古洋行威廉的提议,锡德里克·海伍德不介意提请上议院撤换香江总督一职。
修建香江地铁,本质上是为巩固英国的管理。
如今香江人口已达682万,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即便汽车尚未普及,但自行车、摩托车的泛滥仍导致道路堵塞。
每逢高峰时段,问题尤为突出;雨天时,某些路段甚至拥堵数公里。
民众抱怨基础设施落后,实则根源在于香江土地资源匮乏,难以缓解城建压力。
正因如此,地铁项目才被提上日程。
但此事必须由港督府或英国资本主导,而非林朝羽。
若让他插手,香江华人只会将地铁归功于他,与港督府或英国政府毫无关联。
长此以往,英国如何维持对香江的治理?因此,地铁项目必须由英国资本掌控。
然而,戴麟趾对锡德里克·海伍德的警告毫不在意。
他环视众人,缓缓说道:“诸位或许误解了我的意思。
提升香江国际地位,最大受益者并非青山集团,而是英国。
英国管辖的区域不止香江,但其他殖民地发展滞缓,矛盾频发。
若放任问题堆积,我们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将大幅削弱。
反之,若香江地位提升,其他殖民地会如何选择?继续接受英国管理,还是谋求独立?身为英国官员,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吗?”
“所以,你仍坚持让林朝羽主导地铁项目?”
1761年
“并非如此,各国的地铁工程都必须经过严苛的审核流程,唯有符合标准方能进入招标环节。
若连基本要求都无法达成,即便我支持林朝羽又有何用?既然你们对自身技术充满信心,何必担忧无法中标?莫非你们怀疑我会在如此重要的项目上暗箱操作?”
“锡德里克·海伍德议员,我的立场始终未变。
此外,香江经济正飞速增长,初期地铁建设绝不会仅限一两条线路,极可能同时推进三至五条。
而每条线路耗资巨大,仅靠港督府或英国政府拨款远远不够,因此……”
戴麟趾的阐述清晰明了,但锡德里克·海伍德与英国资本对此置若罔闻。
“港督先生,我必须重申,香江仅是英国管辖的普通城市。
即便发展迅速,英国的尊严远比香江的繁荣重要。
即便你支持林朝羽修建地铁,英国乃至女王陛下也绝不会认可。”
双方僵持不下,最终不欢而散。
返回港督府后,戴麟趾的阴沉神色引起了助手的注意。
“港督大人,发生了什么事?”
戴麟趾瞥了助手一眼,简要叙述了今日的争论,随后问道:“你认为英国的颜面重要,还是香江发展后为英国带来的荣耀更重要?”
“这……”助手面露难色,“此事我无权评判。”
“但说无妨,你跟随我多年,见解一向独到。”
“那我直言了。”
见戴麟趾颔首,助手继续道:“议员所言不无道理,香江终究要回归华夏,过度发展只会培养强大对手。
况且青山集团目前并无实力承接此类项目。
与其得罪英国资本,不如顺应其意。
但既然我们与青山集团合作,仍可暗中支持他们参与竞标,助其提升技术与设备水平。”
“你也认为青山集团缺乏真正的重工业基础?”
助手一怔,眉头微皱:“港督大人,难道青山集团已涉足重工?为何从未对外公开?”
1962年
戴麟趾沉吟半晌才开口:此事难下定论,但他既敢如此笃定,想必确有倚仗。
纵使缺乏重型工业技术,亦可向德国采买设备。
至于专业人才,他自有门路招揽。
既然如此,我们只需按章办事即可,何必开罪任何一方?港督阁下信任林朝羽,但终究要看实际能力。
所言极是,先前是我多虑了。
戴麟趾摆摆手道:此事暂且搁置,待林先生提交完整规划方案再议。
地铁工程确实千头万绪。
立项后须先行勘察香港地质地形,科学设定站点间距与位置。
前期规划完成后,还需经过多重评估审核。
整套流程走完,工程方能正式启动。
随后政府将对线路分段招标。
若投标单位不足,则改为整段承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