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净化红光机械厂旧址的能量淤塞点,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第一颗石子,其涟漪开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扩散开来。
李小雨和她同学们的睡眠问题得到解决,只是最直接的表象。更深远的影响,在城市的能量层面和特定的人群中悄然显现。
几天后,事务所接到了一位社区网格员的电话,语气带着困惑和一丝庆幸:“林先生吗?我是红光厂旧址旁边那个老小区的网格员。有个情况挺奇怪的,就最近这两天,我们小区好几户常年关系紧张、为点鸡毛蒜皮就能吵起来的邻居,居然……居然自己握手言和了!都说好像突然觉得没啥好争的了,心里敞亮了不少。这……这跟你们之前在那块荒地忙活有关系吗?”
林小满心中了然。长期生活在负面能量淤塞的环境旁,居民的情绪难免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变得焦躁易怒。如今源头被净化,环境能量趋于平和,人们的心境自然也随之舒缓。这印证了城市“脉络”健康与居民心理健康之间的深刻联系。
与此同时,苏晓的数据库监测到,以红光厂旧址为中心,周边几个街区的背景能量噪音水平出现了小幅但持续的下降,整体能量场呈现出一种“轻快”的趋势。这证明他们的净化行动是有效的,并且效果在向周边辐射。
“看来,‘清道夫’的工作,回报比想象中更直接。”老周乐呵呵地听着网格员的反馈,手里打磨着一个新的能量感应器。
顾小飞则一边继续着他的花生米精准操控训练(现在已经能控制两颗同时走不同路线了),一边得意道:“那是!咱们这可是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
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团队,但他们并未沉溺其中。赵姐提供的城市能量异常数据,以及红光厂案例的成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方向——主动寻找并处理类似的能量淤塞点。
苏晓开始利用数据库和公开信息,交叉比对,筛选出下一批需要重点关注的潜在“病灶”。她列出了一些备选目标:一座废弃多年、传闻闹鬼的教会医院;一个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交通事故的十字路口;一片承载了过多战争记忆的老城墙遗址;甚至还有一个近年来离婚率异常高的新建小区。
这些目标各有特点,涉及历史、交通、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处理方式也必然各不相同。
就在他们商讨下一个目标时,一个特殊的委托找上了门。委托人是位历史档案馆的研究员,姓吴,戴着厚厚的眼镜,气质儒雅,但眉宇间带着浓浓的忧虑。
“我负责整理一批建国初期的城市建筑档案,”吴研究员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最近在整理到关于‘和平戏院’的资料时,总是……总是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既视感’,甚至晚上会梦到一些不属于我记忆的片段,像是……穿着旧式旗袍的女伶在后台哭泣,还有观众愤怒的喧哗……”
和平戏院?那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如今已被改造成商业综合体的老牌剧院,虽然主体结构保留,但内部早已面目全非。
“我开始以为是工作太累,”吴研究员继续道,“但我发现,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另外两位接触过这批档案的同事,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只是细节不同。我们怀疑……是不是那些档案里,残留了太多过去的‘情绪’?”
档案残留情绪?集体性的“记忆回响”?
林小满和苏晓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异。这不同于红光厂那种弥漫性的负面能量沉淀,更像是特定事件或强烈情绪,在特定载体(档案、建筑)上留下了深刻的精神烙印,当被敏感者(如长期沉浸其中的研究员)触发时,就会产生“回响”。
这无疑是一种更复杂、更精细的能量现象,涉及到信息、记忆与能量的交织。
“吴先生,您能带我们去档案馆,看看那些档案吗?”林小满提出请求。他需要亲自感知,确认这究竟是普通的心理暗示,还是真正的能量残留。
吴研究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可以,但需要保密,并且……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当天下午,林小满和苏晓在吴研究员的带领下,进入了位于市中心的历史档案馆地下库房。库房恒温恒湿,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吴研究员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标注着“和平戏院(1946-1952)”的厚重档案盒。就在他打开盒盖的瞬间——
林小满的超清视力清晰地“看”到,一股混杂着悲伤、不甘、愤怒与一丝恐惧的、如同陈旧胶片般的灰黄色能量流,从档案中弥漫出来!而苏晓更是身体微微一颤,一段清晰的心声涌入脑海:
【……为什么封我的戏?我唱错了什么?……】
【……下面都在骂……扔东西了……好可怕……】
【……完了……一切都完了……】
强烈的情绪碎片,跨越时空,扑面而来!
这不是简单的负面能量,这是高度浓缩的、带有特定场景信息的“记忆能量包”!和平戏院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一定发生过某种集体性的、情绪激烈的事件,这些情绪被当时的环境和这些记录事件的档案共同“记录”了下来!
“感受到了吗?”吴研究员看着两人骤变的脸色,声音发干。
林小满凝重地点头:“感受到了。很强烈的‘回响’。”他看向苏晓,“能定位到这些‘回响’的核心,或者说,触发点吗?”
苏晓闭目凝神,仔细分辨着那灰黄色能量流的流向和强度。“核心……不在档案馆。”她睁开眼,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墙壁,望向某个方向,“这些‘记忆能量’似乎受到……原址的牵引。最强烈的共鸣点,在……和平戏院现在的商业综合体那里!”
问题不在档案馆,而在戏院本身!这些档案只是钥匙,打开了通往那段被尘封的、充满痛苦记忆的大门,而大门后的“鬼魂”,依旧盘踞在它们曾经活跃的地方!
一个新的挑战摆在面前。
他们需要处理的,不再是一片区域的能量淤塞,而是一段附着在建筑上的、强烈的“集体记忆创伤”。
这需要更巧妙的方法,不仅仅是净化,可能还需要……安抚与“释怀”。
“小事事务所”的职责范畴,再次拓展。他们不仅要梳理城市的能量脉络,或许,还要尝试抚平这座城市记忆深处的伤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都市小事事务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