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被晨雾笼罩,尖顶的教堂在雾中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牛奶和面包的香气。李雯坐在咖啡馆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穿风衣的行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根据“暗河”名单,那家由维奥科技收购的生物实验室,就藏在小镇边缘的古堡里。
“实验室的对外名称是‘阿尔卑斯基因研究中心’,”林栋将一份伪装成旅游手册的资料推过来,里面夹着古堡的平面图,“表面研究遗传病治疗,实际上在地下三层进行基因增强剂的量产,负责人是前维奥科技的研究员,伊莎贝拉·怀特,‘暗河’代号‘白鸽’。”
李雯翻开资料,伊莎贝拉的照片上,女人穿着白大褂,金发束成严谨的马尾,眼神冷静得近乎冷漠。“她是李文先生当年的学生,”林栋的声音压得很低,“笔记里提到过这个名字,说她天赋极高,但过于追求结果,忽略伦理边界。”
雾气渐散时,两人以游客的身份靠近古堡。哥特式的尖顶直插云霄,石墙上爬满了常春藤,大门旁的铜牌刻着“1952年建立”的字样,掩盖着它被维奥科技改造的痕迹。门卫检查了他们的“参观预约函”,眼神在李雯胸前的向日葵胸针上停留了一瞬——那是“灯塔”成员的暗号。
古堡内部装饰华丽,油画里的贵族肖像目光沉沉地注视着来客。向导带着他们参观一楼的“遗传病展区”,玻璃柜里陈列着各种基因序列模型,解说词写得冠冕堂皇,李雯却注意到展柜的金属支架异常厚重,像是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地下三层的入口应该在展区尽头的电梯间,”林栋用眼角的余光扫过消防通道的标识,“平面图显示那里有直达地下的专用电梯,需要虹膜识别。”
借口去洗手间,两人溜进消防通道。楼梯间弥漫着灰尘和铁锈的气味,墙壁上的涂鸦停留在十年前,显然很少有人使用。走到三楼时,下方传来电梯运行的“嗡嗡”声,李雯贴在楼梯扶手上听了听,层数显示停在地下三层。
“等会儿我去吸引门卫注意,”林栋检查着腰间的麻醉枪,“你趁机潜入电梯间,用备用虹膜模板破解识别系统——技术组已经复制了伊莎贝拉的虹膜数据。”
地下三层的空气带着消毒水和金属的混合味,与楼上的华丽截然不同。长长的走廊两侧是密闭的实验室,玻璃墙后,穿着防护服的研究员正在操作仪器,透明的培养舱里,绿色的液体中漂浮着细小的光点——是基因增强剂的半成品。
中央控制室的灯光彻夜通明,伊莎贝拉正站在巨大的屏幕前,看着不断滚动的实验数据。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敲击,调出一份标注着“军方订单”的文件,上面显示增强剂将被用于特种部队的体能强化。
“进度太慢了,”她对着通讯器冷声说,“副作用的抑制率必须达到99%,否则军方不会接受。别忘了,‘暗河’的资金链已经断了,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李雯躲在通风管道里,屏住呼吸。通风口的格栅缝隙中,能看到伊莎贝拉办公桌上的相框——年轻的她和李文站在实验室前,手里拿着刚发表的论文,笑容灿烂。
通讯器突然震动,是林栋的信号:“已经控制外围,随时可以行动。”
李雯撬开格栅,悄无声息地落在地面。伊莎贝拉似乎察觉到动静,猛地转身,看到李雯时,瞳孔骤然收缩:“你是……李文的女儿?”
“我来拿回属于他的东西。”李雯举起枪,“那些被你扭曲的研究,那些被当作实验体的人,都该有个交代。”
“交代?”伊莎贝拉突然笑了,笑声在空旷的控制室里回荡,“科学的进步从来不需要向弱者交代!你父亲就是太软弱,才会被伦理束缚,最终一事无成!”
她按下控制台上的红色按钮,实验室的警报声突然响起,培养舱的液体开始剧烈翻滚,绿色的光点像萤火虫一样飘散在空气中。“这是增强剂的气态形式,”伊莎贝拉的脸上露出疯狂的笑容,“吸入后会在十分钟内强化肌肉密度,但代价是……神经系统永久损伤。”
李雯立刻戴上防毒面罩,同时对着通讯器大喊:“释放中和剂!”
走廊里传来“嘶嘶”声,技术组提前布置的雾化装置开始释放抑制气体,绿色光点遇到气体后迅速熄灭。伊莎贝拉看着屏幕上不断下降的强化剂浓度,眼神变得绝望:“你们毁了一切……毁了人类进化的捷径!”
“这不是进化,是自我毁灭。”李雯走到她面前,看着办公桌上的相框,“我父亲当年辞退你,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足,是因为他看到你在实验体身上注射未经测试的药剂,看到你为了数据无视它们的痛苦。”
伊莎贝拉的身体晃了晃,脸色苍白如纸。“他不懂……我只是想快点成功,快点证明基因技术能让人类变得更强……”她的声音哽咽,“那些实验体都是死刑犯,我以为……以为这是他们最后的价值……”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不由你定义。”李雯收起枪,“警方已经在外面等你了,那些被你当作‘材料’的人,会在法庭上听你解释。”
查封实验室时,李雯在伊莎贝拉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今天看到李文先生的笔记,才明白他说的‘敬畏’不是软弱。我走得太远,已经回不去了。”
夕阳透过古堡的彩色玻璃窗,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斑。李雯站在李文当年工作过的实验室里,指尖抚过布满尘埃的操作台,仿佛能看到父亲在这里熬夜研究的身影。
“总部传来消息,所有流通的基因增强剂都已回收,”林栋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一枚向日葵胸针,“伊莎贝拉说,这是李文先生当年送她的,说科学应该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光明。”
李雯接过胸针,金属表面已经氧化发黑,却依旧能看出精致的纹路。她将胸针别在胸前,与自己的那枚并排在一起。
离开古堡时,暮色已经降临。小镇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散落的星辰。李雯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矗立在山脚下的建筑,它曾见证过科学的热忱,也滋生过疯狂的野心,如今终于要在尘埃中归于平静。
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李雯打开车窗,晚风带着山间的凉意吹来,吹散了心头的沉重。她知道,“暗河”的分支或许还有最后几个,但他们已经撕开了黑暗的裂缝,让光得以照进来。
父亲的笔记在包里微微起伏,像一颗跳动的心脏。李雯握紧包带,目光望向远方的星空。那些关于敬畏与光明的信念,会像这星光一样,穿越漫长的黑夜,照亮每一个追寻真相的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无声订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