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开业的日子,是个天气晴好的周末。沈若曦早早来到店里,将最后几件衣服熨烫平整,按照颜色和款式细心搭配,一一悬挂在崭新的白色衣架上。射灯打开,柔和的光线倾泻而下,衣物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质感凸显。门口,周东林送来的那个大红开业花篮娇艳欲滴,散发着淡淡的馨香。她还在门口挂上了一串小小的红鞭炮,讨个“开门红”的彩头。
一切准备就绪,她站在擦得锃亮的玻璃门后,看着外面逐渐热闹起来的街巷,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混合着期待、紧张,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是脱离婚姻后全部希望的寄托。
上午九点整,她深吸一口气,拉开了店门,走到门外,点燃了那串小小的鞭炮。噼里啪啦的脆响在清晨的空气中炸开,引来路人些许侧目,红色的碎屑散落一地,增添了几分喜庆。
周东林果然带着他菜馆里的两个伙计过来捧场,象征性地买了两件基础款打底衫。沈若曦之前在批发市场认识的一个还算谈得来的、也在附近开店的小老板也送来一个花篮。小小的店铺里,因为这几份情谊,暂时有了一些热闹的气氛。
然而,友情捧场的热闹,如同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
周东林他们还有生意要忙,待了不到半小时便离开了。那位小老板也匆匆回去看店。店铺里,瞬间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沈若曦一个人,和满屋子静静陈列的、寄托了她全部心血的衣物。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巷口人来人往,买菜的主妇,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嬉笑打闹的学生……偶尔有人被门口的花篮或橱窗里某件衣服吸引,驻足看上一两眼,但大多只是瞥一眼便匆匆走过,真正推门进来的人,寥寥无几。
一个上午,只进来了三四位顾客。一位阿姨摸了摸衣服的面料,问了价格,摇摇头走了;一位年轻女孩试了一件连衣裙,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最终还是嫌价格稍贵,没有买;只有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买走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发夹和一对小巧的耳钉,总共不到三十块钱。
听着门口风铃因为有人进出而发出的清脆声响,每一次都让沈若曦的心提起又落下。她脸上始终保持着练习过很多次的、温和亲切的笑容,耐心地介绍、推荐,但回应她的,大多是礼貌的摇头或直接的拒绝。
下午,情况并没有好转。阳光透过橱窗,在地板上移动着光影,店铺里安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沈若曦站在柜台后,看着外面熙熙攘攘却与她无关的人流,看着店内挂得满满当当、却无人问津的衣服,一种冰冷的恐慌和巨大的压力,如同无形的蛛网,一点点将她缠绕,勒紧。
她开始不受控制地计算成本。房租、装修、货款……十几万的真金白银投了进去,像石头沉入大海,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没看到。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别说盈利,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她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银行卡里那笔原本就不丰厚的资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蒸发”。
焦虑像藤蔓一样疯长,缠绕着她的心脏,让她几乎喘不过气。她一遍遍地在心里质问自己:是不是选址错了?是不是款式不够好?是不是价格定高了?还是她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
那种初次创业遭遇的挫败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几乎要将她吞噬。
傍晚,她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关上店门,落锁。没有立刻离开,她独自在昏暗的店里站了很久,看着那些在射灯下依旧精致、却无人欣赏的衣服,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几乎让她落下泪来。
回到和平小区的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打开门,一股熟悉的、属于家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念曦正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听到开门声,立刻像只快乐的小鸟扑了过来。
“妈妈!你回来啦!”小家伙抱住她的腿,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沈若曦弯下腰,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掩饰住满身的疲惫和内心的沮丧:“嗯,妈妈回来了。念曦今天在家乖不乖?”
“乖!”念曦用力点头,然后拉着妈妈的手往客厅走,神秘兮兮地说,“妈妈,我给你看个东西!”
她跑到茶几旁,拿起一张大大的画纸,献宝似的举到沈若曦面前。画纸上用彩色蜡笔画着一间房子,房子有个大大的橱窗,里面挂着五颜六色的小裙子,房顶上还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妈妈的电”。
虽然“店”字写错了,但沈若曦一眼就看出,女儿画的是她的“若曦女装店”。画面稚嫩,色彩饱满,充满了童真的美好。
“妈妈,你看!这是你的小店!”念曦指着画,小脸上满是骄傲,“我告诉小朋友了,我妈妈开了一个好漂亮好漂亮的小店!里面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妈妈的小店是全世界最漂亮的!”
女儿稚嫩却无比笃定的声音,像一道温暖而有力的光,瞬间穿透了沈若曦心中积压的阴霾和冰冷。她看着女儿纯真的笑脸,看着画纸上那间被描绘得如同城堡般美好的小店,眼眶猛地一热,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她蹲下身,紧紧地将女儿搂进怀里,仿佛要将那小小身体里传递过来的全部力量和温暖,都汲取到自己身上。
“谢谢……谢谢念曦……”她的声音哽咽,带着泪意,却不再是委屈和绝望,而是被治愈后的柔软和重新燃起的决心,“妈妈的小店,因为有念曦,就是全世界最漂亮的。”
是啊,她怎么能这么快就认输呢?
她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为了给怀里这个小小的人儿,一个更好的未来,一个值得骄傲的妈妈。
开业冷清又如何?受次挫折又怎样?
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下去。
女儿的鼓励,成了照亮这至暗时刻的唯一灯塔,也成了她坚持下去的、最强大最纯粹的动力。她抱着女儿,感受着那小小的、温暖的身体,心中那片被现实冻住的土壤,似乎又开始松动,孕育着不甘屈服的新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是你要陪干妹妹,离婚别怪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