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在山谷入口翻起一道黄线,像刀锋划过地平。艾琳的手指猛地收紧,剑柄上的纹路硌进掌心。她抬起右手,将黄色哨笛送入口中,三短一长的哨音撕开空气。
远处东岭坡下,一队三十人的轻甲士兵立刻从掩体后冲出,列成散阵向谷口奔去。他们的脚步扬起碎石,盾牌斜举,弓手在前,矛兵压后。这是诱敌小队,任务是接触敌军、制造冲突、边打边退。
艾琳转身登上高岗指挥帐前的观测点。木台刚搭好,四面视野开阔。她抽出旗语杆,向左右两翼打出“静伏待命”的指令。西侧伏兵藏在林沟,东侧埋伏于岩缝,都不能动。主力必须藏住。
不到一刻钟,诱敌小队与敌前锋遭遇。马蹄声骤响,一队轻骑从谷道冲出,银灰色甲片连成一片,马鞍旁挂着统一制式的短斧。这不是流寇,也不是边境游匪,是正规突击骑兵。
艾琳眉头一沉。敌骑未减速,反而加速突进,直扑诱敌小队后方缺口。这不像被引诱,倒像是反咬。
她立刻改令,旗语翻转:“骚扰撤退,弓袭扰阵。”
诱敌小队迅速分两组,弓手回身连射三轮,箭矢落在敌骑前方五步处,逼得对方拉缰减速。接着队伍向两侧散开,边退边射,节奏紧凑。敌骑追击势头被压了一瞬,但很快重新集结,分成三列继续推进。
艾琳盯着他们行进路线。快到陷坑区了。那里的浮土已伪装完毕,绊索网埋得极浅,只等马蹄踩塌。只要敌军加速冲入,第一道防线就能触发杀机。
可敌骑在距陷坑三十步外突然勒马。一名骑官举手,全队停驻。接着两名探路兵下马,手持长杆向前试探。杆子插入地面,连续三次,每一次都避开陷阱位置。
他们识破了。
艾琳立刻判断:敌指挥官经验丰富,不会贸然冲锋。再等下去,诱敌小队会被包抄。
她抬手吹响绿色哨笛,两短两长。东侧伏兵收到信号,点燃预先堆好的草堆。浓烟腾空而起,灰黑色的烟柱笔直升起,像一根指向天空的手指。
敌骑官抬头看烟,又望向烟雾背后的山脊。他低声下令,主力开始转向,朝着烟雾方向移动。计策生效,他们以为主力藏在东侧。
艾琳却没松劲。她盯着敌阵后方,发现一队百人精锐正脱离主军,呈楔形队列,直插防线中部。那里是两段拒马之间的衔接带,因土质松软,木桩未能深埋,防御薄弱。
敌军目标明确——破防。
她立刻拔出红色哨笛,连续三响长鸣。这是最高级别警报,召回诱敌部队,转入全面防御。
同时她跃下观测台,抓起腰间佩剑,对传令兵吼:“调近卫二十人,随我赶往c段缺口!”
她沿着战壕奔跑,披风在身后翻飞。途中撞见两名巡逻兵,直接下令:“你们去南岗,通知弓手组立即向c段靠拢,准备压制射击!”
赶到缺口时,敌精锐已逼近五十步内。他们手持圆盾,头盔覆面,步伐整齐,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攻坚部队。最前方三人扛着撞木,明显要强行突破拒马。
艾琳站定,抽出长剑,高喊:“列盾墙!矛组前置,弓手上前十步!”
二十名近卫迅速组成双层防线,盾牌交叠,长矛斜出。五名弓手从侧翼冲出,在距敌三十步处跪地搭箭。
“放!”
五支箭同时离弦,其中两支命中前排敌兵肩甲,一人踉跄倒地。敌军立刻举盾围成环形,继续推进。距离缩短到二十步。
“再放!”
又一轮齐射,一支箭穿透盾缝,射中一名持撞木者的腿部。那人跪倒,撞木落地。敌军阵型出现短暂混乱。
艾琳抓住机会,大喊:“矛组,刺!”
长矛如林刺出,逼退最前排敌兵。双方隔着拒马对峙,谁也无法前进一步。
但敌军不退。后排不断有人补上,撞木再次抬起。他们开始用锤击砸拒马横木,铁钉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艾琳知道撑不了太久。她回头扫视战场,发现东侧烟雾已散,诱敌小队正在回撤途中,尚未归建。西侧伏兵仍按原令潜伏,不能轻动。眼下能调动的只有后勤岗哨和预备队。
她立刻下令:“传令兵!去北仓,调守库的十二人过来,带长柄武器!再让急救站的人把备用矛杆送来,我们要加固拒马!”
传令兵飞奔而去。艾琳亲自蹲下,检查拒马底部。木桩确实松动,泥土被雨水泡软,承重不足。她伸手摸了摸连接处的铁箍,发现有一处已经裂开。
“拿绳索来!”她喊,“把前后两段绑死!”
一名士兵递上麻绳。艾琳亲手缠绕,打结,再用石块砸紧。刚做完,敌军又发起一波冲锋。撞木狠狠砸在拒马上,整段结构晃动,浮土崩落。
“顶住!”艾琳站在最前,剑尖指向敌军,“弓手,瞄准持撞木的!”
弓手再次放箭。一支箭射中第二名持木者的手腕,他惨叫松手。撞木歪倒,敌军攻势暂缓。
就在这时,北仓援兵赶到。十二名守库士兵手持农叉、铁锹、旧矛杆冲入阵地。艾琳立刻分配任务:“两人一组,把矛杆插进拒马缝隙,形成第二道刺网!”
士兵们迅速行动。他们将矛杆斜插入地,顶端朝外,形成一片密集的尖刺屏障。敌军再想强攻,必须先面对这些裸露的利刃。
艾琳喘了口气,目光扫向谷口。敌主力仍在调整阵型,暂时未投入全部兵力。但他们显然不会放弃这个突破口。
她取出红色哨笛,准备下令西侧伏兵转移位置,以防敌军二次穿插。哨笛刚放到唇边,眼角余光忽然捕捉到异样——敌军后阵中,一辆黑色篷车正缓缓驶出,由四匹黑马牵引,车帘紧闭,周围环绕八名黑甲护卫。
那不是普通补给车。
艾琳瞳孔一缩。她记得在第569章缴获的黑色皮袋上,见过同样的徽记——那是邻国北部极寒军团的标志,专用于运送军令、毒药或重要人物。
她来不及细想,敌精锐再次集结。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不再强攻,而是派出五人小队,手持钩镰,试图勾断拒马上的绳索和矛杆。
“弓手集中火力!”艾琳下令,“优先清除钩镰兵!”
箭雨落下,两名钩镰兵中箭倒地。但剩下三人匍匐前进,已接近拒马底部。其中一人甩出铁钩,准确挂住一根矛杆,猛力一扯。
矛杆松动,刺网出现缺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雪灾为奴,逆袭成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