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清晨,龙部落的族人刚把篝火升起,就听到东边大河传来 “呜呜” 的渔笛声 —— 是东河部落的信号!河风第一个跳起来,往河岸跑:“肯定是河浪首领他们回来了!” 那时、阿果和各部落首领也赶紧跟上,广场上的族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跟着往河岸涌去。
远远地,就看到两艘长船顺着大河飘来 —— 前面是东河部落修好的船,后面竟然多了一艘新船,是盐部落的!河浪站在船头,手里举着一个陶瓮,看到龙盟的族人,使劲挥手:“阿石首领!我们回来了!还带了盐部落的首领盐山!”
船靠岸时,族人都围了上去。河浪从陶瓮里倒出一把白花花的东西 —— 是盐!颗粒细小,泛着微光,放在阳光下像碎雪。“这就是盐部落的盐!” 河浪兴奋地说,“炒菜、腌肉都用它,比草木灰咸多了!盐山首领听说我们要带龙盟去换盐,特意跟来看看!”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从后面的船上下来,穿着粗布短打,腰间别着一把铜铁刀,正是盐部落首领盐山。他手里拿着一块盐砖,递给那时:“阿石首领,我是盐山。河浪兄弟说龙盟有铜铁工具,还愿意教技术,我们部落缺这些,想跟龙盟好好聊聊。”
那时接过盐砖,入手沉甸甸的,尝了一小口,咸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比之前用的草木灰浓郁太多:“盐山首领,欢迎来龙盟!我们早就想换盐了,冬天腌肉、腌鱼都需要,你们的盐真是好东西!”
阿果赶紧递过一碗草药茶:“盐山首领,先喝口水歇会儿。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换盐的物资,还有技术交流的东西,等下跟你细说。”
盐山接过茶碗,喝了一口,目光落在广场上的铜铁工具上 —— 沙木刚锻好的铜铁斧放在石台上,刃口闪着冷光。“这就是铜铁斧?比我们部落的石斧亮多了!” 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斧头,掂量了一下,“真沉!砍树肯定快!”
沙木笑着说:“盐山首领要是喜欢,我们可以给盐部落锻几把,换你们的盐。我们还能教你们做铜铁工具,以后你们自己就能做,不用再跟别人换。”
盐山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们部落的石斧总坏,采盐滩的石头都费劲,有了铜铁工具,肯定能采更多盐!”
当天中午,龙盟为东河部落和盐山举办了接风宴。水伯烤了银鳞鱼,这次特意撒了点盐,鲜美的味道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石根做了烤兽肉,盐的加入让肉香更浓;沼泽带来了芦苇包饭,里面加了盐和野果干,甜咸交织,格外好吃。盐山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一边吃一边说:“以前我们只知道盐能腌肉,没想到炒菜也这么好吃!龙盟的人真会过日子!”
饭后,那时召集各部落首领和盐山、河浪在石屋议事,确定换盐的行程。阿果铺开大河流域图,指着盐部落的方向:“从龙部落到盐滩,走大河需要三天,路上有两个浅滩,一个暗礁区,河浪首领说东河部落会带路,避开危险。”
她顿了顿,继续说:“我们分三艘船走 —— 第一艘船装铜铁工具和兽皮,由沙木、黑铁负责;第二艘船装竹筐、芦苇席和路上的粮食,由石根、沼泽负责;第三艘船装草药、陶瓮和捕鱼工具,由水伯、山魁负责。每艘船配五个东河部落的人划船,保证速度。”
盐山补充道:“盐滩旁边有个大营地,能住下所有人。我们部落已经准备了帐篷和淡水,到了就能休息。换盐的时候,你们用铜铁工具、兽皮换盐,多少都可以,我们部落的盐够多!”
山魁举手说:“我带山族的人负责路上的安全,我们擅长观察,要是有野兽或者陌生部落,能提前发现。” 河风也说:“我跟着第一艘船,帮着指路,还能教大家划船。”
议事结束后,各部落立刻开始筹备物资。沙木带着山里、黑石部落的青壮往锻造区走,要把准备好的铜铁工具装箱 —— 十把铜铁斧、十五把铜铁凿、二十把铜铁剪,还有五十个铜铁铆钉,都用兽皮裹好,放在竹筐里,防止路上磕碰。“这些工具都是按盐部落的需求做的,” 沙木一边装箱一边说,“铜铁斧做了长柄,方便砍盐滩的石头;铜铁凿磨得更尖,适合采盐。”
石根带着石叶部落的人往兽皮仓库走,鞣好的鹿皮、野猪皮堆了半仓库。“选最软的鹿皮给盐部落的老人做衣服,最耐磨的野猪皮给他们做工具包,” 石根拿起一张鹿皮,对着阳光看了看,“这张好,没瑕疵,盐山首领肯定喜欢。” 沼泽则带着族人往芦苇区走,要编一百个竹苇筐 —— 用竹条做架,芦苇做内衬,又结实又防水,正好装盐。“每个筐子编大一点,能装十斤盐,” 沼泽说,“再编些小筐子,给大家装路上吃的粮食。”
水伯带着水泽部落的人往河边走,要装腌鱼、鱼干和粟饼。“路上要走三天,每天两顿饭,” 水伯一边往陶瓮里装腌鱼一边说,“多带点粟饼,饿了就能吃;再带些捕鱼工具,路上能补点鲜鱼,改善伙食。” 山魁则带着山族的人往山林走,要砍些木头做武器 —— 虽然路上安全,但以防万一,还是要准备石矛和木盾。“木盾用老橡木做,防野兽的爪子,” 山魁说,“再采些草药,治外伤的、治咳嗽的,都带上。”
傍晚时分,物资都筹备好了,堆在河岸的空地上,像一座小山。阿果拿着清单,一项一项核对:“铜铁工具:斧十、凿十五、剪二十、铆钉五十 —— 齐了;兽皮:鹿皮三十、野猪皮二十 —— 齐了;竹筐:大筐百、小筐五十 —— 齐了;粮食:粟饼三百、腌鱼两百、鱼干一百 —— 齐了;草药:圆叶草十捆、苦锯齿草五捆 —— 齐了……”
核对完,阿果松了口气:“都齐了!明天一早就能出发!” 那时走到她身边,指着远处的船:“东河部落的人已经在修船了,检查了漏洞,还加了新的芦苇杆防沉,明天肯定能顺利出发。”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河岸就热闹起来。各部落的族人扛着物资往船上搬,东河部落的人则在船上指挥,教大家怎么放物资才稳。“工具放在船中间,重的在下,轻的在上,” 河浪一边指挥一边说,“粮食放在船头,方便拿;草药放在船尾,离火远,安全。”
沙木和黑铁把铜铁工具搬上第一艘船,用绳子固定好:“别让工具晃,不然会磕坏刃口。” 石根和沼泽把兽皮、竹筐搬上第二艘船,兽皮铺在船底,防止竹筐滑动:“竹筐之间留缝隙,通风,盐不会受潮。” 水伯和山魁把粮食、草药搬上第三艘船,粮食放在陶瓮里,草药用兽皮裹好:“陶瓮口用黏土封好,别让水进去。”
太阳升到半空时,三艘船终于准备就绪。族人们陆续上船,每艘船坐十个人,东河部落的人坐在船头和船尾,负责划船。那时站在第一艘船的船头,举起铜铁矛:“出发!去盐滩!”
船顺着大河往下游飘,东河部落的人熟练地划着桨,船速很快。河风坐在那时旁边,指着远处的浅滩:“阿石首领,前面那个浅滩要慢点过,底下有石头,容易撞船。” 那时点点头,让大家放慢速度,小心避开浅滩。
船行到中午,太阳越来越烈。阿果从陶瓮里拿出粟饼和水囊,分给大家:“先吃点东西,歇会儿再走。” 沙木咬了一口粟饼,看着河里的鱼:“水伯,能不能教大家捕鱼?晚上就能吃鲜鱼了!” 水伯笑着点头,从船上拿出诱鱼网:“把网撒下去,等半个时辰,就能捕到鱼。”
山魁带着山族的人坐在船尾,观察着河岸的动静。“前面那片树林里有野鹿,” 山魁指着远处,“晚上要是能靠岸,我们去打只鹿,给大家改善伙食。” 盐山坐在旁边,好奇地问:“山魁首领,你们怎么知道有野鹿?” 山魁笑着说:“看脚印!地上有鹿的脚印,还很新,肯定离得不远。”
下午,船经过一片芦苇丛,河风突然喊:“停船!前面有暗礁区,要绕着走!” 东河部落的人赶紧停下船,调整方向,慢慢绕过暗礁。沙木看着暗礁,对盐山说:“下次来,我们给你们做铜铁锚,遇到暗礁就能停船,不用绕路。” 盐山高兴地说:“好啊!有了铜铁锚,我们的船就更安全了!”
傍晚时分,船靠岸停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山魁带着山族的人往树林里走,要去打鹿;水伯带着水泽部落的人在河边捕鱼;石根和沼泽则在草地上搭帐篷;沙木和黑铁检查船的漏洞,用树脂修补;阿果和林苗准备晚饭,煮粟米粥,烤腌鱼。
没过多久,山魁就带着族人扛着一只野鹿回来,鹿很大,足够所有人吃。“今天运气好,遇到两只鹿,打了一只,” 山魁笑着说,“明天早上再打一只,路上吃。” 水伯也带着族人捕了不少鱼,有银鳞鱼、沼泽鱼,还有几条大河里特有的青鱼。
晚饭格外丰盛:烤鹿肉撒了点盐,香气扑鼻;煮鱼粥加了野菜,鲜美好喝;烤腌鱼外焦里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盐山第一次吃烤鹿肉,一边吃一边说:“太好吃了!我们部落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肉!山魁首领,能不能教我们打猎?” 山魁笑着说:“没问题!明天路上教你,看脚印、设陷阱,都教你!”
晚上,大家住在搭好的帐篷里。帐篷是用沼泽部落的芦苇席和青竹部落的竹架搭的,又暖和又防风。沙木和盐山坐在篝火旁,聊得正欢。沙木拿着一把铜铁凿,给盐山演示怎么用:“握住柄,用力往下凿,注意方向,别伤到手。” 盐山试着凿了一下旁边的木头,木屑掉了下来,他高兴地说:“真好用!比石凿快多了!”
阿果和河浪坐在另一边,聊东河部落加入龙盟的事。“我们部落的人都想加入龙盟,” 河浪说,“跟龙盟在一起,有吃的、有工具,还能学技术,比以前好太多了。等换完盐,我们就举行入盟仪式,行不行?” 阿果笑着点头:“当然行!我们早就把东河部落的符号准备好了,就等你们点头!”
第二天一早,大家吃过早饭,继续赶路。山魁果然教盐山打猎,指着地上的脚印说:“这是野兔的脚印,你看,脚印小,间距近,说明跑得慢,我们设个陷阱就能抓到。” 他用木头做了个简易陷阱,上面盖着草,等着野兔上钩。盐山学得认真,还在旁边帮忙,没过多久,就抓到了一只野兔。“太神奇了!” 盐山兴奋地说,“以后我们部落也能设陷阱打猎,冬天再也不用缺肉了!”
水伯则教东河部落的人新的捕鱼技巧 —— 用诱鱼篓装鱼。“把粟饼碎放在诱鱼篓里,沉到河里,鱼会钻进去吃,就出不来了,” 水伯一边演示一边说,“比渔网快,还不用费力。” 东河部落的人试着做了几个诱鱼篓,果然捕到了不少鱼,河浪高兴地说:“以后我们部落捕鱼就用这个,能捕更多鱼!”
第三天下午,船终于靠近了盐滩。远远地,就看到一片白茫茫的盐滩,像铺了一层雪,盐部落的族人已经在岸边等着,手里举着盐砖,看到船来,使劲挥手。“到了!我们到盐滩了!” 盐山激动地站起来,指着盐滩,“那就是我们的盐滩,里面全是盐,够我们吃一辈子!”
族人们都兴奋地站起来,看着远处的盐滩。沙木手里的铜铁斧差点掉在船上:“这么大的盐滩!我还是第一次见!” 石根也说:“以后我们再也不用缺盐了,冬天能腌更多肉、更多鱼!”
船靠岸时,盐部落的族人围了上来,热情地打招呼。盐山的妻子盐娘端着一碗盐水,递给那时:“阿石首领,喝碗盐水,路上辛苦了!这是我们盐部落的盐水,能解乏。” 那时接过盐水,喝了一口,咸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果然不觉得累了。
盐山带着大家往营地走,营地就在盐滩旁边,搭了十几顶帐篷,还有一口淡水井。“大家先休息,明天开始换盐,” 盐山说,“晚上我们烤鹿肉、烤鱼,好好庆祝一下!”
族人们放下物资,纷纷坐在帐篷旁休息。那时和阿果站在盐滩边,看着白茫茫的盐滩,心里满是欣慰。“阿果,你看,” 那时指着盐滩,“以后我们的龙盟再也不用缺盐了,冬储能存更久,族人的日子会更好。”
阿果点点头,手里拿着一张杨木板,上面画着盐部落的符号 —— 一个简单的 “盐” 字,旁边刻着盐粒的图案。“等换完盐,我们就跟盐山商量,让盐部落也加入龙盟,” 阿果笑着说,“到时候我们的龙盟,又多了一个家人,又多了一份力量。”
夕阳下,盐滩泛着金色的光,盐部落和龙盟的族人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笑声在盐滩上回荡。远处的大河静静流淌,像是在见证着龙盟的又一次成长。而属于龙盟的盐路故事,才刚刚开始 —— 换盐、技术交流、部落融合,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着他们去创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那时的原始纪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