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指递交情报后,林锋和护送小队仅获得了极其短暂的休整。身体尚未从风雪归途的极度疲惫中恢复,一道新的、更为艰巨的命令便已下达——根据情报部门交叉印证及“雪狼”前期侦察,确认敌军在四平西北方向,一个名为“野狼峪”的隐蔽山坳里,建立了一个临时的、规模不小的弹药堆积点,正为即将发起的新一轮总攻囤积弹药。前指令“雪狼”大队,不惜代价,在其投入使用前,予以摧毁!
命令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这已不是袭扰,而是要在敌军重兵环绕之下,执行一次高风险的“斩首”行动,目标直指敌人的战争潜力。
林锋凝视着地图上那个被红笔狠狠圈出的“野狼峪”,眼神锐利如刀。强攻无异于自杀,唯一的可能,便是出其不意。
“‘捷豹’刚吃了亏,敌人肯定认为我们会更加谨慎,甚至暂时蛰伏。”林锋在战前会议上分析道,“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刚经历风雪跋涉,就敢立刻对他们最要害的目标下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选择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违背常规的突袭时间——正午。
“正午时分,哨兵最容易懈怠,视野最好,但也最容易产生思维盲区。他们认为我们擅长夜战,绝不会在光天化日下动手。”
行动计划周密而迅猛。由“夜莺”带领的侦察小组提前潜入,精确摸清了堆积点守卫的布防、换岗规律以及弹药堆放的具体位置。林锋则亲率由周大海、赵小川及爆破技术最好的几名队员组成的突击队,携带足量炸药,利用复杂地形和正午阳光可能造成的视觉干扰,向“野狼峪”侧翼一条干涸的雨水冲沟秘密接近。
烈日当空,雪地反射着刺眼的白光。山坳入口处,几名国民党哨兵抱着枪,缩在背风的掩体里,显得有些无精打采。连续多日的紧张和对“雪狼”神出鬼没的恐惧,让他们身心俱疲,而这正午的宁静,反而成了麻痹他们的毒药。
林锋等人如同壁虎,紧贴着沟壁,借助岩石和枯草的掩护,无声无息地摸到了距离哨兵不足三十米的地方。他甚至能听到对方偶尔的低声交谈和哈欠声。
“动手!”林锋用手势下达了命令。
“夜莺”和赵小川的狙击步枪几乎同时响起微弱的撞击声(使用了临时加装的简陋消音装置),两名哨兵应声倒地。几乎在同一瞬间,周大海如同猎豹般窜出,手中的刺刀闪过寒光,解决了第三名意识到不对刚抬起枪口的哨兵。
整个过程不到五秒,干净利落。
突击队如同利刃,瞬间切入山坳内部。眼前的情景让众人心头一紧——数十个木箱、草袋堆积如山,上面覆盖着帆布,隐约可见炮弹和子弹箱的标识。周围还有几个临时搭建的帐篷和少量守卫士兵。
“按预定分组!一组左翼,二组右翼,爆破组跟我来!”林锋低吼着,手中的冲锋枪喷出火舌,将两名从帐篷里冲出来的敌军士兵扫倒。
枪声打破了正午的宁静,山坳内顿时炸开了锅。剩余的守卫士兵惊慌失措地寻找掩体,试图组织抵抗。但“雪狼”的突击太快、太猛,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周大海带着突击组左右开弓,用精准的火力压制和迅猛的突击,将零散的抵抗迅速粉碎。赵小川则占据了制高点,用精准的狙击逐个清除着试图操作机枪或呼叫援兵的敌军。
林锋亲自带着爆破组,冲向弹药堆的核心区域。他们粗暴地掀开帆布,将带来的炸药块塞入木箱缝隙、堆放在炮弹箱之间,连接上导火索。
“快!设置延时引信!五分钟!”林锋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战况,一边催促。
爆破手们动作飞快,手指在寒冷的空气中略显僵硬,但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让他们准确无误地完成着射置。
“设置完毕!”
“撤!”林锋毫不犹豫地下令。
突击队交替掩护,沿着原路迅速向山坳外撤退。身后,被惊动的敌军援兵已经从峪口方向涌来,子弹嗖嗖地打在他们身边的岩石和雪地上,溅起片片雪沫。
“小川!压制峪口!”林锋回头喊道。
赵小川的狙击枪沉稳地响着,每一枪都让试图冲进来的敌军脚步一滞。
当最后一名“雪狼”队员冲出峪口,跳进干涸的冲沟时,林锋看了一眼腕表,大吼一声:“隐蔽!”
众人刚刚趴倒在沟底——
“轰!!!!!!!”
一声远超之前任何一次爆炸的巨响,从“野狼峪”方向传来!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连绵不绝的殉爆如同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地动山摇,巨大的火球裹挟着浓烟直冲云霄,即便在白天也清晰可见!破碎的木箱、扭曲的金属、以及未完全爆炸的弹药被抛向高空,又如同雨点般砸落。
整个山坳瞬间被烈焰和浓烟吞噬,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照出林锋和他身后队员们冰冷而坚毅的面庞。
他们回头看了一眼那毁灭的景象,没有丝毫留恋,转身迅速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这一次正午的奇袭,如同一记精准的重拳,狠狠砸在了敌人的命门上。摧毁的不仅仅是堆积如山的弹药,更是敌军即将发起的凶猛攻势的底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