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边的云朵被染上淡淡的金色,阿奶就掀了被子起来,爬向炕上那只旧木箱。木箱发出“吱呀吱呀”响,她扒开叠着的旧衣裳,手往箱子底下一摸,终于碰到最下面油纸包,嘴角立刻咧开:“可算找着了!灶王爷的糖可不能晚。”
进了灶房,阿奶拿起粗瓷碟,用布擦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碟边没一点灰,才拆开油纸。黄澄澄的灶糖裹着白芝麻,满是麦芽香——这还是冬至前阿奶亲手熬的,就怕熬稀了粘不住嘴。她对着灶王爷神像嘀咕:“您老人家吃了这糖,上天跟玉帝说话时,多提提咱庄稼人的好。”
“娘,我来搭把手!”大伯娘端着木盆走进来,盆里的热水冒着热气,“我把洗手水兑温了,您去年总说手凉,点香时老抖。”
阿奶接过木盆,把手泡进去搓了搓,又拿布擦干,才摸出三炷艾草香。划火柴时火苗跳了下,她赶紧用手拢着:“可不是嘛,人老了手脚就是笨。今年还是老样子跟灶王爷说,咱不图别的,就盼着地里的收成好点,孩子们平平安安。”说着把香插进香炉,青烟绕着神像飘,两侧红纸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字。
正念叨着,大伯轻手轻脚走进来,手里还拎着扫帚:“娘,灶膛我来扫,您坐那儿歇会儿。”他蹲下来,拿小刷子一点一点扫灶膛里的灰,灰落在了竹筐里:“每年这灰都得用红纸包着,等天黑撒院子里,能引福气。”
阿奶坐在小板凳上,掰了块灶糖揉碎,仔细抹在灶门边上:“对了,给孩子们留几块,昨天永祥还跟我念叨,说想吃糖了。”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噔噔”的脚步声,永祥跑进来,鼻子还不停嗅:“阿奶!我闻到糖味儿啦!”桃丫和月妍跟在后面,拉着阿奶的衣角:“阿奶,灶王爷真的会吃糖吗?他会不会给天上的神仙也带点去吃呀?”
阿奶笑得眼睛都眯了,从碟子里捏了小块糖递给他们:“灶王爷吃了甜,和玉帝说的都是好话。你们吃了,来年可得听话。”
桃丫含着糖,说话含糊不清:“阿奶我听话!我来帮忙扫地!”
日头升到头顶时,灶糖摆够了时辰,大伯把包好的灶灰拿到院子里,往地上一撒,灰屑顺着风飘得到处都是。他对着天拱了拱手:“灶王爷您慢走,来年还给您备最甜的糖!”
次日就是腊月二十四,天才亮,阿爹就扛着绑了长杆的扫帚站在堂屋。房梁上积了一年的灰,他轻轻一扫,细尘就簌簌往下掉。月妍赶紧举着布幔挡在桌边:“爹,慢点儿扫!别把桌上的瓷碗弄脏了!”
阿爹笑着应:“知道啦,肯定不弄脏。”他边扫边念叨:“扫掉蛛网扫掉霉,来年咱全家都顺顺利利,地里也风调雨顺,多收粮食!”
灶房里,阿娘拿着抹布擦橱柜,大伯娘蹲在地上擦灶台,俩人边擦边聊。“大嫂,你看这灶台的油污,得用草木灰多擦几遍,不然擦不干净。”阿娘指着灶台说。
大伯娘点头,手里的抹布没停:“可不是嘛,去年我没擦干净,娘还说我偷懒了。今年我多擦几遍,保证干干净净。”
“对了,”阿娘想起事儿,“桃丫昨天跟我说,想要个小灯笼,等扫完房子,咱一起做多几个,给永祥他们一人分一个。”
大伯娘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桃丫盼小灯笼盼好几天了,昨天还拿着树枝在院子里比划呢。”
院子里更热闹,桃丫和月妍拿着细竹枝,蹲在大门边抠门缝里的灰。“桃丫姐,你看我抠出这么大一块灰!”
桃丫凑过去一看,不服气地说:“这算啥!我昨天还抠出小石子呢,比你这个大!”
俩人正争着,杏丫端着水盆过来:“别闹啦!把水洒地上,一会儿扫不干净,阿奶该说我们了!”
太阳快落山时,全家人才歇下来。堂屋的房梁亮得能照见人影,院子里的石板被冲得发亮,连大门都擦得锃亮。阿奶端着刚煮好的糙米粥出来,粥里还卧了个鸡蛋,给每个人分了一碗:“今天累着了,多吃点。明天还得磨豆腐,得早点起。”
大伯娘喝着粥,抬头说:“娘,等下我去把黄豆泡上,泡一夜明天磨着才好。”
阿奶点头:“行,你去泡吧,多泡点,到时候除了自己吃,还能送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