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石”最高战备状态下的“黎明堡垒”,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然而,与传统的战争准备不同,这里没有堆积如山的弹药,没有密集调动的舰队,取而代之的是全天候运转的超算中心、能量监测阵列以及气氛高度紧张的各类实验室。
威胁的本质决定了应对的方式。面对一种无形无质、以修改物理规则为武器的“存在”,传统的军事力量显得苍白无力。人类的应对策略,被迫转向了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方向:其一,是理解并设法抵御甚至逆转规则层面的污染;其二,则是林凡所提出的终极方案——意识升维,获得在更高层面与之抗衡的资格。
陈雪领导的“规则级威胁应对研究所”成为了堡垒内最繁忙的地方。来自全球各合作机构的顶尖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信息学家以及像林凡、徐婉这样的高阶进化者,组成了数个攻坚小组。
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理解“敌人”。利用“巡天”阵列持续传回的数据,他们试图为那片不断蔓延的规则异常区域建立数学模型。
过程极其艰难。现有的物理定律在描述那种异常时频频失效,计算中充满了无法自洽的矛盾和悖论。一个小组试图用修改后的弦理论进行模拟,结果却在演算到第七维时导致整个系统溢出崩溃;另一个小组尝试从量子真空衰变的角度切入,却发现异常区域的熵变规律与预测完全相反。
“它…它就像是一个逻辑黑洞!”一位头发蓬乱的理论物理学家绝望地抓着头,“我们的数学工具,我们的认知体系,在它面前显得…过于幼稚和片面了!”
挫折感在研究所内弥漫。他们仿佛一群手持石斧的原始人,试图去解构一台光速运行的超级计算机。
转机来自于林凡和徐婉的“规则标识”研究。
当林凡将那份异常区域的规则标识图谱,与“回响之间”记录、圣所废墟黑色物质、甚至深海异常信号的标识进行并列比对时,一种令人心悸的模式逐渐浮现。
“看这里,”林凡指着光谱中一段极其细微的、几乎被噪声淹没的波动区间,“这个特征峰,在所有与‘虚空阴影’相关的标识中都存在,只是强度不同。而在那片异常区域,它的强度…是‘回响之间’记录的数百倍!”
徐婉闭目感知了片刻,缓缓睁开眼,脸色凝重:“我…我能感觉到,这个特征峰…代表着一种极强的‘排他性’和‘同化性’。它所在之处,其他规则标识会被强行扭曲、覆盖,最终变得与它一致…”
这个发现至关重要!它意味着,尽管无法完全理解异常区域的全部规则,但他们或许找到了其污染机制的核心“工具”——那个特定的规则标识特征峰!
“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抑制、屏蔽、甚至逆转这个特征峰…”陈雪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是不是就有可能…构筑起一道抵御规则污染的‘防火墙’?”
方向就此确定。研究所的工作重点从全面建模,转向了针对这个特定规则标识特征峰的研究。他们将其命名为——“同化核心”。
然而,如何影响一个规则标识?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近乎无解的难题。现有的任何物理手段都无法直接触及规则层面。
林凡和徐婉再次成为了关键的探路者。他们开始尝试,能否用自身经过淬炼的意识与能量,去主动“感知”并“模拟”那个同化核心标识的极微弱特征,哪怕只是亿万分之一的一瞬。
在高度屏蔽的静修室内,林凡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星云”,将其感知精度提升到极限,不再是广域扫描,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探针,试图从伊莎留下的庞杂数据流和“巡天”阵列传回的噪音中,“触摸”并解析出那一丝代表“同化”规则的、独一无二的波动特征。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且危险。那波动仿佛拥有生命,极度排斥外界的探查。林凡的意识数次被其蕴含的、冰冷纯粹的“同化”意蕴所侵蚀,险些迷失自我,将自身能量频率同步过去,造成不可逆的规则污染。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伴随着剧烈的精神反噬和能量紊乱,让他头痛欲裂,甚至短暂失去对“星云”的控制。
徐婉必须全程高度戒备,她的精神力不仅要守护林凡的意识核心,更要如同最灵敏的阻尼器,在林凡的频率即将被带偏的瞬间,施加极其精妙的反向扰动,强行将他拉回正轨。这对她的心力消耗极大,每次训练结束都近乎虚脱。
失败成了唯一的常态。日复一日,周复一周,除了无数次险死还生的经历和越来越重的疲惫,似乎一无所获。研究所内的悲观情绪开始蔓延,有人怀疑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转机发生在一次近乎灾难性的意外中。在一次深度感知时,林凡的“星云”因过度负荷首次出现了结构性的细微裂痕,溢出的能量与徐婉试图拉回他的精神力发生了剧烈的、未经设计的碰撞!
两种力量在崩溃边缘奇异地交织、振荡,竟在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极其短暂的、全新的复合规则标识!这个意外产生的标识既不属于林凡,也不属于徐婉,更不属于“同化核心”,它像一把胡乱拼凑的钥匙,却歪打正着地、极其勉强地“卡”进了同化核心标识结构的某个极其细微的薄弱点!
滋啦——!
一声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作用于感知层面的、尖锐刺耳的规则摩擦声猛地爆发!
那缕被林凡艰难维持着的、微弱不堪的同化核心模拟标识,如同被针扎破的气泡,剧烈地扭曲、闪烁了一下,然后…极其不稳定地衰减了一丝!虽然下一秒它就恢复了原状,但那瞬间的有效干扰,被林凡和徐婉清晰地捕捉到了!
“刚才…那一下!”林凡猛地睁开眼,顾不上七窍渗出的血迹,声音因激动而嘶哑,“不是中和!是…是干扰!我们意外地…干扰了它千分之一秒!”
这不是胜利,甚至算不上成功。它没有带来任何破坏性的结果,更像是在一块坚不可摧的合金上,用尽全力留下了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
但就是这道“划痕”,让所有研究人员为之疯狂!
它证明了规则标识并非不可触碰的绝对领域!它们或许也存在着某种“结构”,存在着理论上可以被利用的“弱点”或“谐振点”!虽然人类远未理解其原理,但至少看到了…一丝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
“立刻分析刚才意外产生的符合标识的所有参数!”陈雪激动地大喊,“记录所有能量碰撞数据!建立模型!我们要尝试…复现这种干扰!”
方向就此确立,但前路依旧漫漫。从一次意外的、不可控的干扰,到能够稳定复现、甚至增强其效果,中间隔着巨大的技术鸿沟。这更像是在无边黑暗中,终于看到了一颗极其遥远的、微弱的星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通往它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险。
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沉重的、实实在在的科研任务。研究所的工作重点转向了试图理解并复现那次意外。林凡和徐婉则继续在刀尖上跳舞,一次次地尝试引导能量碰撞,积累着宝贵且危险的数据。
与此同时,山岳指挥官并没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这远水难解近渴的未来科技上。他深知,在寻求根本解决之道的同时,必须尽快提升眼前的、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进化者部队的训练被提升到了残酷的程度。在林凡和徐婉的指导下,能量共鸣与协同作战成为了日常。岩犀与深瞳的配合愈发默契,一个专注绝对防御,一个负责超距感知与预警;铁幕与另一位新觉醒的、能制造高频震荡波的战士“雷音”搭档,尝试将防御屏障与攻击性声波结合。
最大的突破来自于一位代号“织梦者”的年轻女孩。她的能力起初被认为很弱小——只能让人陷入短暂的、无害的清醒梦。但在徐婉的启发和林凡的规则标识分析下,他们发现她的能力本质是对目标意识信息流的微弱干预。
在林凡的“星云”计算支持和徐婉的精神力增幅下,“织梦者”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她并非让一名扮演“敌人”的进化者陷入梦境,而是将一段极其强烈的、关于“能量运行出错”的恐惧和认知碎片,直接“织”入了对方的潜意识!
结果令人震惊!那名进化者在试图发动能力时,能量流转真的发生了莫名的紊乱,险些伤到自己!虽然效果短暂,且对“织梦者”消耗巨大,但这证明了一点:进化者的能力,若能巧妙运用,甚至可以触及规则层面,影响对手对自身力量的认知和操控!
一种全新的、基于规则层面干扰的战术思想开始萌芽。
然而,就在“黎明堡垒”上下为一丝微弱的希望而奋力拼搏时,那个来自太平洋深处的、微弱而顽固的“规则回响”,终于引发了实质性的异变。
一艘在执行常规巡逻任务的“海龙”级深潜器,在途径原海底节点附近一条深邃海沟时,其外部传感器捕捉到了一种奇特的、规律性的低频声波信号。信号源来自海沟底部的一片异常温暖的涌泉区。
当深潜器谨慎地靠近,并释放微型探测器后,传回的画面让指挥中心的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在那片涌泉附近的海底礁石上,竟然附着着一些半透明的、如同某种生物菌毯或矿物结晶般的奇异增生体!它们微微蠕动着,散发着极其微弱的幽蓝光芒,正以一种缓慢但可见的速度生长、蔓延!更令人不安的是,探测器靠近时,其能量读数与规则标识分析显示,这些增生体散发出的,正是那种被“净化”协议中和掉的、“潘多拉”原生体的规则标识!
它们不仅在复苏,更在…增殖!
“立刻取样!最高防护等级!”山岳接到报告后,立刻下令。
但就在深潜器的机械臂试图接触那些增生体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些增生体仿佛被惊醒般,猛地收缩,然后喷射出大量浑浊的、带有强烈生物活性的黏液!黏液迅速在海水中扩散,并散发出一种奇特的规则扰动,瞬间干扰了深潜器的所有电子设备和能量系统!
深潜器与母船的联系瞬间中断,如同断线的风筝般向黑暗的海沟深处坠去…
太平洋的深渊,终于向人类展露了它隐藏的、狰狞的一角。来自深海的威胁,不再只是一个微弱的信号,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正在生长的恐怖。
星空的压迫尚未抵达,深海的触手却已悄然探出。“黎明堡垒”的人类,迎来了双线作战的艰难时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