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家天子号曜煌,即位登基临八荒。
年少英姿承大统,龙颜凤姿镇朝堂。
励精图治安社稷,谋臣勇将保边疆。
可怜一朝遭变故,功过是非付苍茫。
在东晋那个风云变幻、门阀林立的时代,晋孝武帝司马曜终于登场了,他的人生仿佛一场高潮迭起的大戏,有辉煌逆袭,也有荒唐落幕,绝对能让你惊掉下巴。
司马曜生于公元362年,他的出生就带着点传奇色彩。他爹晋简文帝司马昱四十好几还没合适继承人,找相士挑来挑去,选中了肤色黝黑的李陵容,这才有了司马曜。他出生前,母亲梦到双龙枕腿,出生时东方刚亮,就取字昌明。他爹还看到“晋祚尽昌明”的谶言,当时心里估计就“咯噔”一下。
公元372年,才十岁的司马曜就被推上了皇位。这可不是什么美差,当时权臣桓温在朝中一手遮天,就差没把“我要篡位”写在脸上了。司马曜就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每天估计都在担心桓温哪天不高兴把他赶下台。好在桓温还没来得及篡位就因病去世了,司马曜这才暂时松了口气。但紧接着,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权力还是没落到他手里。
熬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司马曜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淝水之战。当时前秦苻坚野心勃勃,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打算一举吞并东晋。东晋这边呢,满打满算才八万人马,双方实力悬殊,东晋朝廷里不少人都吓得想收拾包袱跑路。
关键时刻,司马曜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果敢,力挺主战派。他重用谢安、谢玄等人,组建了战斗力爆表的北府兵。谢安在后方镇定自若地指挥,谢玄则在前线冲锋陷阵。这一战,可谓是险象环生。苻坚本想着人多势众,稳操胜券,没想到东晋军队巧用计策。先是朱序这个“卧底”在前秦军中捣乱,大喊“秦军败了”,搞得秦军军心大乱。接着东晋军队趁势出击,苻坚的百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他自己也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这一战的胜利,简直是奇迹。司马曜不仅保住了东晋的江山,还让自己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晋书·谢玄传》记载:“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淝水之战成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司马曜也从一个被人忽视的小皇帝,变成了拯救国家的英雄。
淝水之战后,司马曜可不甘心只当一个挂名皇帝。他深知东晋一直被门阀士族把持,皇权被架空,自己想要真正掌权,就得打破这个局面。于是,他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
司马曜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重用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让他进入中枢,分割谢安的权力。这一招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谢安作为东晋的顶梁柱,在淝水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威望极高。但司马曜可不管这些,他要的是自己说了算。在司马道子的运作下,朝廷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开始和门阀士族分庭抗礼。
随着谢氏家族的逐渐衰落,其他门阀士族也因为人才断层,难以对皇权构成威胁。司马曜趁机一步步收回权力,终于成为了东晋开国以来最有实权的皇帝。他这一番操作,就像是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创业者,终于成功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晋书·孝武帝纪》评价他:“帝聪明,多闻博涉,温峤尝称其有君人之德。” 可见,他在政治上还是很有手腕的。
然而,人生就像坐过山车,有高峰就有低谷。司马曜在权力的诱惑下,渐渐迷失了自我。他忘记了创业的艰辛,开始沉迷于酒色,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每天,司马曜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准备喝酒的路上。他经常和司马道子一起,从早到晚纵酒狂欢,把朝廷的政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朝堂上的事务,全都交给司马道子处理。而司马道子也是个不靠谱的主,他重用王国宝等小人,卖官鬻爵,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除了喝酒,司马曜还沉迷女色。他的后宫佳丽无数,但他还是不满足。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的一天,司马曜和宠妃张贵人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后,他竟然口无遮拦地对张贵人说:“你年纪大了,姿色也不如从前,明天我就把你废了,再找个年轻漂亮的。” 这话可把张贵人给惹恼了,她越想越气,心想:“你这个没良心的,竟敢这样对我!”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张贵人趁着司马曜熟睡,指使婢女用被子把他活活捂死了。一代帝王,就这样因为一句酒后戏言,丢了性命,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司马曜的死,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他的儿子司马德宗是个痴呆儿,根本无法治理国家。司马道子又昏庸荒淫,东晋的朝政变得更加混乱。
在朝廷内部,各方势力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外部呢,前秦虽然在淝水之战后元气大伤,但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又开始崛起,对东晋虎视眈眈。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不久之后,孙恩、卢循起义爆发,给了东晋沉重一击。再后来,刘裕崛起,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最终取代东晋,建立了刘宋政权,东晋宣告灭亡。
参考《晋书》《资治通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