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与京畿地区“摊丁入亩”的新政,在经历了一番血与火的洗礼后,终于如同磐石下的新芽,顽强地扎下了根。尽管世家门阀的暗流仍在涌动,但在初颜公主毫不留情的铁腕镇压和底层百姓日益坚定的拥护下,改革的齿轮已然开始缓缓转动,不可逆转。
然而,初颜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南方,那片被誉为帝国粮仓、却也盘踞着最根深蒂固旧势力的——江南。
这一日的朝会,议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红焰薯的下一步推广。
“陛下,”初颜手持玉笏,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太极殿内,“北地试种,祥瑞之功已然彰显,民心稳固,新政初行。然,我大渊疆域辽阔,若欲使祥瑞惠及天下,解万民饥馑之忧,则江南膏腴之地,必不可缺。臣妹恳请陛下下旨,遴选江南合适州府,推行红焰薯种植,以增国用,以富黎民。”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泛起一阵微妙的涟漪。
江南,那是一个与北地截然不同的世界。那里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是稻米之乡,更是世家大族,尤其是以文采风流、底蕴深厚着称的江南士族集团的核心利益所在。他们凭借对土地和科举的垄断,形成了足以影响朝局的庞大力量。李铭、郭莽之流,在江南士族面前,也不过是些暴发户罢了。
立刻便有出身江南的官员出列,言辞恳切却绵里藏针:“公主殿下心系天下,臣等感佩。然江南之地,气候湿润,水田纵横,与北地旱田迥异。红焰薯虽为祥瑞,恐水土不服,若贸然推广,万一失利,非但无益,反而可能影响江南稻米根本,动摇国本啊!”
“王大人所言极是。”另一人接口,“且江南赋税,乃国之重器,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北地新政初行,尚未稳固,若骤然在江南推行新粮,恐引致不必要的纷扰,反为不美。臣以为,当以稳妥为上,可先于江南择一二贫瘠山地试种,观其后效,再议推广不迟。”
这些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处处为国着想,实则核心只有一个:阻挠红焰薯进入江南,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稻米经济和政治特权。红焰薯的高产,一旦在江南落地生根,将彻底打破他们对粮食生产的垄断,其带来的冲击,远比在北地要猛烈得多。
初颜对这番反应早有预料。她神色不变,淡然道:“诸位大人忧国忧民,其心可鉴。然,红焰薯之适应性,远超常人想象。司农寺已有研究,此物不仅耐旱,亦耐一定程度水涝,只需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之地,精心管护,在江南生长,并非难事。至于所谓影响稻米根本,更是无稽之谈。红焰薯可与稻米轮作,反能改善地力,增加复种指数,乃互利共赢之事。”
她目光扫过那些出言反对的江南籍官员,语气渐沉:“至于稳妥与否……北地雪灾饥馑之时,江南可曾拿出余粮,全力赈济?如今祥瑞现世,能解天下饥荒,为何独独江南就要‘稳妥’?难道江南的百姓,就不是我大渊的子民?就不该享有饱暖之福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犀利直接,顿时让那些反对者哑口无言,面色尴尬。
龙椅上的萧景琰,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深知江南之于帝国的重要性,也明白触动江南士族利益的敏感性。但北地改革的初步成功,以及红焰薯展现出的巨大潜力,让他对初颜充满了信心。
“皇妹所言,确有道理。”萧景琰缓缓开口,“祥瑞之利,当惠及天下,岂能因地域而分薄厚?然江南情况特殊,亦需谨慎。”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这样吧,着初颜公主统筹,司农寺及江南相关州县协理,先行在江宁府、苏州府两地,择官田及部分自愿农户,进行小范围红焰薯试种。一应章程,参照北地旧例,但务求稳妥,不可急躁冒进。待试种成功,积累经验后,再行商议后续推广事宜。”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既同意了初颜的提议,开启了红焰薯南渡的大门,又限制了初期规模,给了江南士族一个缓冲和观察的余地,避免了立刻的激烈对抗。
“臣妹领旨!”初颜躬身应下。她明白,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打开一个缺口,让星火渡江,便是胜利。
朝会散去,消息迅速传开。
京城世家圈子里,卢承宗等人闻讯,皆是冷笑。
“让她去江南碰碰钉子也好!那里的水,可比北地深多了!”
“不错,江南士族,可不是我们这些北方门户能比的,他们有的是软刀子。初颜此去,必撞得头破血流!”
而江南各地,得到消息的士族豪门,反应则更为复杂。有人不屑,认为北地蛮荒之物,难登江南雅堂;有人警惕,开始暗中商议应对之策;也有人观望,打算看看这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祥瑞”,究竟有几分能耐。
初颜公主府内,气氛却是一片肃然。
“星火已得南渡之令,但前路必然荆棘密布。”初颜对青羽及几位核心幕僚道,“江南不同于北地,那里宗族势力强大,士林清议掌控舆论,地方官吏盘根错节。他们不会像北地世家那样明刀明枪地对抗,更可能用的是软钉子、阴手段。”
“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选派最得力、最谨慎的农师和管事,前往江宁、苏州。人选必须可靠,不仅要精通农事,更要懂得审时度势,能应对复杂局面。”
“令我们在江南的暗桩,全部启动,严密监控各地动向,尤其是那些有名望的士族和豪商。”
“传信给江宁、苏州两府的知府,”初颜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告诉他们,此次试种,乃陛下亲旨,关乎国策。若办得好,自有封赏;若有人胆敢暗中作梗,坏了大事,本宫不管他背后站着谁,定严惩不贷!”
一道道指令发出,公主府这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数日后,一支由司农寺精干吏员、公主府资深农师以及护卫组成的队伍,携带着精心挑选的、适应性更强的红焰薯种,悄然离开京城,南下而去。
红焰薯的星火,终于开始了它的南渡之旅。前方等待它的,是鱼米之乡的沃土,也是千年士族筑起的无形高墙。
这一局,初颜落子江南。胜负,犹未可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