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亮还悬在山谷顶,带着几分清寒的露水打湿了山谷的石阶。
隔日,忙碌的日子又开始了,我拽了拽桃丫的衣角,小声说:“快跟上,别让阿爷他们等急啦。”
穿过一片松树林,一片红彤彤的柿子林忽然撞入眼帘,熟透的果实像挂在枝头的小灯笼,把整片林子都映得暖烘烘的。
“今年这柿子长得真不赖。”阿爷放下背篓,伸手够到一串低垂的柿果,拇指和食指捏住果柄轻轻一拧,红得透亮的柿子便落进掌心。那柿子圆滚滚的,表皮蒙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摸上去滑溜溜的:“你们尝尝,这成色做柿饼正好。”
月妍踮着脚摘下一颗,咬开个小口吸溜一声,甘甜的果肉混着汁水在舌尖化开,连喉咙眼都浸着清爽的甜。
阿爹和永平哥没顾上尝柿子,两人背着空背篓往山下村子走去。
他们按照村长和阿爷的吩咐,他们要去村边看看之前在村子落脚的难民有没有动身离开。
阿爷和大伯则留在柿子林里忙碌,大伯举起长竹竿,用顶端的铁钩勾住高处的柿枝,手腕轻轻一转,整串柿子便簌簌落在铺好的粗布单上,发出“噼里啪啦”的轻响;
桃丫和月妍蹲在地上,把散落的柿子一个个捡起来,仔细擦掉表面的落叶和泥土;
永安哥负责把柿子装进背篓,还不忘挑拣出最红最饱满的几颗放进小篮子,心里盘算着带回山谷给阿娘留着做柿饼。
日头升到头顶时,几个背篓已经装得满满当当,沉甸甸的压得竹篓绳陷进肩膀。正准备坐下来休息,就看见阿爹和永平哥急匆匆地往山上赶,两人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粗布衣衫,贴在后背,脸上也没了来时的轻松。
“阿爷!”永平哥喘着气,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灌了半葫芦凉水才缓过劲,水珠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衣襟上。
“村里乱成一团了,好多人家的院门敞着,杂物摔了一地,村长家的腌菜坛子都被打碎了,还有几个难民蹲在咱家院子里,赖着不走的样子。”
阿爹蹲下身抹了把脸,汗珠落在地上瞬间渗进泥土,补充道:“看那架势,他们是打算不走,要在村里扎根了。”
阿爷眉头拧成个疙瘩,他把剩下的柿子匆匆塞进背篓,沉声道:“先回山谷找村长合计合计。”说着率先背起背篓往山下走,脚步比来时沉了许多。
回到山谷,村长家的山洞前很快聚了十几户人家的当家人,大家面色凝重地交头接耳。火光映着一张张紧绷的脸,窗外的虫鸣都显得格外刺耳,搅得人心烦意乱。
“虽然那些难民也不容易,但咱们的家已经被他们占了,咱们今年种的粮食,不能白白被人糟蹋。”村长磕了磕旱烟锅,声音沙哑,“家里的存粮本就只能够吃到今年,他们要是赖着不走,来年大家都得饿肚子。”
永安哥往前站了半步,年轻的脸上透着沉稳:“村长爷爷,阿爷,咱们现在出去理论肯定会起冲突,他们人多势众,咱们占不到便宜,外面的世道又乱,咱得从长计议。”
“不如等半夜他们睡熟了,咱们全村人齐动手,把地里的粮食收了连夜运到青龙山藏起来,后续再慢慢往回。运。”永平哥紧跟着提议,语气里带着急切
“青龙山那边有个废弃的山洞,我打猎的时候常在那休息,藏粮食正合适。”秦大山说道
“青龙山山险,藏粮食确实安全,可那么多粮食,玉米、稻谷、红薯,咱们得运到什么时候?”二柱子小声发问,语气里满是担忧,“我家那二亩地的稻谷,光收割就得大半天。”
“我家有驴和牛,能拉板车。”阿爹率先开口,“村长家也有牛,再动员各家把扁担、麻袋都拿出来,人多力量大,连夜总能运完。”
众人纷纷附和,很快分好了工:青壮年和妇女负责收割,壮实的汉子专管运输,老人负责装袋捆绳,半大的孩子在田埂入口望风,一有动静就发信号。阿奶们则准备干粮和水,蒸了好几锅馒头,还煮了咸粥装进陶罐里。
当天傍晚,村民们便带着工具悄悄来到青龙山山脚藏好,板车和麻袋都用树枝盖着,避免被难民发现。
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山风吹过,带来阵阵稻浪的清香,可没人有心思欣赏,每个人脸上都透着紧张。
夜色彻底笼罩大地后,村子里一片寂静,只有几声零星的呼噜声从难民落脚的院子传来。
村长比了个手势,所有扛着镰刀、背着麻袋的村民们立刻顺着田埂往地里摸去。月光洒在田垄上,给金黄的庄稼镀上一层银霜,玉米秆在夜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场秘密行动放哨。
阿爹和永平哥挥着镰刀收割稻谷,刻意压低了动作幅度,刀刃划过稻秆的“唰唰”声被夜风裹着,没传出多远。
阿爹的额角渗着汗,他时不时用袖子擦一下,手上的老茧在月光下泛着粗糙的光泽。
妇女们手脚麻利地掰着玉米,玉米壳被撕开的“嘶啦”声此起彼伏,她们把金灿灿的玉米棒塞进麻袋,装满一袋就迅速用绳索捆紧,动作熟练又迅速。
几个力气大的汉子弯腰扛起麻袋,稳稳地往田边的板车上放,麻袋压得他们腰都弯了,却没人哼一声。
当第一车粮食被推往青龙山时,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天空从墨黑渐渐变成浅灰。村民们轮换着歇口气,喝口水啃口干粮,馒头就着咸粥,简单垫了垫肚子便又接着投入收割。
阿爷年纪大了,却不肯歇着,一直在地里来回查看,叮嘱大家动作轻些,注意安全。
天快亮时,最后一袋红薯被装上牛车,红薯的泥土香气混着汗水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看着空荡荡的田地和青龙山里堆积如山的粮食,村长长长长舒了口气,对众人道:“辛苦大家了!咱们先把这些粮食运回山谷,剩下的留几个壮汉守着,务必注意安全。”
等到村民们把粮食全部运回青龙山的山谷,东方的朝阳已经跃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洒在每个人汗津津的脸上,映得大家的笑容格外真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