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里,檀香袅袅升起。
窗外,五月的暑气与之交织。
但这,却挡不住张永脸上的激动。
他快步走进来。
躬身行礼。
声音带着颤音:“陛下!公审大会圆满结束!”
“三法司当庭宣判,周元凌迟,三日后行刑;涉案二十八名官员斩立决,已经押赴刑场了!”
朱厚照放下手里的奏折。
抬眸看向他:“百姓反应如何?文官们呢?”
“百姓都快把玄武门的门槛踏破了!”张永兴奋道。
“一个个拍手叫好,还说陛下是为民做主的圣君。”
“有卖糖糕的老汉,特意给锦衣卫送了一筐糖糕,说沾沾陛下的福气!”
“至于文官们……”张永顿了顿,语气凝重起来。
“不少人看完公审,脸色都白了。”
“还有几个之前给周元递过求情信的,偷偷跑到内阁,给李首辅递了悔过书,说自己糊涂,以后再也不敢了。”
朱厚照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
“这就对了。”
“朕要的不是一时的痛快,是让全天下的官员都知道,贪腐抗旨,就是这个下场!”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石榴树。
语气郑重:“张永,传朕旨意。”
“让三法司联合内阁,立刻修订《官员贪腐惩戒条例》,把‘公审制度’写进去。”
“凡是正七品以上官员贪腐数额超五十两,或干预司法、违抗圣旨的,一律公开审理,让百姓监督!”
“另外,把考成法和贪腐惩戒绑在一起。”
“官员考核要是有贪腐污点,直接评为‘不称职’,降职罢官,绝不姑息!”
张永躬身应道:“奴婢遵旨!这就去传旨!”
“等等。”朱厚照叫住他。
“再给李首辅带句话,让他牵头,把条例细化。”
“比如不同品级官员的量刑标准,证据采集的规范,都要写清楚,三日内给朕回话。”
“奴婢记住了!”张永快步退了出去。
心里暗自感慨 —— 陛下这是要借着周元的案子,彻底把官员的贪腐念头掐死在根上啊!
不到一个时辰,李东阳、刑部尚书韩邦、大理寺卿刘仲、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宪就齐聚暖阁。
躬身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朱厚照摆摆手:“都起来吧,坐。”
众人谢恩坐下。
暖阁里的气氛有些肃穆。
谁都知道,陛下要谈的,是关乎所有官员的大事。
“公审周元的效果,你们也看到了。”朱厚照开门见山。
“百姓拍手称快,官员心生敬畏,这就是公审的作用 —— 让律法晒在阳光下,让贪官无处遁形。”
李东阳躬身道:“陛下圣明!”
“公审不仅惩治了贪官,更震慑了朝野。”
“现在已有十七名官员主动到吏部上交了之前收受的‘节礼’,还有九人写了悔过书,承认之前有过轻微的枉法行为,请求从轻处置。”
“哦?”朱厚照挑眉。
“这些人,倒还有点自知之明。”
他看向韩邦:“韩尚书,三法司审理这些主动认错的官员,要区分情况。”
“主动交代且数额不大的,可从轻处置,但要记录在案,和考成法挂钩。”
“要是有隐瞒的,一旦查出,罪加一等!”
韩邦躬身应道:“臣遵旨!”
“臣已让陈璋牵头,专门审理这些主动认错的案子,保证公正公平,绝不偏袒!”
“很好。”朱厚照点点头。
“今天叫你们来,是要修订《官员贪腐惩戒条例》,把公审、量刑、考核绑在一起,形成规矩。”
他看向李东阳:“李首辅,你说说,内阁这边有什么想法?”
李东阳道:“回陛下,本官认为,条例要细化三个方面。”
“第一,贪腐数额的量刑标准,要按官员品级划分,正一品到从九品,不同品级对应不同的起刑点。”
“比如正二品布政使,贪腐五十两即可公审,从九品县丞,贪腐十两就要问责,这样更有针对性。”
“第二,证据采集的规范,要明确东厂、锦衣卫和三法司的职责,避免证据冲突。”
“同时允许官员申诉,但申诉期间不影响量刑执行,防止有人借申诉拖延时间。”
“第三,官员子孙的限制,除了充军,还要明确‘永不得入仕’的范围,包括科举、荐举等所有入仕途径,防止有人钻空子。”
韩邦补充道:“陛下,臣补充一点,条例要加上‘同罪连坐’。”
“官员贪腐,其直属上司要是知情不报,也要问责,这样能倒逼上司监督下属,形成层层约束。”
朱厚照眼睛一亮:“这个好!就加进去!”
“直属上司监督不力,降一级任用;要是包庇纵容,和贪腐官员同罪!”
他拍板道:“就按你们说的,内阁和三法司联合修订,三日内定稿,朕要亲自审阅,然后颁行天下!”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
心里都清楚,这部条例一旦颁行,大明的官场风气,必然会迎来一场彻底的变革。
散朝后,李东阳回到内阁,立刻召集阁臣,着手修订条例。
刚坐下,小吏就递上来一摞悔过书和上交银两的清单。
李东阳翻看了几封,其中一封是之前带头给周元求情的文选司郎中王庆写的。
里面详细承认了自己 “私心作祟,怕日后被清算才求情”,还主动上交了去年收受的二十两 “节礼”。
李东阳冷笑一声,对阁臣道:“把这些悔过书和清单,都交给都察院,让他们核实。”
“王庆这种带头求情的,虽然主动认错,但也要罚,考成法评级给‘基本称职’,一年内不准升迁!”
阁臣躬身道:“首辅英明,这样既能体现宽容,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李东阳点点头:“陛下要的是‘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咱们得把这分寸拿捏好。”
“现在重点是修订条例,赶紧动笔,别耽误了陛下的期限。”
与此同时,刑部衙门里,韩邦和陈璋正在审理主动认错的官员。
济南府同知刘启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五十两银子:“韩大人,这是去年我收受的商户‘孝敬’,虽然没枉法,但也违反了规矩,臣愿意认罪,求大人从轻处置!”
陈璋翻看卷宗,道:“刘启,你主动上交赃款,承认错误,按照陛下的旨意,可免予刑罚,但考成法评级降为‘基本称职’,一年内不得评优,你服吗?”
刘启连忙磕头:“臣服!谢陛下开恩!谢大人开恩!以后臣再也不敢了!”
韩邦道:“起来吧,回去好好当官,要是再犯,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刘启站起身,躬身退了出去。
心里满是庆幸 —— 幸好自己主动认错,否则要是被查出来,周元的下场就是榜样。
这样的场景,在吏部、都察院等衙门里不断上演。
主动认错的官员越来越多。
原本死气沉沉的官场,渐渐有了新的气象。
官员们开始主动清理自己的 “问题款项”,办公效率也高了不少。
毕竟考成法和贪腐惩戒条例双管齐下,谁也不敢再怠慢。
三天后,《官员贪腐惩戒条例》修订完成,送到了暖阁。
朱厚照仔细翻看。
见条例里不仅细化了量刑标准、证据规范,还加上了同罪连坐、申诉流程等内容,甚至明确了公审的具体流程,比如百姓如何旁听、如何举报。
不由得满意地点点头。
“写得好!李首辅和韩尚书果然没让朕失望!”朱厚照拿起朱笔,在上面写下 “准奏,颁行天下”,盖上玉玺。
“立刻让驿站快马送往十三省,所有官员必须学习条例,一个月后,吏部要考核学习成果,不合格的,降职!”
张永躬身道:“奴婢遵旨!”
就在这时,刘瑾急匆匆走进来,躬身道:“陛下,东厂收到密报,西南布政司左布政使吴谦,在条例颁行前,偷偷转移了一批财物,还和当地乡绅勾结,似乎在观望陛下的态度,想钻条例的空子!”
朱厚照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手里的条例 “啪” 地拍在案上。
“朕刚颁行条例,就有人敢顶风作案?真是不长记性!”
他看向刘瑾和陆炳(陆炳此时应在场,承接之前的厂卫联动):“刘瑾,你带东厂番子,陆炳,你带锦衣卫精锐,立刻赶往西南,查清楚吴谦的底细。”
“要是真有贪腐勾结的证据,直接抓回来,朕要再办一场公审,让所有人都知道,朕的条例,不是废纸!”
刘瑾和陆炳齐声躬身:“奴婢(臣)遵旨!”
两人转身快步走出暖阁。
心里都清楚,这场西南之行,又将是一场震动朝野的风暴。
朱厚照看着窗外,五月的阳光正好。
可他的眼神里却满是冷冽。
贪腐之风,不是一场公审就能根除的。
但只要他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大明的官场会清明起来,百姓会真正安居乐业。
而此刻,西南布政司的吴谦,还在和乡绅们饮酒作乐。
根本不知道,东厂和锦衣卫的快马,已经朝着西南的方向疾驰而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