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王城,赵渊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当初他之所以在朔方惨败后,几乎“果断”地放弃了灵州这个前沿阵地,甚至连象征性的重兵留守都未安排,其根本原因并非灵州“食之无味”,而是他的后方大本营——汝南封地,已然岌岌可危。
密室中,赵渊对着心腹淳于烈和仅存的几个幕僚,再也维持不住表面的镇定,脸上写满了焦灼和后悔:“当初真是鬼迷心窍,听了那帮蠢材的怂恿,将大半精锐投入朔方那个无底洞!如今可好,兵折将损,元气大伤!”
他指着地图上汝南封地的四周,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你们看看!东边的陈王赵珩,早就对我这块富庶之地垂涎三尺,如今我兵力空虚,他的探马在边境活动日益频繁!南边的淮阳节度使刘琨,也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保不齐就会趁火打劫!还有西边那些原本臣服的山越部落,现在也敢蠢蠢欲动,劫掠商队!”
一名幕僚苦涩道:“王爷,灵州远在西北,如同飞地,即便留下重兵,在朔方林鹿和河西薛瑾的夹击下,也难持久,反而会拖垮我们本就不足的兵力。当初及时撤回主力,虽失灵州,但保住封地根本,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的断腕之举啊。”
这话说出了赵渊的无奈。灵州对他而言,已不是“弃之可惜”,而是实实在在的“烫手山芋”。继续投入,只会被这个泥潭吸干最后的本钱;果断放弃,虽然肉疼,但能集中力量保卫核心区域。这才是他败退后几乎放弃灵州的真实考量——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不起,更怕为了要它而丢了老本。
淳于烈沉声道:“王爷,当务之急是全力巩固封地防务,震慑周边宵小。至于灵州,只能寄望于他们几方斗个三败俱伤,我们或许还能有机会……” 这话他自己说得都没底气。
赵渊颓然坐下,挥了挥手:“就按你说的办吧,封地绝不能有失!” 此刻,他早已没了插手灵州事务的雄心,只求自保。
与汝南王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河西节度使薛瑾正在积极谋划,决心不再满足于幕后操纵,要直接下场摘取灵州这颗看似成熟的果实。
书房内,薛瑾对着心腹程立和另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的将领说道:“王坤无能,擅自行动打草惊蛇;韩青首鼠两端,竟敢暗中联络林鹿;孙吉更是靠不住。灵州乱局已生,若再等下去,只怕林鹿会抢先一步,消化掉这块肥肉!”
程立道:“主公之意是?”
薛瑾眼中闪过决断:“不能再等了!必须抢在林鹿大军东进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灵州城!名目嘛,就是‘应灵州士民所请,平定乱局,防止朔方入侵’!”
他看向那位冷峻将领:“张骏将军!”
“末将在!”将领踏前一步,声如洪钟。此人是薛瑾麾下与胡煊齐名的骁将,以攻坚和治军严酷着称,曾任河西节度副使,镇守与陇右交界处,近期才被薛瑾秘密召回。
“命你为‘定难中郎将’,率精兵八千,即日开拔,直扑灵州!抵达后,若王坤听话,便以其为先锋,共击韩青;若其有异动,则连他一同剿灭!入城之后,迅速接管城防,安抚(或镇压)人心,务必在林鹿反应过来之前,将灵州牢牢控于我手!”
“末将遵命!定不负主公重托!”张骏抱拳领命,眼中满是自信与杀气。薛瑾这次派出的是真正的精锐和得力干将,显示出志在必得的决心。
程立补充道:“主公,是否需同时向陇右慕容岳处派出使者,陈明利害,稳住西线,以防其趁我军东进之际有所动作?”
薛瑾点头:“嗯,此事由你去办。告诉慕容岳,灵州之事乃为共御林鹿此獠,事成之后,河西愿与陇右共享边境安宁,甚至可在商贸上给予更多便利。” 为了东线的胜利,薛瑾不惜在西线做出一定让步。
朔方经略使府,林鹿和墨文渊几乎同时接到了河西军大规模异动,尤其是张骏这等重将率精兵东向的情报。
“薛瑾终于忍不住要亲自下场了。”林鹿看着地图,语气凝重,“张骏是块硬骨头,他带来的八千河西精锐,更非王坤、韩青之流可比。”
墨文渊沉吟道:“看来薛瑾是怕夜长梦多,想抢在我们前面一口吞下灵州。如此一来,我军若再东进,便是直接与河西主力交锋,形势比预想更为严峻。”
林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灵州决不能落入薛瑾之手!否则我朔方东部门户将永远受制于人!传令下去,全军进入战备状态,雷动骑兵前出侦查,陷阵营、神射营随时待命!我们要做好与张骏在灵州城下决一死战的准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鹿踏雍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