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蜀军大营内,庞统正手持一份密信,与匆匆从汉中赶来的诸葛亮相对而坐。烛火映着二人脸上的笑意,信上“东吴与曹魏结盟”的字样,在他们眼中反倒成了明晃晃的破绽。
“仲达这招‘借势离间’,倒也算精妙。”诸葛亮指尖点过信纸,“先挑动羌胡生隙,再伪称吴魏结盟,无非是想逼士元分兵,乱我军心。”
庞统将密信掷在案上,拿起舆图铺开:“他算准我忌惮腹背受敌,却忘了两点——其一,子瑜先生(诸葛瑾)早通过密信告知,孙权虽有出兵之意,却绝不会轻易倒向曹魏;其二,羌胡轲比能虽贪利,却也怕我蜀汉事后清算,断不敢真与曹魏勾结。”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通报:魏延率军生擒了两名伪装成东吴援军的魏兵。二人审过俘虏,果然证实了“吴魏结盟”是司马懿的诈计——夏侯霸所部骑兵,皆是曹魏兵马假扮。
“既知是诈,便该将计就计。”诸葛亮眼中闪过精光,“士元可还记得,你前番命赵云在斜谷道设下的伏兵?”
庞统会心一笑,当即召来帐下将领:“传我将令,魏延、姜维各率一万兵马,明日一早便拔营,摆出向荆州方向驰援的架势,沿途故意泄露‘蜀军恐吴魏夹击,急调主力回防’的消息;吴懿继续驻守武都,却要暗中抽调三千精兵,星夜赶赴祁山以北的木门道,与赵云的伏兵汇合。”
众将领命而去,诸葛亮看着舆图上的木门道,缓缓道:“司马懿见我军分兵,必以为计策得手,定会率主力突袭祁山空营。木门道两侧山势险峻,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只需将司马懿引入谷中,断其退路,再以火攻袭扰,便能破他这连环计。”
次日清晨,蜀军“主力南撤”的消息果然传到司马懿大营。司马昭闻讯大喜,当即入帐请战:“父亲,庞统果然中计!如今祁山空虚,我军若即刻出击,定能一举夺回南安、天水!”
司马懿却仍有疑虑,派人再探,回报称蜀军营地炊烟渐少,沿途确实有大量车马向南而行。他沉吟片刻,又想起洛阳传来的消息——东吴虽未明确结盟,却也未拒绝曹魏“共分蜀汉之地”的提议,心中最后一丝顾虑终是散去:“传令下去,全军拔营,追击蜀军!夏侯霸率部为先锋,直取祁山;我与子上(司马昭)率主力随后跟进,务必一战破敌!”
曹魏大军一路疾驰,正午时分便抵达祁山蜀军大营,却见营中空无一人,只有几面残破的旌旗在风中摇曳。司马昭正要率军深入,司马懿忽然勒住马缰,目光扫过远处的木门道:“不对!庞统素来谨慎,怎会留下如此空营?快撤——”
话音未落,两侧山谷中忽然鼓声大作,滚石、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夏侯霸的先锋部队刚要后退,谷口已被蜀军截断,吴懿、赵云率领的伏兵从两侧杀出,火把扔向早已堆满干草的谷底,浓烟瞬间冲天而起。
“中计了!”司马懿怒吼一声,挥剑指挥大军突围,却见蜀军阵中忽然推出数十架连弩,箭雨密集如蝗,曹魏士兵纷纷倒地。司马昭率部拼死冲杀,却始终无法突破蜀军防线,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军在谷中陷入混乱。
此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魏延、姜维率部杀了个回马枪,与伏兵前后夹击。司马懿见大势已去,只得命司马昭断后,自己率残部从一条隐秘山道突围,仓皇向西逃窜。
木门道谷中,蜀军清理战场时,魏延拿着一面缴获的曹魏帅旗,大步走进庞统、诸葛亮所在的临时营帐:“军师!司马懿父子仅率数千残部逃脱,我军大获全胜!”
庞统接过帅旗,随手掷在案上,与诸葛亮相视一笑。诸葛亮拿起舆图,指尖点向陇右:“司马懿经此一败,短时间内必不敢再犯。我等可趁此时机,安抚南安、天水百姓,稳固陇右防线——待来年粮草充足,再图关中,便更有胜算。”
帐外阳光正好,陇右的风带着麦香吹进帐中,二人望着舆图上逐渐稳固的蜀汉疆土,眼中皆露出期许之色。司马懿的奇谋虽险,却终是敌不过双贤同心——这场北伐之战,蜀汉终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