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宫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三日。孙权站在观江台上,望着江面被雨雾染成一片灰蒙蒙的景象,手中那封从陇右快马送来的密报,却似烧得他指尖发烫——木门道一战,庞统设伏大破司马懿,曹魏军损兵三万,司马懿仅率数千残部逃往凉州,蜀汉彻底稳住了陇右局势。
“陛下,全校尉、顾丞相已在殿内候着了。”宦官轻声提醒,打断了孙权的思绪。他将密报折好揣进袖中,转身走下观江台,靴底踏过积水,溅起的水花仿佛也带着几分焦灼。
太极殿内,全琮早已按捺不住,见孙权进来,当即起身:“陛下!陇右捷报已至,庞统连败司马懿,如今陇右四郡尽归蜀汉——再不出兵,淮南、徐州的好处,可就全成了蜀汉的囊中之物!”
顾雍坐在一旁,面色依旧沉稳,却也少了往日的从容:“校尉所言非虚,只是……司马懿新败,曹魏必会加强淮南防务。我军若此时出兵合肥,恐难如预期般顺利。”
“顺利?”全琮冷笑一声,上前一步道,“当年赤壁之战,若等曹操站稳脚跟,哪还有我东吴今日?如今庞统在陇右牵制曹魏主力,曹叡必调关中残兵回防,淮南只剩王凌一支孤军——三万步骑,再加上吕范水师相助,合肥旦夕可下!”
孙权走到案前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目光扫过殿内诸臣:“元叹担心的,是曹魏援军?”
“正是。”顾雍躬身道,“司马懿虽败,却仍有凉州兵马可用;曹爽在关中尚有残部,若我军攻合肥不下,他们回师东援,我军恐陷入重围。依臣之见,不如再等几日,看蜀汉是否会乘胜攻关中——若庞统动了,曹魏便无暇东顾,我军再出兵不迟。”
“等?”孙权忽然提高了声音,袖中的密报被他攥得发皱,“从陈仓之战等到木门道,我们已经等了半年!再等下去,庞统就要把凉州也拿下来了!到时候他挥师东进,荆州、关中两面夹击,我东吴还有立足之地吗?”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雨声似乎都清晰了几分。全琮见状,连忙趁热打铁道:“陛下英明!如今正是天赐良机——臣愿率军两万,与朱桓合兵皖城,十日之内必破合肥!拿下合肥,再取寿春,淮北之地便归我东吴所有。届时即便曹魏援军来,我们也有城池可守,进退自如!”
孙权沉默片刻,忽然看向侍立一旁的诸葛瑾:“子瑜,你与孔明有旧,蜀汉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诸葛瑾躬身道:“昨日刚收到孔明密信,他只说‘陇右已定,望吴蜀共襄盛举’,却未提具体合兵之策。想来庞统此时,也在等着我们表态。”
“表态?”孙权嘴角勾起一抹冷意,“他要我们表态,我们便表态——只是这表态的方式,得由我们自己定。”
他猛地一拍案,站起身来,目光如炬:“传朕旨意!朱桓即刻率皖城三万步骑,奔袭合肥;吕范水师出濡须口,封锁巢湖,断合肥粮道;全琮为先锋,随朕亲赴皖城督战!”
全琮大喜过望,当即跪地领旨:“臣遵旨!定破合肥,为陛下开疆拓土!”
顾雍虽仍有顾虑,却见孙权心意已决,也只得躬身领旨。孙权走到殿门处,望着窗外渐渐停歇的秋雨,心中暗道:庞统,你在陇右风光,朕便在淮南造势。这天下的好处,不是你蜀汉一家能独吞的——咱们且看,谁能笑到最后。
殿外的雨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建业宫的琉璃瓦上。东吴的兵马,即将在这雨后的秋日里,向着合肥进发——一场新的战事,已在江东拉开了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