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峪”弹药堆积点被摧毁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不仅震撼了敌军指挥部,更如同一个无声的宣告,在四平前线所有国民党士兵的心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雪狼”不仅能在夜间索命,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能将他们的后勤心脏掏出来炸得粉碎。
林锋站在临时指挥部的山岗上,远眺着敌军阵地方向。摧毁弹药点固然解气,但他清楚,这只是物理层面的打击。要想真正动摇敌人的根基,瓦解其战斗力,必须在精神层面也发起进攻。
“单纯的杀伤,效率太低。”林锋对围拢过来的周大海、“夜莺”等人说道,“我们要让他们从心里感到害怕,感到绝望,让他们不想打,不敢打!”
一场无声的心理战,悄然拉开序幕。
第一招:传单攻心。
林锋口述,由队里文化水平最高的赵小川和几名识字的队员执笔,连夜赶制了数百份简易传单。内容直白而犀利:
——“兄弟们!你们的弹药库已经被我们端了!下一发打向你们的炮弹在哪里?”
——“为四大家族卖命,值得吗?你们的妻儿老小在家乡盼你们活着回去!”
——“联军优待俘虏,放下武器,就是生路!”
——“看看你们身边的军官,他们躲在安全的地方,却让你们在前面送死!”
这些传单被小心地卷起,塞进迫击炮弹(去掉引信的战斗部)或绑在箭矢上。夜深人静时,由王猛这样身手矫健、熟悉地形的队员,利用夜色掩护,渗透到敌军前沿阵地附近,用强弓或抛射装置,将这些“精神炸弹”射入敌军战壕和营地。
第二天清晨,当国民党士兵们揉着惺忪睡眼,准备迎接又一天的厮杀时,却发现了这些如同雪花般散落的纸片。起初是好奇,传阅之后,便是窃窃私语,恐慌和疑虑如同瘟疫般在战壕里蔓延。军官们气急败坏地收缴、销毁传单,但种子已经播下。
第二招:思乡曲夜。
在一个无风的夜晚,林锋让队员将一台从之前战斗中缴获、并精心修复的留声机,秘密搬运到距离敌军一处阵地仅几百米的山坡反斜面。他挑选了几张同样缴获的、旋律舒缓、充满思乡情感的旧唱片。
当留声机的指针落下,那带着杂音却依旧清晰的《松花江上》、《秋水伊人》等曲调,乘着夜风,幽幽地飘向敌军的战壕。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
凄婉的旋律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拨动着那些远离家乡、不知为何而战的士兵心中最脆弱的那根弦。战壕里,有人默默流泪,有人望着家乡的方向发呆,士气在歌声中悄然瓦解。甚至有哨兵听着听着,忘记了警戒,直到被巡查的军官厉声喝骂才惊醒。
第三招:假传“圣旨”。
利用缴获的密码本和掌握的敌军通讯频率,小陈在林锋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有限的无线电欺骗。他们模仿敌军上级指挥部的口吻和格式,向某个已经被“雪狼”摸清规律的敌军前沿营地下达了一道含糊其辞、却又充满猜忌的“命令”:“据悉你部军心不稳,有通共嫌疑,即日起加强内部整肃,作战行动暂由友邻接替…”
这道假命令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虽然未能直接造成对方撤换,却在那个营的指挥官和士兵之间制造了巨大的信任危机和恐慌。营长拼命向上级解释,同时对部下更加严苛,而士兵们则感到被冤枉和寒心,战斗力大打折扣。
这些看似“不入流”的手段,其效果却在后续的战斗中逐渐显现。
“大队长,真神了!”一次小规模接触后,周大海兴奋地跑来报告,“今天那帮家伙抵抗明显弱了,枪都打得有气无力,咱们一冲,没几下就垮了,抓的俘虏也说,他们那边现在人心惶惶,当官的怕被‘雪狼’摸掉脑袋,当兵的怕被自己人整肃,都没心思打仗了!”
林锋脸上没有太多喜色,只是淡淡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跟我们打仗,不仅要丢命,还可能丢魂。”
“雪狼”的獠牙,不再仅仅撕咬肉体,开始更深层次地侵蚀敌人的战斗意志。这片雪原上的较量,进入了更复杂、也更残酷的新阶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