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卷着侯府庭院里的落叶打转,林砚捏着萧澈派人快马送来的急信,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信上的字迹潦草却有力,字字都透着焦急 —— 苏家在乡间散布的谣言已愈演愈烈,不仅说新种子是 “不祥之物”,还编造出 “种新禾者家破人亡” 的虚假故事,连邻县几个本已答应种植新种子的村落,都开始连夜拔除刚冒芽的禾苗。
“小姐,农户代表和侍卫都在前厅候着了。” 贴身丫鬟青禾轻声提醒,见林砚脸色凝重,又补充道,“张大叔也来了,他说今早去村西头查看苗情,发现好几户人家正往地里撒石灰,说要‘驱邪’呢。”
林砚深吸一口气,将信折好塞进袖中,快步走向前厅。刚推开门,喧闹声便扑面而来 —— 二十多个农户代表围在厅中,有的满脸焦急,有的面带愤懑,还有几个年长的农户蹲在角落,眉头紧锁地抽着旱烟。看到林砚进来,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她身上,有期待,也有担忧。
“林小姐,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 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中年汉子率先开口,他是东张村的村长李老栓,之前带头种新种子,秋收时亩产比往年多了两石,如今却被谣言搅得坐立难安,“昨天邻村的王二柱来劝我,说他表亲家种了新种子,儿子突然得了怪病,还说这是‘得罪了土地爷’,要我们赶紧把苗拔了……”
“李大叔,那都是谣言!” 林砚走到厅中央,声音清亮却沉稳,“王二柱表亲家的儿子,我知道 —— 上个月淋了雨得了风寒,还是我让青禾送的药,如今早就好了。至于‘得罪土地爷’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说着,她示意青禾将带来的两个布袋子放在桌上,打开一看,一边是饱满的新种子麦粒,一边是颗粒稍小的老种子麦粒。“大家看,这新种子是我和农官们反复试验三年才培育出来的,去年在咱们村试种时,亩产比老种子多了近三成,这是大家亲眼所见的事实。” 她又让人端来两个陶碗,将两种麦粒分别煮熟,热气腾腾的麦香很快弥漫开来,“今天我把两种麦粒都煮了,大家可以尝尝,看看是不是像谣言说的‘味道发苦’。”
农户们面面相觑,李老栓第一个走上前,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新麦饭,嚼了嚼后眼睛一亮:“这新麦饭比老麦饭还香甜呢!之前我家老婆子还说,今年的新麦磨粉蒸馒头,比往年的更松软。” 有了李老栓带头,其他人也纷纷上前品尝,质疑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阵阵认可。
就在这时,林砚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检测到宿主以事实破除谣言,触发【舆论引导】技能预热。当前农户信任度 45%,建议借助乡绅、文人等权威力量扩大影响,提升信任度至 80% 以上可完成阶段性任务。】
林砚心中一动,她知道乡间百姓最信服德高望重的乡绅和文人,镇上的张老秀才便是最佳人选。张老秀才年过花甲,饱读诗书,平日里常给百姓写家书、断小事,在周边十里八乡都极有威望,而且去年秋收时,他还特意写了首《新禾颂》夸赞新种子,对推广之事一直很支持。
“大家先别急着回去,” 林砚对农户们说,“今晚我会去拜访张老秀才,请他出面澄清谣言。明天一早,咱们就在村头的晒谷场集合,把新种子的好处和谣言的破绽说给更多人听,好不好?”
农户们纷纷点头,原本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送走众人后,林砚让人叫来林墨 —— 小家伙听说要去拜访张老秀才,兴奋得蹦蹦跳跳,还特意把自己写的毛笔字拿出来,说要请老秀才指点。
傍晚时分,林砚带着林墨和手抄的《论语》批注本,来到张老秀才的宅院。老秀才正在院子里浇花,见他们来了,连忙热情地迎进屋内。当听说苏家散布谣言破坏新种子推广时,老秀才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一拍桌子:“岂有此理!苏家这是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百姓死活啊!去年新种子让大家多收了粮食,多少人家能安稳过冬,他们看不见吗?”
林砚将手抄的《论语》批注本递过去,轻声说:“先生,这是我这半年读《论语》的批注,里面也写了些推广新种子时的感悟,比如‘仁者爱人’,我觉得就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谣言四起,百姓们惶恐不安,还请先生帮忙,用您的威望让大家看清真相。”
张老秀才接过批注本,翻开一看,只见字迹工整,批注深入浅出,既有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又有对民生实事的思考,不禁连连点头:“林小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和胸怀,老夫佩服!你放心,明天一早,我就召集镇上的文人墨客,写文章驳斥谣言,还要把这些文章贴到各村的显眼处,让大家都知道苏家的伎俩!”
接下来的两天,林砚和农户们每天都在晒谷场集合,张老秀才带着几位文人现场宣读《新禾辩》,文中详细列举了新种子的产量数据、百姓的丰收实例,还戳破了苏家编造的 “患病”“招灾” 等谣言。越来越多的农户赶来听辨,原本动摇的人重新坚定了种新种子的决心,甚至有邻村的农户主动来询问种植方法。
第三天傍晚,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阶段性任务完成!当前农户信任度 85%,奖励积分 2000,【舆论引导】技能正式激活,可在后续事件中引导公众舆论方向。】林砚松了口气,正准备和青禾说些什么,却见爹爹派来的暗卫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两个小小的银锭。
“小姐,这是在邻村抓到的两个散播谣言的闲散人员身上搜出来的。” 暗卫压低声音说,“这两个银锭上都刻着‘苏’字,而且据两人招供,是苏家的管家给了他们十两银子,让他们在各村散布谣言,还教了他们编造‘患病’‘招灾’的说法。”
林砚拿起银锭,指尖摩挲着上面的 “苏” 字,心中突然想起周先生上周上课时说的话 ——“苏家在江南有不少粮商生意,去年新种子推广后,江南的粮价略有下降,苏家曾派人来打听新种子的培育方法,被我婉拒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瓜神五岁半,吃瓜暴富救王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