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山里一场秋雨下了整整三天,把青龙谷的青砖瓦房洗得发亮,连院墙上挂着的玉米辫都沾着潮气,往下滴着水珠。
直到第四天清晨,雨丝才渐渐收了,东方的山尖透出一抹浅金,谷里的雾气像白纱似的飘在竹林间,空气里满是泥土和青草的清香。
“雨后的山里该长菌子了!”天刚蒙蒙亮,阿爷就扛着竹筐站在大院门口,腰间别着把磨得锃亮的小柴刀。
往年这个时候,都是姜家独自进山寻菌,今年谷里人多了,他想喊上大伙一起——多寻些菌子,冬天的菜缸里就能多添些鲜滋味。
他刚喊出声,张婶就挎着竹篮从家里跑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屑,手里攥着块擦手的粗布:“我跟你去!我在娘家时就常采菌子,什么样的能吃、什么样的有毒,我一眼就能辨出来!”
话音未落,阿奶领着几个媳妇走了过来,永祥背着竹筐跟在后面,连小石头都拽着自家奶奶的衣角,蹦蹦跳跳扛着小竹筐跑过来,身后还跟着一群攥着小篮子、眼睛亮晶晶的娃,吵着闹着要去“找小伞”。
往山里走的路沾了雨水,滑得很。
阿爷走在最前面,用柴刀砍断挡路的荆棘和藤蔓,还时不时回头叮嘱:“踩稳些,脚往草根多的地方落,别摔着!菌子多长在松树下、腐叶堆里,看见颜色太艳的——像红的、紫的,别碰!那大多有毒!”
张婶跟在他身边,指着路边一棵老松树笑:“小时候我娘就说,松针铺得厚的地方,准能找着‘松树伞’。那菌子炒腊肉,油香裹着菌香,能多吃两碗饭!”
说着还伸手扒开脚边的松针,底下果然露出几缕浅棕色的菌丝,惹得身后的娃们都凑过来瞧。
走到半山腰的一片松树林时,小石头突然尖叫起来:“这里有菌子!好多小伞!”大伙围过去一看,松针下藏着几簇浅棕色的菌子,菌盖圆圆的,像撑开的小伞,菌柄白白嫩嫩的,沾着细碎的泥土,看着就鲜灵。
月妍蹲下来,用手指轻轻碰了碰菌盖,又凑过去闻了闻,笑着说:“是‘松树蘑’,能吃!味道鲜得很!”
她又教娃们采菌子的法子:“手要顺着菌柄往下捏,轻轻一拔就出来了,别把菌根留在土里——不然明年这里就长不出新菌子啦。”
小石头学着她的样子,指尖捏着菌柄轻轻一提,一棵完整的菌子就到手了,他举着菌子去找自家奶奶,声音脆生生的:“奶!你看我采的菌子!没断!”
小石头奶奶王婶笑得眼睛都眯了,伸手擦了擦他脸上的泥:“小石头真是好样的!比去年能干多了!”
阿奶没跟大伙挤在一处,她在树林深处的一片腐叶堆前停了下来。蹲下身拨开厚厚的腐叶,一簇簇灰扑扑的菌子就露了出来,像藏在土里的小珍珠,个头不大,却长得紧实。
“这是‘灰蘑’,看着不起眼,炖鸡汤最鲜。”阿奶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菌子挖出来,放进竹篮里,“这种菌子要趁新鲜吃,要是吃不完,晒成干蘑,冬天炖红薯汤、煮菜粥,都能添点鲜气。”
媳妇们跟着学,不一会儿,竹篮里就装了半篮灰蘑,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菌香。
永祥没跟大伙一起采菌子,他在松树林边缘发现了一片野蘑菇——颜色是淡淡的鹅黄色,菌盖边缘卷着,像镶了圈金边。
他不确定能不能吃,就蹲在旁边守着,还顺手拔了根草插在旁边做记号,生怕回来找不到。
“阿爷!你过来看看,这种能吃吗?”他朝远处的阿爷喊。阿爷走过来,拿起一棵菌子仔细看了看,又掰了一点菌柄闻了闻,点头说:“是‘黄丝菌’,能吃!炒鸡蛋最好吃,你奶最爱这口。”
永祥听了,高兴得眼睛都亮了,采的时候格外小心,还把黄丝菌单独放在背篓的一角,铺了片干净的树叶,生怕和别的菌子混在一起串了味。
太阳升到头顶时,大伙的竹筐、竹篮都满了。
月妍的竹筐里装的全是松树伞,个个饱满;张婶的竹篮里既有灰蘑,又有黄丝菌,还有几棵胖乎乎的“牛肝菌”;
阿奶的竹篮里除了灰蘑,还多了几簇小小的“地耳”——这是雨后才长的菌类,软乎乎的,凉拌着吃最清爽。
娃们的小竹筐里则装着各种小菌子,个头不大,却都鲜嫩,小石头一边走一边数:“一、二、三……我采了二十一棵!比小虎多两棵!明年我还要来采,采三十棵!”
回到大院,女人们立刻忙了起来。张婶在活儿房的灶上烧了热水,把菌子倒进木盆里,用清水轻轻搓洗——洗菌子不能太用力,不然会把菌盖洗碎,还得把菌柄里的泥土抠干净。
阿奶则把地耳挑出来,放在竹筛子里沥干水,又找了块干净的布擦了擦,准备晚上凉拌,还特意嘱咐秀兰:“少放些辣椒,你现在得仔细些。”
秀兰坐在一旁剥蒜,笑着点头。永祥把黄丝菌拿回家,阿奶见了,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今晚就用这菌子炒鸡蛋,给你李伯伯家也送一碗去。”
傍晚时分,大院里飘起了菌子的香味。张婶家的烟囱最先冒起烟,她用松树伞炒了腊肉——腊肉是去年冬天腌的,切成薄片,在锅里煸出油脂,再下洗干净的松树磨,翻炒几下,油香混着菌香,飘得满谷都是,引得娃们都围在她家院门口打转。
阿奶凉拌的地耳,加了点醋、香油和切碎的辣椒,吃起来清爽解腻,一口下去,满是雨后的鲜气。
大伯娘炒的黄丝菌炒鸡蛋,黄澄澄的鸡蛋裹着嫩黄的菌子,看着就有食欲,筷子一夹,菌子的鲜汁在嘴里散开,鲜得人眯起眼睛。
永祥说自己发现的黄丝菌最多,明年还要去那个地方找。
阿爷喝了口酒,笑着说:“等过几天再下一场雨,咱们再去采一次,多晒些干蘑,冬天炖菜、煮面,都不愁没鲜菜吃了。”
月妍坐在一旁,吃着大伯娘递过来的黄丝菌炒鸡蛋,心里满是暖意。
以前她总想着日子能安稳就好,如今在青龙谷,能和大伙一起进山采菌子、围在一起吃鲜菌,这样热热闹闹的日子,比她以前想的还要踏实。
天黑星星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一闪一闪的,连月亮都比往常亮了些,把大院的青砖地照得泛着浅光。娃们吃完了饭,在晒场上追着跑,笑声裹着晚风,飘得很远很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