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地铁规划不能唯利是图,还需连通医院、公园、体育馆等公共设施。
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兼顾居民区,必然获得广泛支持。
各位觉得如何?
真是妙计!临时交通管理局局长追问:那么林先生认为,初期应优先建设哪些线路?
林朝羽沉吟片刻道:具体情况还需实地调研考察,不能仅凭我个人判断。
经过与临时交通管理局等多部门深入探讨,林朝羽成功将城市规划及铁路线路规划权收入囊中。
此举意在为即将开发的工业园、住宅区及商业中心提供便利。
地铁口附近的房产价格可高出数百港币,一套房便能多赚数万。
按此计算,林朝羽预计收益将达数十亿乃至上百亿。
当然,这并非主要目的。
他更看重的是地铁网络覆盖旗下工业区,为员工通勤提供便利。
返回公司后,林朝羽立即吩咐许漫丽召集王荣及规划局等相关人员开会。
两小时后,他在会议室宣布了港督府筹建地铁的消息,并强调:地铁项目对青山集团至关重要。
既然已取得规划权,下一步必须拿下建设权。
在场众人无不赞叹林朝羽的魄力。
林总亲自出马就拿下如此重大项目,若由青山建工承建,必将大幅提升我们的实力。
何止实力?别忘了内地市场。
未来内地必然需要建设地铁这类高效公共交通。
有了丰富经验,加上与内地的良好关系,中标指日可待。
岂止建工?青山重工的工程车辆等业务也将因此获益。
林朝羽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今日召集各位是要商讨香江的整体规划。
维多利亚港的摩天大楼群仅是开始。
随着建筑技术进步,我们将向更高天际线迈进,目标是让香江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有人问道:不是亚洲金融中心吗?
林朝羽淡然一笑:过去因实力有限只能着眼亚洲。
如今香江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是时候放眼全球了。
有人当即提出异议:“林总,香江的地理位置固然优越,但周边发达地区屈指可数,唯有日本可称得上发达,其余区域尚在发展之中,如何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林朝羽从容回应:“我的目光投向的是未来而非当下。
若香江周边缺乏发达城市,我们便助力其发展为发达城市,例如大陆的广州、上海等地,皆具备成为发达都市的潜力。”
他注意到对方神情困惑,继续解释道:“目前香江的产业仍以基础加工为主,而非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
但随着半导体、通信设备研发以及汽车产业的推进,未来五到十年内,发展必将突飞猛进。”
对方追问:“仅凭一个产业,就能让一座城市迈入发达之列?”
“为何不能?”林朝羽反问,“以半导体产业为例,若整合上下游全产业链,衍生的行业可达数万之众。
每个行业又不局限于半导体领域,但半导体本身代表高端技术。
待产业成熟,催生的企业规模将超乎想象。”
见众人仍有疑虑,他举例道:“如今我们的通讯主要依赖信件和固定电话,诸位觉得便捷吗?”
众人纷纷摇头。
固定电话需专人值守,外出便会错过;信件在香江本地需一两天,若寄往英国则需半月之久,效率低下却别无选择。
林朝羽微笑道:“解决之道其实简单。
诸位皆知无线电技术,若将其浓缩至半个手掌大的设备中,配以电池,即可实现即时通讯。
这项技术的核心载体正是半导体芯片。
当价格降至大众可接受范围,谁还会固守传统电话?香江现有人口六百八十二万,若人均一部,每台售价两千至三千港币,市场规模何等可观?”
关于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的利润,单台盈利约为500港币。
若仅在香江销售,利润已相当可观,而全球人口约40亿,若有四分之一人群使用,利润将极为庞大。
此外,这类设备存在损耗,假设使用寿命为5年,之后用户可能需要更换新机。
除便携设备外,还需建设信号塔,类似天线结构,以实现远距离无线电传输。
每个信号塔覆盖范围有限,约一千米一个,因此需大量部署。
半导体技术是核心,未来发展将趋向便携化与智能化。
林朝羽多次强调半导体行业的巨大潜力,但众人未料到单一产业能推动整个城市迈入发达行列。
广州除半导体外,还拥有港口、机场及广阔土地,可承接香江的产业转移。
若香江的国际地位持续提升,广州的经济也将随之腾飞。
然而,林朝羽的规划不仅限于土地扩张。
香江面积有限,需高效利用每一寸土地。
他指向地图说道:“维多利亚港已形成摩天建筑群,但仍需进一步发展。
”随着经济腾飞,摩天大楼数量将不断增加,因此需提前规划布局。
目前,维多利亚港是香江金融核心区,但仍有大量储备用地。
未来该区域预计新增20至30栋摩天大楼。
此外,企业总部选址也需考量。
王荣提议:“企业总部应设于海岸线,既能展示经济实力,又可打造旅游地标。
”全球拥有密集摩天大楼群的城市屈指可数,香江有望跻身其中。
林朝羽摆了摆手说:“旅游固然重要,但经济效益同样不可忽视。
摩天大楼能吸引大量人流,如果在周边配套高端商场、酒店和高附加值服务设施,这些上班族必然会在附近消费,产生的利润有一部分就来自土地增值。
因此企业总部最好设在商业繁华地段,比如中环广场附近。”
中环广场如今是香江最热闹的商圈,每年游客流量近千万。
要是在周围打造企业总部摩天楼群,未来这里完全可能成为亚洲的消费中心。
不过,如果企业总部过于集中,交通压力会很大。
所以香江需要分散布局,规划三到五个总部集群。
林朝羽指着地图上的几处位置说:“这几个地方适合建摩天楼群。”
一旦这些区域高楼林立,周边配套必然升级。
好在这些地段周边土地储备充足,正好用于企业总部建设。
他补充道:“具体的规划细节就交给各位了,原则是避免大规模拆迁,确保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能在15分钟内抵达。
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提。”
林朝羽只勾勒了大致框架,具体规划需要集思广益。
众人讨论了三小时,才敲定香江十分之一的区域方案。
他安排王荣主持会议,要求一个月内完成全城规划图和地铁线路设计。
地铁是百年大计,拿下这项工程还能带动相关产业。
林朝羽随即向同舟共济会核心成员说明了计划。
包玉刚听后惊讶道:“林老弟,你该不会想自己建地铁吧?听说一公里造价至少一亿港币,香江再小也得30亿以上,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
1756年
林朝羽微笑着说道:“地铁作为公共设施,企业如何能够直接介入?”
“那你的想法是?”
“建议港督府发行政府债券,由我们认购。
这样一来,利息至少能达到六成以上。
此外,我们还可以与港督府谈判,争取分享地铁后续运营的部分收益。”
“或者,也可以由我们几家银行联合向港督府提供信用贷款。”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参与到整个地铁项目之中。
然而,包玉刚思索片刻后,摆了摆手道:“算了算了,我自知分量不够,说了也是白说。”
实际上,地铁建设并非由单一单位全权负责。
一条地铁线路通常由多家建筑公司共同承建。
虽然林朝羽有能力独自拿下整段地铁工程,但这样做可能会引发诸多不利影响。
既然如此,不如让同舟共济会的成员一同参与。
大家共享利益,既能增强彼此的经济实力,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林朝羽表示,从下个月起,他将忙碌异常,地铁项目需要有人负责与港督府交涉,争取拿下合作。
“你不打算参与?”
林朝羽回答:“项目我自然会参与,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可能无暇全程关注此事。”
1972年10月,石油危机即将爆发。
这场危机对林朝羽而言是个难得的机遇,他计划借此机会将利益最大化,从而跻身全球顶级财阀之列。
尽管林朝羽如今实力雄厚,但个人资产仅数百亿,且多为非流动资产。
若能抓住此次机会,他将手握巨额资金,为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
事实上,关注香江地铁的并非只有林朝羽。
另外两大洋行及驻港英资同样紧盯这一项目。
由于香江尚未建成地铁线路,缺乏参考样本,谁能拿下首条铁路的建设权,谁就能从中获取丰厚利润。
然而,林朝羽实力强劲,且已获得临时交通运输管理局的邀请,主导地铁线路的规划工作。
若青山集团的方案最终获得港督府批准,后续建设必然优先考虑他们,而非英国资本。
为此,各方势力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无论如何谋划,他们都无法避开一个现实障碍——以目前实力根本无法与林朝羽正面对抗,更何况港督府与林朝羽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要取得地铁修建权,必须依靠背后更强大的力量。
这一力量源自英国上议院。
部分上议院议员对香江地铁项目极为关注。
他们专程从伦敦赶来,与当地财阀资本展开会谈。
得知青山集团掌控主动权后,立即召见港督戴麟趾商议。
听说你打算将地铁工程交给青山集团的林朝羽?上议员锡德里克·海伍德质问道,香江华资虽有所发展,但统治权仍属英国。
如今却要让一个华人主导英国城市的地铁建设,总督阁下对华人未免过于青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